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本网原创 > 正文

天水三岔 吴砦城的历史变迁

核心提示: 三岔镇,又叫做吴砦城,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东境的渭河峡谷地带,在西秦岭余脉野鹤山北麓下的台地上,扼陕甘川三省之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此地历史上曾是渭水峡道上东到长安、西达陇西、南下汉中的三岔路口,因而又被称作三岔。而吴砦之名则始于南宋爱国将领吴吴阶兄弟在此安营抗金的历史故事。

吴砦东城门

三岔镇,又叫做吴砦城,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东境的渭河峡谷地带,在西秦岭余脉野鹤山北麓下的台地上,扼陕甘川三省之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此地历史上曾是渭水峡道上东到长安、西达陇西、南下汉中的三岔路口,因而又被称作三岔。而吴砦之名则始于南宋爱国将领吴璘吴阶兄弟在此安营抗金的历史故事。

三岔之名被官方所常用,是因为清朝乾隆年间,曾在这里设立过“秦州直隶州三岔分州”,即三岔厅,为县一级行政单位。一直到民国时期,还有三岔公安局建制。但吴砦这个名字,则被更多的普通群众所熟知,不同历史时期,吴砦、三岔这两个名字交替使用,至今沿用。

   古道上的要地

1972年,当时的吴砦公社曾出土了一件“尖底瓶”,后经专家鉴定,此“尖底瓶”是用于祭祀天地盛装酒水之物的器具,属于新时器时代仰韶文化遗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修建吴砦乡政府和吴砦中学时,曾发掘出土过陶壶、陶罐、骨针、石斧、用火灰层等古人类文化遗迹,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原始先民就在今三岔镇一带繁衍生息。

据史书记载:伏羲生于成纪(陈起),徙治陈仓,都于陈。这三个地名都有“陈”音,俱分布在渭水流域同一轴线。伏羲女娲由葫芦河进入渭水流域,带着氏族成员沿渭水向东进入关中地区,再到中原华东,将伏羲文化从大地湾带到了关中以东,点亮了中华文明的曙光。三岔镇以西有“黄龙”村(史载:黄龙现成纪)、补天石、天柱山等伏羲文化遗迹,三岔以东有“龙凤村”、“凤阁岭”、陈仓等与伏羲文化有关的地名。大地湾遗址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作为渭水峡道上人类文明迁徙的必经之地,三岔镇则是大地湾伏羲文化向东传播的重要见证。

公元前763年,秦文公曾率侍卫由西犬丘,经天水放马滩、麦积山,到达三岔(即吴砦),沿渭水峡道东进关中,即文公东猎,并最终实现影响先秦历史走向的“汧渭之会”。秦文化发源于天水一带,秦文公东猎经渭水峡道的三岔而至关中,将秦人和秦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了三岔镇。

1978年,三岔镇西北面的建河村出土了蒜头壶、二十六年戈等青铜器。戈上有铭文“廿六年,□□守□造,西工室阉,工□,武库”字样。经专家判定,此戈作于秦昭王二十六年,“守”前二字当为“陇栖”,“西工室”当是秦都西犬丘的工官所造,隶属中央。200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建河村以南的缓坡地上,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大的秦墓地,共发掘秦墓60多座。这批秦墓大多为竖穴土圹洞室或偏洞室墓,呈东西向,少数为南北向,墓壁规整,土坑深、大,填土经夯打。随葬品多为罐、盆、釜等陶器,置放在洞室一侧或两侧。此外,在三岔周边的北峪堡、史家窝、闫西等地均发现了先秦战国时期的古栈道遗址。

据《秦州志》载:“秦州东南一百里,四道岭有秦嬴非子繁息战马故址。”1986年4月28日,天水市麦积区党川乡小陇山林区的放马滩发现了一座战国墓葬,出土了大量竹简和我国最早的纸质地图。其中,放马滩战国地图所注地名中发现“潘史关”地名。据一些学者考证,潘史关当为今渭水峡道的凤阁岭、吴砦一带,很有可能就是吴砦古城附近的某个地方。

