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 > 七彩秦州 > 图说秦州 > 正文

天水伏羲庙

天水伏羲庙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83——1484年),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和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祭祀伏羲的庙宇,被誉为“华夏第一庙”。

伏羲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包括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是中国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伏羲庙。

伏羲在中国历史上位列三皇之首,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伏羲始画八卦,肇启文明;造书契,代结绳之政;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立九部,设六佐,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教民结网,一畋以鱼;禅于伯牛,钻木取火;制历法,定节气;消息祸福,以制凶吉;尝百药,制九针,以拯夭疾;制琴瑟,作乐曲;立占筮之法,开创了中国的文明之源—伏羲文化。

◆基本概况 

2001年06月25日,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而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又因有伏羲庙,民国以前小西关城又叫伏羲城。

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的主体建筑,巍然屹立于院子正北高1.7米的砖筑月台上。其高大雄伟的殿内,有伏羲彩塑巨像一尊。藻井顶棚正中绘太极河洛八卦图,四周等分为六十四格,内刻绘六十四卦图。先天殿后面为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原供伏羲,后祀神农,建筑规模略小于先天殿。

伏羲庙各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挺拔苍翠,浓荫蔽日。伏羲庙大门内侧东西墙角原有古槐两株,相对而立。现存东边1株,树干中空,经鉴定为唐代所植。

每逢正月十六伏羲诞辰日,周边群众扶老携幼,纷纷前来伏羲庙朝拜祭祀“人祖爷”。一时,宝烛辉煌,香烟缭绕,钟鼓鸣天,善男信女异常虔诚,庙内充满着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

伏羲庙门坊又称大门、正门、前门、头门。

◆修建历程

明弘治三年(1490年)创建,嘉靖二年(1523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由原来的3间扩建至5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又重修,始成今制。面阔5间计17米,进深2间计5.4米。悬山顶,绿瓦龙吻,质朴典雅。

◆建筑规模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1963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现为秦州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文化部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中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成宗铁木尔,诣令全国各州、县,务必修建 "三皇"庙,以通祀之。当时,天水市作为秦州府治,又是成纪县地,即伏羲故里,因之,这里的"三皇"庙也便修得特别讲究。此庙就是如今伏羲庙的前身。此庙从建成到元朝覆亡,虽然只有六十多年光景,可是由于政局动荡,各方均受牵连,文化、宗教、教育等诸业日趋萧条;因之,到明代初期,天水"三皇"庙已倾倒坍塌,不成样子了。直到明代中叶,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在秦州指挥"明威将军"尹凤的倡导组织下,才在原"三皇"庙的基础上,重新起造庙宇,始称"伏羲庙",延续至今,已近五个世纪了。据记载,伏羲庙起初并不很大。自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起,巡茶御史陈讲,用了三年时间进一步开拓修缮,为伏羲庙的规模和布局奠定了基础。近五百年来,又先后历经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嘉庆十一年 (公元1806年)、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屡次扩建、维修,才成如今这样整肃宏伟、远近闻名的古建筑群。伏羲庙,坐北向南,占地一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

◆主要景点

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创建的太吴宫是其前身,但原宫址未必是今殿址。嘉靖二年(1523年)扩建,时榜书“先天”。嘉靖十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乾隆四年(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屡经重修,始成今制。面阔7间计26.4米,进深5间计14.05米。殿宇雄踞宽阔的露台之上,庄严宏伟,重檐歇山大顶衬以龙吻脊、雕花天宫宝刹,显得高贵典雅,气度非凡,虽屡经重修,依旧呈明代风貌。上檐殿身七架,下檐周匝回廊,间架结构自然,比例尺度合理。正面明间、次间、尽间隔扇门窗雕以盘龙、团凤、仙鹤、糜鹿等吉祥物图案,饰以牡丹、艾叶、松枝等植物,华丽精美。因阅历久远,色彩斑驳,时显沧桑气息。殿内伏羲圣像高3米有余,手托八卦,目光如炬,正襟危坐神龛之中,灵气逼人。像右原有龙马雕像、左置河图洛书石盘,民国30年(1941年)被十三临时教养院生产合作社拆除,现已依原样恢复。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在正中)相伴装饰,井口天花镶嵌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①,而藻井施绘河图和伏羲先天八卦图,将装饰和伏羲氏的业绩紧密结合,别具特色。明月之夜,置身中院,月光从古柏枝桠缝中筛落下来,银辉泻地,而先天殿檐牙上的老铁钟迎风摇曳,叮当声轻盈入耳,犹如超人化境。

