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正文

王丛亚:民间公益艺术教育到底怎么做?

“30年河东,30年河西,我一直希望严肃文学的再次崛起,能够让青年有一些担当!目前我个人创新的尝试是想通过文化技能的赋予,促使社会文化生产生态的改变”,近日,“2015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培训学员、“青年城事”创始人王丛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谈到。

王丛亚

9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今后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优化配置美育资源,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的开展工作,推动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而据记者了解,一直以来,王丛亚创办的青年城事都在做类似这样公益美育工作的传播。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出身的他从大学期间到目前,都一直在积极致力于通过专业知识发展社区的公共文化,开展诸如戏曲、话剧、纪录片之类的艺术教育工作。

简短的采访过后,记者了解到,这位来自河南的89年小伙儿,起初在做创业项目的时候,就一直坚持并秉信“文化是自我行为的约束”这一行为原则,“有的时候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做文化组织,是做一个切面?还是做一个系统?从文化技能方面讲,我肯定认同做一个系统,从基层做起才有根基;但从资本投机的角度讲,一定不要做要担负很大市场教育成本的事情,这是任何项目操作的底线,但我偏偏选择了这个行业”。

王丛亚谈到,艺术教育其实是他“青年城事”项目的核心工作。这个项目在断断续续的情况下坚持了五年,在他看来,那是一个故事系统,一个传播系统,但同时更是一个文化整合的营销系统。“从现在的格局来看,它是一个很好的商业付费项目,因为在当下文化产业大繁荣发展的格局下,整个文化生产的过程是可以付费的,就看你怎么运用这个文化技能和营销技能”,王丛亚这样谈到。

采访之前,记者一直对于什么是“青年城事”存有困惑,王丛亚解释道,“青年城事”的核心业务其实是设计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过聚合线上线下力量并专注于城市文化的传播,“虽然未来社会是一个流媒体的社会,但高科技与情感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它需要某种东西来制衡,需要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而恰好,开展文化活动能够产生这样的作用”。

舞蹈工作坊中乡村教师现场演练

也正是因为“青年城事”项目本身的公益性与文化性,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青年城事”下的一个子项目戏曲教育得以进入政府公共文化采购之列。王丛亚告诉记者,在筹备“青年城事”项目的期间,自己一直在做戏剧教育工作,比如说通过用偶戏来做儿童的品格教育,以期促进儿童行为的改变,“在执行戏剧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懂戏剧的不懂教育,懂教育的恰恰不懂戏剧。其实国家层面也意识到校园艺术教育和艺术的公众化普及的重要性,北京的做法就是借助社会力量和国有院团的力量来共同开展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的工作。我们也明白唯有培训中小学现有师资的艺术技能,在增加他们的文艺技能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带动戏曲教育的发展”。据王丛亚介绍,从2014年起,他就开始设计中小学戏剧教师培训项目,希望可以实现一部分戏剧师资的扩充问题,并藉此打开校内外师资联合的艺术教育格局。2014年底他开始具体筹备乡村艺术教育项目,并先从自己的家乡开始,于2015年8月首次开展针对基层教育力量的艺术培训。并表示,下一步将会在上海普陀区、黄浦区开展试点合作城乡艺术教育。

“城乡艺术教育的开展,需要一大批艺术人才的加入,在人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也有考虑联合国有院团开展文化技能推广服务。坦白讲,最近也是有喜有忧有愁,喜的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基金会关注艺术教育和农村艺术教育,忧的是无论是乡村艺术教育力量,还是城市艺术教育力量,客观来讲都是比较匮乏的,更让人困恼的是,城乡之间的这种师资力量在很大意义上很难形成一个有机联合互动的系统。”当被问到艺术教育目前所遇到的困难,王丛亚这样无奈地谈到。

记者 魏金金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刘姗(实习)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