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正文

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高永中

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80周年学术研讨会,我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对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致以热烈的祝贺!这次会议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在这里,我谈两点看法,和同志们交流。

一、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意义

1945年2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作报告时评价说:“陕甘宁边区的作用非常大。我说它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枢纽,中国革命的起承转合点……这个地方是落脚点,同时又是出发点。”毛泽东的评价既是对陕甘革命根据地地位和作用的历史定评,也是对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这段历史的最好肯定。今天,我们党走过了94年的奋斗历程,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80年,新中国成立66年。回望历史,越发感到革命先辈创业之艰辛,越发感到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红军长征落脚地之重要、之宝贵。关于红军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意义,有如下四点:

第一,红军落脚陕甘,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我们党高度重视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毛泽东强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是人民军队“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红军之所以长征,就是由于犯了“左”倾错误,丢失了根据地,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要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粉碎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必须要有一个革命根据地作为依托,让红军能落下地。红军长征总的目标是向北方,保存革命力量,走到抗日最前线,承担起抗日救国的历史使命。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中共党组织和红军,在外有强敌进攻、内有“左”倾错误危害的严酷环境中,孤军奋战,不懈奋斗,终于成功地保存了陕甘这个“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创造了长征落脚点的地域条件。当中央得知北方的陕甘根据地保存得比较好,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这个落脚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红军主力,在粉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转战数万里之后,得以相继在陕甘地区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如果没有陕甘根据地作落脚点,胜利至少还需要时间。

第二,红军落脚陕甘,为中国革命的重心北移,并构建新的战略布局创造了条件。20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蒋介石对南方各路红军和根据地发动的“围剿”日趋频繁,随着中国共产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相继在反“围剿”战争中失利,红军陆续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而长期统治中国北方的封建军阀势力,迭经混战,力量已大为削弱。正当中国各派政治力量激烈较量之时,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不甘沦为亡国奴的亿万民众,在中国北方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风暴。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陕甘根据地被推到了中国革命历史舞台的最前台,使我们党成功地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了北方,进入到抗日的最前线,立足陕甘,谋划新的战略布局。

第三,红军落脚陕甘,为革命队伍休养生息、整合力量,实现新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红军到达之后,陕甘革命根据地动员一切力量迎接各路红军落脚,大力扩红支前。到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陕甘宁地区的红军总兵力已由1935年10月的1.5万人增加至5万余人。陕甘革命根据地还努力实行增产节约,筹集大量粮食及其他物资,源源不断支援红军,保证了部队的基本供给。正是有了落脚点,革命力量度过了最低谷,实现重大历史转折,开始了以遵义会议为标志以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依托的由衰转盛的历史进程。

第四,红军落脚陕甘,为推动实现国共合作,实施抗日武装的战略展开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各路红军在陕甘胜利会师,推动了陕甘根据地的发展,进而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这才有后来的八路军从陕甘宁边区出发奔赴抗日前线,创建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红军长征抵达陕甘后,很快发起东征、西征战役,陕甘根据地发展成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党中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推动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了全民族共赴国难、团结抗战的局面。以陕甘宁边区为战略依托,党中央部署人民军队迅速实施战略展开,使之成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

需要强调的是,对红军长征落脚陕甘这段历史,必须从整体上来研究,从中国革命的全局来看问题。落脚陕甘,讲到了问题的两个方面。“落脚点”和“硕果仅存”“出发点”是紧密联系的。正因为陕甘根据地坚持浴血奋战、坚持“不‘左’不‘右’之倾”而“硕果仅存”,才有了“落脚点”;正因为有了“落脚点”,才又有了“出发点”。“落脚点”解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谁来落脚的问题,一个是在哪儿落脚的问题。无处落脚不行,没人来落脚也不行。“红军落脚陕甘”既是陕甘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更是毛泽东和党中央英明指挥、正确决策的结果。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的到达,使陕甘革命根据地实际具有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性质。“出发点”是中央直接指挥下的“出发点”。对此,我们必须历史地看、全面地来看、实事求是地看。

二、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现实启示

我们研究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这段历史,就是为了资政育人,为当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服务。红军落脚陕甘,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红军长征能够在极其复杂险恶的环境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就源于他们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什么“硕果仅存”,首先就在于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坚定崇高的理想不动摇。当前,按照“三严三实”的精神全面从严治党,首先就要筑牢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进行到底。红军落脚陕甘,成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从坎坷走向蓬勃发展的重大转折,关键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陕甘革命根据地主要领导人,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唯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同样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发扬革命战争年代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怕挫折的革命勇气,同时又要谨慎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红军落脚陕甘,同我们党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革命的根本目的,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是分不开的。历史经验表明,共产党离不开群众,群众也离不开共产党。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这是历史的主流。同时,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还存在,党群干群关系仍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正确处理党群关系,要加强党的领导,系统地、辩证地理解和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既要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又要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引领群众、团结群众。

第四,坚持大局观念,加强团结,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事业为重、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是南梁精神的集中体现。正是依靠这种大局观念,陕甘根据地才得以生存发展,为红军长征落脚奠定了基础。当前,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权威,自觉加强全党全国全军的团结,把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第一位,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中央政令军令畅通,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

(在纪念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刘姗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