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小说散文 > 正文

津门夜读《天水演义》札记

001iBR6bzy6W1Js8dQu0a&690

        风味独具的地方史话

——津门夜读《天水演义》札记

秦岭

一部《天水演义》,像天水杂烩,热气腾腾地到了我津门的案头。

这是年近古稀的天水人马汉江老先生从历史隧道里分离出来又熬制而成的味道,古老而新鲜,糅杂着大地、庄稼和灶台的气息。中国人回望历史是有难度的,不仅因为中国的历史断层阻隔、游弋不定甚至面目全非,而且存在“今人写古”的历史观和切入方法问题。如何演义好天水这片拥有8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首先考验的是今人的精神姿态,这一关,谁敢打马靠前?

“人皇提地始天水,山河钟秀最宜居”。马汉江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开场了,老先生分明以理性和感性兼容的顽强姿态,策马关前,吆喝叫阵。他的战略与战术既遵循了传统阵法,同时又土洋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实用的完胜路径,于是,我们从长达30章30万字的《天水演义》里,感受到了历史的家长里短和有别传统的宏观叙事。全文以创世以来的天水历史为主线,自三皇之首伏羲始,至共和国成立终,张弛于华夏的历史长河与天水的盘根错节之间,家国风云,尽收眼底;文本结构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章回小说之法,每回每章以“诗曰”启幕,以“且听下回分解”转呈,但作者在小说堡垒的缝隙中,像给土坯灌浆一样输入了纪实、文献、传说、掌故、野史元素,为读者拓展了多元思考与想象的空间;故事脉络的梳理使用的是传统叙事方式,却巧妙地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整合起来,以讲故事为主,又辅之判断分析,凸显了文本的史料性和参照价值;在材料的取舍和故事的铺设中,作者显然以史为由,抓主抓重,去伪存真,同时不忘广泛搜集、甄别、梳理历史的异声、质疑、纷争和流传与民间麦垛、炕头的文化信息,在真与假、详与略、繁与简、重与轻、厚与薄、宽与窄中,想方设法抵达自己的讲述目标;章回叙事之后,随附四篇与天水作为我国县制肇始之地、街亭古战场有关的学术论文,可谓锦上添花。作者不仅让我们重温了伏羲、女娲、轩辕、秦非子、李广、姜维、段会宗、李渊、李白、隗嚣、苻坚、赵壹、上官婉儿、苏若兰等灿若群星的天水儿女的文史面貌,感受了一画开天、非子牧马、六出祁山、失街亭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远古回声,而且对陇东南大地的仇池、西垂、大地湾、大堡子山、麦积山、伏羲庙等星罗棋布的历史遗存有了更为立体的、生活化的认知。这是马汉江的智慧,也是《天水演义》的力量。

我不否认为文的标准,《天水演义》的价值恰恰无法用既定或庸常的标准来衡量,马汉江走的是大众化、通俗化的路数,而指向却是奔史学的普及、常识的辩证、文化的呼唤去的。它对故事的解构,对主副线的埋设与绽放,始终在跨文体、越疆界中有序运行,并力求通过夹叙夹议、查缺补漏、前行后溯为叙事圆场,朴素而直观地体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特质。你可以用小说、志书、百科、史料的角度去审视,却无法选其一强行规范和归类。作者清醒自己的局限和演义的门槛,因而有拙不藏拙,有瑕不掩瑕,有短不护短,他在告诉你:我马汉江亲手烹饪的这桌菜,有的好看,有的好吃,有的可能火候不到,有的可能姜重了盐淡了,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让你吃个肚儿圆,其色其味,大家一起慢慢咂品,品出个啥便是啥。能尝能品,必然碗底有肉,没多的,有少的。

我没见过马汉江先生,当《天水演义》通过天津师大的一位教授和天津作家肖克凡辗转到我书房的时候,这种传递方式足以让我惊异,一如我惊异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过逃荒要饭经历的、从乡间进入城市的“泥腿子”何以编著、创作了《秦源记事》、《中国朝代交替简史》、《论古咏今》等诸多著述,我不好妄论这种原动力是否来自家国情怀,但发酵于作者骨髓的历史和乡土情结肯定是存在的,其背后的艰辛、劳顿与坚守,可想而知。天水一隅的西汉水流域是作者老家,那里毗邻秦始皇先祖秦襄公等诸公的皇陵,那里的风中传递着《诗经》时代的农事民情。那些闪耀在地埂之间、屋檐之上、碌碡之下的厚重而神秘的秦早期文化信息,对作者信念、立场、性格和精神的滋补是不言而喻的。马汉江在后记中云:“回报故乡养育之情,唯有《天水演义》一本。”读来为之动容。有良知的读者一定能感受到一位历史老人的传统文化基因和学术态度,体会到一位地方文化人的民间视野和矢志不渝的乡土情怀。有意思的是,很多居庙堂之高者以及象牙塔里的所谓知识精英,反而未必具备这一点。马汉江的勇气和方法,令人扼腕。

电话得知,先生沉疴在身仍笔耕不辍。其为文之道,实可道也!

                        2015年10月7日于天津观海庐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