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民俗文化 > 正文

秦州皮影戏 期待关注与传承

 

表演皮影1_副本.jpg

 

  杜小军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影戏”“影子戏”“土影戏”。在古秦州,皮影因其材料多用牛皮制作,故秦州皮影戏又被称为“牛皮灯影子戏”。它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风格独特的民间戏剧艺术形式。

  皮影戏中所用的平面偶人及场面道具,通常是民间艺人手工雕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皮影”。它是通过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并以道白、唱腔、音乐、拟音等同期配音,从而进行表演的民间戏剧形式。是一门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皮影表演3_副本.jpg

 

  年逾70的魏文珍老人是秦州区平南镇大柳树魏家皮影班的第二代传人。据魏文珍介绍,平南大柳树魏家皮影班成立于1925年,创始人是他的父亲魏得水。1955年戏班参加全市皮影戏调演获一等奖,1958年至1968年停演,1978年又开始组班演出。

  魏得水出生于19世纪末年,师从清末店镇艺人张某,知道的本戏有三四百,所演剧目以秦腔连台本戏为主,兼演小曲、眉户等折子戏,主要剧目有《封神演义》《兴唐传》《粉妆楼》《打登州》《游十段》等。魏文珍回忆说,父亲生前曾说过,如每天按两场计,他本人熟知的剧目可演一年不重复。魏文珍从小跟随父亲唱皮影戏,从事皮影演唱40多年,在继承了父亲魏得水熟悉的所有剧本的基础上又有所增加,并带领平南大柳树魏家皮影班走南闯北,一直唱到了今天。

  

20084316_副本.jpg

 

  魏文珍说,家中最早的皮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烧掉了,现在使用的皮影是他和父亲后来制作的。制作皮影时,一般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待牛皮毛、血去净,再用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煮熟刮干净、晾至半透明后即可制作。制作时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也有用阴刻,雕工细致,刀法多变。绘画染色也有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一般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最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好皮影的头、四肢、躯干等即可上台表演。

  关于皮影的传统雕刻技法和过程,艺人们归纳为顺口溜说:“先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装发须一身全,最后整装把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作就算完。”

  据相关史料记载,皮影戏起源于汉,唐代时初具雏形,最初在寺院以素纸雕刻,是法师向人们讲经时的图解,到北宋时日臻成熟,并改用牛皮制作,明朝时兴盛,清中叶时繁荣,清末民国初年时鼎盛。秦州是秦人的发祥地,是秦文化的起源地,据专家考证,秦州皮影戏形成于秦时期,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唱词和唱腔主要以秦腔为主。千百年来,以秦腔为主调,以皮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天水民间艺术,便在秦州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秦州皮影遍布秦州各地,据《秦城区志·曲艺》上记载,皮影何时传入秦州无考,但清末时十分兴盛。每年正月初三即开演,直演到二月二农忙时方才歇台。剧团有来自陕西的(操戏),也有本地自办的。它具有简单方便、用人少、道具少、花钱少,和村头巷尾随处皆可唱的特点,因而深受群众喜爱。

  

56987_副本.jpg

 

  皮影班组建比较容易,一个皮影戏班大概有六个人就可以组成,其中的演唱者叫做“把势”,生、净、丑、旦、打、念、唱、做等技艺均由“把势”完成。演奏者由“上手”“中手”“下手”以及敲梆子的“梆手”等四人组成。他们分别操作管弦、打击乐器以及喊段儿帮腔,演奏员多兼任演员。乐器主要有板胡、二胡、喇叭、小战鼓、干鼓、大钩锣、四胡、三弦、曲笛、唢呐、铰子、梆子、盏儿、钹等。

  在古城秦州,仅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影响较大的皮影戏班就有陕西袁班长、韩班长,牡丹缑家沟、红上坡、秦岭虎皮沟、平南大柳树、顾集寨、皂郊贾家寺、店镇张家村等班社。文化大革命期间,皮影戏曾一度销声匿迹,1970年后期恢复上演,无论城市、乡村都有皮影戏演出,仅秦州城区就有十福堂、合作巷、尚义巷、南城根、爷坑里、自由路、三新巷,育生巷、自治巷、忠义巷、双桥、飞将巷等多处演出台口。如今,这些台口几乎都已难觅其踪。