丝绸之路开辟后,三岔作为东西进出长安和西域的交通交汇点,贸易兴盛,商贾不绝,曾一度成为渭水峡道上一座重要的商埠。到了唐宋年间,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茶马古道的逐渐兴盛,让三岔的交通枢纽作用更为凸显。据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梁中效教授研究,“早在唐代,从四川雅安经汉江、嘉陵江翻越秦岭之间就有了一条运送蒙顶茶的通道”,而在今三岔镇北峪村与陈仓区建河村交界处,还有一块“秦陇界”石刻和一段人工开凿的石道,这也成为三岔区域作为古道要地的又一见证。

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朝廷在天水设立了秦州茶马司,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茶马司。而经汉中翻越秦岭到达秦州的古道,是必经三岔镇的。从三岔镇的地理位置来看,其扼陕甘川三省,向东直达关中进入长安,向西可上秦州到达西域,向南经秦岭沟翻越秦岭即达汉中巴蜀之地,一地扼守三省之道,正是在古代交通条件有限的大背景下,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亦或就是后人将此地叫做“三岔”的真正缘故吧。

 抗金名将筑造的城堡

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人围陕州,陷延安府,泾原兵马督监吴阶袭斩金将史斌。之后,金人的铁骑一路驰骋,最终以强大的压力迫使大宋王朝屈辱求和,签订了《绍兴合议》,大宋的半壁江山归入金国。

《绍兴和议》规定,宋金两国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由于大散关以南大片区域仍为宋军控制,金人由陕西入蜀的道路被切断,于是企图先突破宋军防守力量薄弱的渭水峡谷一带,然后渡过渭河翻越秦岭进入川蜀,再一举杀回苏杭,横扫大宋的心脏地区,而三岔这个地方,正是从渭水峡谷翻越秦岭入巴蜀的绝佳突破口之一。

但金人的完美计划,进行得似乎并不顺利。宋金对峙的数十年里,抗金名将吴璘、吴阶兄弟占据渭水以南的地界,在三岔安营扎寨,继续抗击金人铁骑的来犯。吴氏兄弟治军严明,训练有方,驻扎在三岔的宋军士气高昂,战斗力很强。驻扎在渭河北岸的庙坪堡、八米原堡、毛家庄堡、孙家城堡等处的金军几度想过渭河攻克驻守的三岔宋军,但均以失败告终。正是因为吴氏兄弟在这里筑造了一座坚固的城堡,抵抗金人南下,所以三岔这个地方从此又有了一个响亮而极具历史底蕴的名字,即“吴砦”。吴,即是吴璘、吴阶之姓;砦,特指驻军之地,在宋代为常用字。

当年,吴璘军队常在吴砦城下的渭水东西河滩操练兵马,故当地群众一直把这一带河滩叫东、西校场。公元1168年,吴璘病逝于汉中,吴砦守卫将士为祭祀之便,在秦岭南坡松树沟口建立衣冠冢,立“吴将军之墓”碑。

自宋将吴璘、吴玠在这里筑城守军抵抗金人之后,吴砦的守军将士多有就地为生,代代相居于此地。至今,吴砦城上多户秦姓、阎姓和吴姓人家都能将自己祖先的故事娓娓道来。其中,吴砦城上的阎姓一族,至今仍保存着祖先留下来的族谱。据阎氏族谱记载:吴砦阎家祖先阎晋,祖籍南昌,乃南宋一不知职位高低的太尉。当时金兵时常南下侵犯,阎晋辞去太尉之职,担任军事参谋,与当时的御史秦钜、将军吴瞒,前往甘陕交界处的渭水河谷一带的吴砦等地抵抗金兵。在与金军艰难的拉锯战中,阎晋等人率部击退金军多次的侵袭,并得到大宋皇帝的赏赐。为防金兵再犯,阎晋等人率部继续留守吴砦。不料,在以后的多次抵抗金兵的战斗中,因宋军兵力不足,寡不敌众而战败,吴瞒在西川(今三岔镇太碌村有西川)阵亡,阎晋、秦钜为义节而自刎。从此,阎、秦、吴三姓后嗣世代寄居在吴砦。

自吴氏兄弟始建吴砦,距今已有近九百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吴砦的历史变化万千,而吴砦的宋军将士之后,未曾忘记自己祖先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历史。在这里,吴砦从此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吴砦城”。也许有人会说,一座军事城堡,如何称得上是“城”呢?这在吴砦城后面的历史发展中,或许会有一个令人折服的说法。

