首页 > 历史 > 钩沉 > 正文

唐朝丝绸编织水平为何远超汉晋

唐代丝绸

本文摘自:《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作者:高山,原题为:《浅谈萨珊波斯王朝艺术对唐朝的影响》

摘要:开放的政治环境和“丝绸之路”的畅通,造就了唐代对外交流的繁荣。在东西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异域文化影响并丰富了唐代本土文化的内容和样式。萨珊朝波斯王朝的艺术成为了除了罗马、印度以外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外来因素的艺术样式。对唐代的唐金银器和织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唐代工艺美术新的装饰风格。

萨珊是3-7世纪波斯(今伊朗)的一个王朝。其疆域从幼发拉底河一直延伸到兴都库什山脉。其金银工艺举世闻名。史籍记载萨珊朝波斯在北魏时期与中国就有往来。到了唐代这种联系继续得到了发展。公元651年,萨珊被阿拉伯人灭国后,其王子卑路斯和大量波斯人流亡到中国,在此后的几百年里,仍然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唐朝雨波斯的交往,是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也使得萨珊波斯艺术成为除了罗马、印度以外对唐朝工艺美术影响最大的外来艺术形式。对唐朝工艺美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银器和激进艺术方面。

一、对唐朝金银器艺术的影响

随着萨珊王朝与唐王朝的频繁交流,其发达的金银器制造技术也流传到中国。对唐代的金银器皿制作起了相当重大的作用。虽然中国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金银器,但是唐代金银器的使用数量直达,是前代所不能比拟的。考古出土的唐代金银器比以前各个朝代所出的金银器的综合还要多几倍。夏鼎先生曾指出,金银器皿到唐代才发达,可能是受到萨珊王朝金银器工艺的影响。

(一)造型

萨珊朝金银器独特的造型风格和工艺影响了唐代金银器形制的制作。面对异域文化开放的唐人不是直接“拿来”,而是结合了唐人的生活和审美习惯加以融化吸收和创新。唐代金银器中的金银长杯就是对萨珊式银器的模仿和改造。多曲长杯原本是典型的波斯萨珊式的器物,口沿和器身呈变化的曲线,宛如一朵开放的花朵,唐超人对这种造型奇特的器物十分喜爱。萨珊式多曲长杯内部突出的棱线不同于中国器物光滑的内部,通过唐代的工匠的改进和调整,加高器足和器身,淡化内部突起的棱线,风格已全然不同于萨珊式的长杯,也成为唐代的创新器物。唐朝前期的金银器常见的是我西方的造型,中国的装饰。如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三件八棱金把杯,柄呈圆圈形,足部边缘有联珠,各棱面分隔处也有一列竖直的联珠,这些都是萨珊式的风格。而器身的八哥棱面浮雕的乐工或舞伎,却是具有中国风格的人像和衣服。萨珊式金银器的造型也被移植到唐代瓷器的造型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瓷凤头龙柄壶,壶身堆贴瑰丽的纹饰,壶身塑成凤头,由口沿至底部连接着生动活泼的蟠龙壶柄,吸收了萨珊金银器的造型,又采用中国本土的龙凤纹作装饰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分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北方产品。

此外,萨珊波斯金银器的凸纹装饰工艺对唐代的金银器装饰工艺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凸纹装饰技术属于锤摕工艺,又称为模冲,是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铸造成型的工艺。锤摕是西方金银器主要的成纹方法。在拜占廷、波斯以及中亚都久有传统。即在金银器物的表面用事先预制好的模具冲压出凸起的花纹图案,这种工艺使得主题花纹突出,立体感强,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由于金银的材料都具有较好的延展性,锤摕成型更能体现金银制品的特质和美感。因此,这种技术的传入便得到广泛的应用。西安何家村出土的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鎏金龟纹桃形银盘和鎏金双狐双桃形银盘就是这种技艺制作的精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李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