朝房:中院、第三院都有,分列先天殿前东西两侧和太极殿前东西两侧,相向对称分布。明嘉靖二年(1523年)创建,时有房20间。清顺治十年(1653年)重修,乾隆四年(1739年)修葺6间,新建14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间(1805-1807年)重修10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改建为16间,即中院先天殿前东西各5间,第三院太极殿前东西各3间,现存太极殿东侧3间。房为悬山顶,土木结构。1989年12月,在先天殿露台前东西两侧重建朝房各5间,出廊式顶砖木结构。朝房是仿宫殿式建筑设置的,按古代惯例,文武官员上朝前先在朝房做准备活动,或面浴或整衣冠,而后静待金銮殿的上朝钟鼓声。文官居西朝房,武官居东朝房。

钟楼(鼓楼):分列先天殿露台东西。宫观寺院的常设建筑,所谓暮鼓晨钟。清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创建,均呈六角攒尖顶,小巧玲珑。原来都是封闭式的,只留一面为门,现柱间的雕花窗棂已全部拆去,与亭无二致。钟楼在民国29年(1940年)第十三临时教养院进驻伏羲庙后,因失火被焚毁,清代的大铁钟下落不明。现存的钟亭是1988年天水市博物馆复原重建的。民间祭祀伏羲的组织“上元会”补铸铁钟一口,悬置其中。鼓楼依旧,而鼓早已不知去向。依据采访所知,原来鼓楼的鼓很大很响,民国33年(1944年)中国戏剧学社戴涯话剧团来天水演出话剧《雷雨》,还曾借用这面鼓伴奏雷声。

碑亭(碑廊):原在先天殿西侧。创建时间不详,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建置》提及庙内有“碑亭”,据此,疑创建于明代。有史可证为清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重建,时有碑亭6所。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改建为碑廊一列,共5间。1955年,天水师范搬入伏羲庙后,占用碑廊,将碑碣放翻另置。1990年,在仪门内侧东西新建碑廊两列,共10间。卷棚顶,砖混结构,所有碑碣都得以安置。

中院:处仪门和先天殿后墙之间,是伏羲庙的主体院落。先天殿居后、居中,东西两侧分列朝房、碑廊、钟鼓楼,构成典型的四合院。

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在第三院后部正中,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明嘉靖二年(1523年)创建,时榜书“太极”。清顺治十年(1653年)、乾隆四年(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屡经重修,始成今制。太极殿面阔5间计17.7米,进深3间计9.38米。单檐歇山顶。正面装饰不及先天殿华丽,但尽间龙凤呈祥雕刻,鲜明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殿内设神龛,供伏羲圣像,比先天殿像略小而形体相似。不设顶棚,较先天殿简陋。

第三院:处先天殿和太极殿之间。殿前东西列朝房。有侧门和中院、后院相通。

后院(后陵):又称第四院,处太极殿和伏羲城北城墙之间。明嘉靖二年(1523年),院内设置见易亭、水池、桥亭等,并植有花木,经嘉靖十年(1531年)整修,成为风景幽美的园林,类北京故宫的御花园。明胡缵宗有《与赵太史见易亭小坐》诗,正是在此院中吟作的。为体现建筑群的完整,明代创庙时,仿河南淮阳伏羲陵形制,天靖山麓半山设有象征性的伏羲陵标志。庙前又置大片庙地,有“负山带河”之说。山即指天靖山,河即藉河。明末兵燹不断,于是筑小西关城环围庙宇及附郭居民,伏羲庙后院和天靖山割裂。以后逐渐荒废。清乾隆四年(1739年),秦州知州李铉主持重修伏羲庙时,院中的亭、池、桥已不复见,亦未完全恢复,只是在庙西北余地,种花构亭,以供游憩。民国时人称“后陵”,认为是归葬伏羲的地方。院内杂草丛生,大蛇屡见,人迹罕至。民国28年(1939年),第十三临时教养院进驻之后,在院内修建工房等。1955年天水师范学校迁入之后,又在这片空地上修建教室等。1970年后归部队使用,2002年正式退还地方。

◆伏羲文化

伏羲庙是伏羲文化的载体,是研究易学文化的中心,是人们寻根祭祖的圣地和探寻中华先祖圣迹的知名旅游景点。

先天八卦方位图、六十四卦方位图、河图洛书石盘、龙马雕像的神话传说、庙宇的建筑风格、六十四卦位排列的苍劲古柏,无不显示伏羲高深、伟大、对人类做出的重要历史贡献以及后人的敬仰之情。八卦学说对中国古代哲学和现代科技有着深远的影响。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民间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公历七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举办规模盛大的公祭活动,即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已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仪式已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