吴砦城的历史印记

纵观整个渭水峡道的历史,其交通作用或许不及关陇道,但自有其特殊之处。从长安出发,如果北上关山绕过渭水峡道再到秦州,路途遥远,长途跋涉,总归是不易。但从渭水峡道经过,相对来说路途就没那么远了,更利于商贸运输的时效性。民国《天水县志》“三岔城”条载:“三岔之有城,由来久矣。宋吴璘屯兵时所筑也,故有吴砦之称。南控秦岭,北跨渭河,为陕川咽喉。自元、明以来,视为重镇”,可见交通作用始终是吴砦或者三岔的最明显的地缘优势。所以明代时,天水境内设立的七大驿站中就有“三岔驿”,在今三岔镇佘家门村现存一处越秦岭可达秦州、宝鸡等地的明清古栈道遗址群及摩崖石刻。

乾隆中期,由于穷兵黩武,兵荒马乱,群众的负担日益加重,封建王朝由兴盛走向衰落。为了加强地方统治,朝廷决定在情况复杂的特殊地区和新开辟需设防的地区建立厅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陕甘总督黄庭贵和甘肃巡抚吴达喜与秦州府合议,奏请朝廷批准在三岔一带建厅设衙,并派州判高清晏办理此事。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清廷批准设立三岔厅,治今吴砦,由秦州州判分署政务。后又在利桥修了利桥城(今利桥中学),设都司、千总、把总各一,各有衙署,驻绿营军三百多名。利桥城有屯兵的军营,练兵的校场,清末衙署坍塌,成为空城。因在吴砦的三岔厅管着利桥的兵营,所以吴砦的三岔厅被人们叫做文衙门,利桥兵营被叫做武衙门。至此,三岔厅成为了秦州州判亲自主政的特别县,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城”。

《秦州直隶州志》载:“城西、南和东南三面长度各为一百零四丈。城高分别为二丈二尺,一丈八尺和二丈,北面长五十丈,高二丈,南和东南各有城门一座,有城门楼”,这是清代吴砦城的规模。州志还记载了清代三岔厅的区域,三岔厅所辖“党家川十八村,吕家集八村,三岔镇十三村,利桥七村,胡店三村,北峪沟十三村,吴砦七村。一千三百八十户”。据史料记载和本地人口口相传,县衙(即三岔厅署)有占地15亩多地,6道院进出,有大堂、二堂和东西小院等衙舍30多间,有吏役50余人。同期还建了城隍庙、水陆寺、春台观、土地庙、火星庙、水星庙(龙王庙)、药王洞、雷神殿、八卦亭,以及野鹤龙王观等配套建筑。现保存完整的有城隍庙、水陆寺、春台观等三处,距吴砦城数十里之外野鹤山的野鹤龙王观如今仅存部分坍塌的古建遗址;而土地庙、八卦亭等早已被毁坏无遗。

吴砦自清代设三岔厅以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吴砦城,这不仅是因为三岔厅有县衙城楼驻军,还因为三岔厅作为秦州直隶州的分州,比一般的小县稍高一级,具有生杀大权。因此人们常传说,吴砦城的老爷是由秦州州判兼任,进出州衙可走正门,而不走偏门。

清末同治年间,匪患作乱,县衙被大火烧毁。民国时期先后设天水县三岔厅、三岔警察局,1929年,三岔并入天水县,三岔警察局改为天水县警察局。至此,三岔厅长达172年的历史就此结束,而吴砦从此就鲜为人知了。

如今的吴砦城,虽失去了历史上曾经耀眼的光环,但它还保留着诸多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记忆。现存的吴砦城和古时一样,东北西三面悬崖,南面紧依野鹤山,在古城的东面现存曾经见证过炮火年代的东城门,这座城门最早或可追溯到南宋时期的寨门,但它却是清代的产物。城门以西就是当年三岔镇古牌坊,始建于乾隆年间,距今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今吴砦中学院内,还存有一段三四十米长的城墙,这段城墙也是吴砦城现仅有的一段城墙,属于不同朝代累建起来的。原本护城的坚固城墙在吴砦城的东北西三面高筑,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附近修路取土,这里几乎夷为平地,仅剩下包括东城门、城隍庙、古牌坊,以及这段城墙在内的古城遗迹。吴砦城的历史变迁,正是无数鲜为人知的历史古城的缩影。(本文原载于2015年8月18日《甘肃日报》历史文化版)

专栏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天水三岔 吴砦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