  在秦州许多乡村都有农民自己的皮影戏班。据魏文珍介绍,秦州皮影一般都是逢遇庙会、农闲或端午、中秋等节日演出。由于费用小,一般小村庄都请得起,每天白天演一本戏,晚上演一本戏,一台戏唱三天,每台戏价也不过百余元。皮影是农村每年春节时的主要娱乐活动,演出场地随意可行,搭个简单的台子,即可演出。各个村子都会组织皮影戏班来唱戏,一来是图个热闹喜气,二来也展示村子的经济实力。

  秦州皮影戏的唱词唱腔主要是以秦腔戏文(折子戏)为主,但唱法略有不同,戏文有暗示人们生活中要从善做人,不要做坏事的剧目《游十殿》;有歌颂美满幸福的爱情剧目《花亭相会》;有大人小孩都爱看的古典打斗剧目《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三国演义》中“火烧连营、草船借箭”、《封神榜》中“黄河阵”等片段。尤其是表演起民间神话故事、武打片段和圣贤仙人时,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变幻莫测,这是其他戏剧形式都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百看不厌。

  魏文珍说,皮影戏的表演是一种双重的艺术,一方面它需要表演者要有娴熟的动作技术和灵活自如的形体分解,需要按照剧情的发展和乐器的节奏来恰如其分地达到表演目的。另一方面,表演者需要有深厚的秦腔功底,皮影戏的表演好不好,主要是要看挑动皮影者的表演动作好不好,秦腔的调子响不响,能不能让观众真正感受到皮影艺术带来的乐趣和精神享受。

  每一种文化形式都是和一种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我国大多数民间艺术形式与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分不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一些非物质的、没有现实使用价值的艺术陷入了困境。

  在谈到秦州皮影戏的发展与现状时,魏文珍神色黯然,他语气沉重地说:“目前,皮影戏的现状大不如从前,当年的皮影艺人都已逐渐老去,今天多元化的娱乐方式使人们对皮影艺术的喜爱逐年减少,绝大部分观众群也由喜爱秦腔、皮影戏等转到看电视、听流行音乐、欣赏美国大片、看韩剧了。除了很少一部分中老年人还对皮影戏的表演有着怀旧的情感外,这种曾经带给人们吉祥和喜庆的民间艺术,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和魅力。”

  据有关资料表明,2005年时,秦州区的皮影戏戏班不到10家,表演艺人只有10人,且平均年龄为63岁。近几年,皮影戏的市场每年都在缩小,民间皮影艺人更是渐渐减少,口传剧本和传统表演技艺的失传,使得这一古老民间艺术陷入消逝的边缘。

  如何保护秦州皮影戏,让皮影人重新站在幕布之后,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中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使得乡村的人们得以迅速地融入现代生活,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但皮影戏却仍然还是过去的表演形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娱乐需求。“唱皮影戏的收入实在太低,现在一个戏班唱一天戏才能收入60元钱左右。本来也有年轻人喜欢这一行,可就是因为收入问题,只好放弃,去大城市打工。我自己的儿子魏宇奎,作为平南大柳树魏家皮影班第三代传人,也嫌唱皮影戏工资低去大城市打工了。”谈到秦州皮影戏濒临失传的原因时,魏文珍说道。

  目前,尽管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但是对这方面的立法仍然相对落后。加之缺少宣传与保护,中年和年轻的一代对于民间艺术没有继承的责任感。

  魏文珍说:“这皮影戏,祖祖辈辈都是口传心授,我不识字,也没有人把它整理记录下来,真不知道等我们这些老艺人慢慢谢世后,这一手艺该何去何从。”面对“魏家皮影”无人承继的现实,他痛心不已。

  近年来,甘肃省许多地方希望把类似于皮影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通过申报加入“人类非物质形式文化遗产”的行列予以保护,但是这种民俗文化如果没有人来真正热爱,没有观众群来关注和青睐,这种民间艺术很难实质性地得到传承与保护。

  如今,秦州每到庙会和节庆期间,像“平南大柳树魏家皮影班”以家庭为单位的皮影剧团仍在坚持着乡村巡演,在困境中艰难维系。“希望政府在经济上能给予扶持,相关部门能加大宣传,多举办一些义演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戏,让这一民间戏剧艺术形式能传承发展下去。”这是魏文珍等老一辈皮影艺人共同的心愿。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