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专题 > 正文

多国混战难灭“伊斯兰国” 美俄反恐合作有多难?

    10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会见来访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1日说,叙利亚总统巴沙尔20日晚对俄进行了工作访问,与俄总统普京就俄在叙军事行动等问题进行了长时间会谈。这是自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巴沙尔第一次出国访问。 新华社/俄新社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日前闪电到访莫斯科,完成了叙危机爆发4年来的首次外访。此访得以成行,说明巴沙尔已经稳住政权,也意味着俄罗斯出兵叙利亚达到阶段性目的。

    俄军在叙利亚的空袭行动已持续20多天,尽管俄方多次强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是其主要打击目标,而西方则指出,他们支持的反政府武装也遭俄军重挫。因此,在西方国家看来,普京为支援巴沙尔而介入叙利亚反恐,只会令该国局势乱上加乱。

    为回应西方国家的质疑,俄罗斯加大舆论攻势,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每天都通报俄军最新进展。据俄方消息,空袭行动已摧毁约四成“伊斯兰国”基础设施,恐怖分子甚至因恐惧空袭而“紧急剃须”“仓皇逃窜”。

    俄方高调展示战果的背后,是叙利亚反恐行动的割裂:一边是俄罗斯、伊朗支持的政府军阵营;另一边是美国、沙特、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阵营。二者各自为战,将叙利亚大片领土变成“大靶场”。

    为避免擦枪走火,美俄于20日达成了叙利亚行动安全备忘录,以降低在叙行动的风险。而面对实力强大的极端组织,仅仅是避免美俄两军误伤还远远不够,形成叙利亚反恐合力才能最终消灭“伊斯兰国”。

    现在,叙利亚危机共有四个层面相互交织:一是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的军事冲突;二是各派与“伊斯兰国”的争夺战;三是什叶派与逊尼派宗教派系之争;最后是俄美两个反“伊斯兰国”阵营相互较劲。

    同4年前相比,叙利亚危机的性质已发生根本改变,“伊斯兰国”肆虐和俄美博弈的因素令叙利亚危机乱上加乱。

    首先,经过长期消耗,叙利亚反对派已经四分五裂,在不派出地面部队的前提下,美国已经很难推翻巴沙尔政权。俄罗斯不断扩大的军事援助又让政府军实力大增,逐渐成为反“伊斯兰国”行动的主力。

    其次,在俄罗斯出兵空袭之前,“伊斯兰国”已经控制该国东部大部分领土,直逼西部多个重镇。极端主义的扩散给地区安全形势带来极大威胁,难民危机的蔓延将叙利亚问题上升到新的国际高度。尽管美国主导的反“伊斯兰国”联盟加大反恐攻势,但由于缺乏叙政府方面的反恐情报支持,未对“伊斯兰国”形成致命性打击。

    第三,伊核问题协议的达成给了伊朗参与国际事务的自由度,让什叶派伊朗有条件加大介入叙利亚局势的力度,支持同为什叶派的巴沙尔,与逊尼派沙特支持的叙反对派武装作战。而同为逊尼派的“伊斯兰国”则与其他反对派里应外合,让叙利亚成为教派冲突的主战场。

    最后,俄罗斯抓住反恐契机,名正言顺地介入叙利亚危机,在打击“伊斯兰国”的同时,又扶巴沙尔一把。俄方希望借此在新一轮俄美对抗中占得先机,保住叙利亚这个中东最后一个战略支点。

普京与奥巴马9月28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两年来首度正式会谈。

    在俄军的重拳打击下,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的嚣张气焰虽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俄军的高压行动难以长期为继,只要军事打击一有减弱,后撤东部的“伊斯兰国”必会卷土重来,直接威胁大马士革。那样,巴沙尔政权就会岌岌可危,整个叙利亚也可能全部落入极端组织手中。

    更重要的是,只要俄美两个反恐阵营形不成有效合作,联合打击地区极端组织,叙利亚混战就会进一步升级。这不仅无助于根除“伊斯兰国”,多年来形成的无政府状态反而会让叙利亚重蹈伊拉克的覆辙,当地极端组织或将进一步壮大。

    其实,在俄罗斯以反恐的名义介入叙利亚局势的背景下,反恐已经成为俄美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最佳契合点。如果双方都能退让半步,形成反恐合力,为开启平等、包容、开放的政治对话创造条件,就有希望解决旷日持久的叙利亚危机。

    就在结束与巴沙尔会谈之后的24小时之内,普京给土耳其、沙特、埃及和约旦领导人打了一圈电话,通报与巴沙尔会谈的情况,商讨叙利亚反恐问题。从俄罗斯总统府公布的简短通报可以看出,普京似乎是向上述几国提出了联合军事行动的建议,并试探美方的反应。

    现在,普京已经把皮球踢给了奥巴马。对于总统任期只剩一年的奥巴马来说,他是否愿意为自己上任之初奉行的“新干涉主义”政策埋单还是个问题。考虑到美国共和党批评民主党在对外政策上的软弱,奥巴马如何在打击“伊斯兰国”、促进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同时又保住民主党颜面这三方面找到平衡点,这是对其政治智慧的考验。(文/刘怡然)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