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专题 > 正文

美在战后国际秩序中的角色“变奏”

“美国与战后国际秩序”,这是个很大而且相当复杂的问题。一直以来,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和政治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希冀从中获取历史发展的轨迹和经验教训,如实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和时代的变迁。

二战后:积极主导者

二战即将结束之际,为创建一个不同于战前的国际秩序,美国未雨绸缪,大力推动成立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组织,试图从政治安全、金融和经贸三个方面引领世界。

此时,英、法等欧洲国家实力下降,苏联遭受战争严重创伤,中国行将陷入内战,唯有美国远离战场,最后参战,保存了最强的实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个方面,美国均位居首位。因此,它主导启动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顺理成章。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这些国际组织的先后成立,标志着战后国际新秩序已具雏形。《联合国宪章》 确认主权平等、反对使用和威胁使用武器、维护任何国家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以及不干涉内政等原则,表明联合国是一个新型国际组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得到反法西斯阵营各国的普遍赞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当时说服苏联和英国,坚持中国也应是创建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不论当时出于何种动机,都应予以高度评价。

在联合国成立大会上,杜鲁门总统充分肯定联合国及其宪章的里程碑意义,并告诫世人说:“我们大家必须承认——不论我们的力量多么强大——我们必须放弃那种经常为所欲为的极端自由。没有一个国家或区域性的集团,可以或者希望以损害任何别的国家而获得任何特权。”杜鲁门的话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在践行《联合国宪章》过程中,大国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甚至某种形式的主导作用,但千万不要“为所欲为”、“妄自称大”,更不能背道而驰。

冷战:一个负面角色

但好景不长。1946年,冷战爆发。当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著名演说,拉开了“铁幕”和东西方两边的对立。次年,杜鲁门进一步发展丘吉尔的“冷战理论”,提出“杜鲁门主义”。一般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一个新的“急剧转变”。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苏联控制地区及其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很多学者认为,这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二战后的大国主义典型。从此,世界便“一分为二”,进而又“一分为三”,即在“铁幕”的两侧,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和所谓“东西方对抗”,后来,又出现了“不结盟运动”群体和“三个世界”理论。这一时期,美国在战后国际秩序方面的“积极角色”开始发生了向“负面角色”的演变,联合国已成为美国利用的工具。

战后初期构建的国际秩序,在两大阵营中各自做出不同解释,采取不同的实践。美苏两大盟主都力图控制自己的盟国,推行自己的国际秩序。两大阵营政治冲突不断,军事紧张对峙,经济贸易很少往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经历了美攻苏守、苏攻美守、互有攻守的历史时期。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三个世界”理论,还有举世瞩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这是冷战时期的一大亮点,是国际秩序与时俱进的发展。它们不仅充分肯定、而且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联合国宪章》精神,顺应了时代的诉求。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美国仍占优势地位。但是,1955年朝鲜战争结束,美国没有打胜一场局部战争。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以失败而告终。特别是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宣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从此,美国主导国际秩序的作用已经大大下降。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阵营历经波兰、匈牙利、捷克事件,内部矛盾逐渐积累。中苏两国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日趋表面化。“为了美国的利益”,美国开始在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中和中国接近,这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访华,中美关系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化。美国和苏联为争夺国际秩序主导权的斗争,由于苏美中大三角关系的变化,美国略胜一筹。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鏖战十年,最终撤出阿富汗。从此,苏联走向衰败的道路,终至解体。美国从而又巩固了它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