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 > 宁夏 > 正文

红寺堡区:新兴之城,五年“而立”

新兴之城红寺堡。

清晨时分,红寺堡在一片希望的朝霞之中苏醒,街道上迅速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一种新兴之地特有的活力弥散开来。

2015年,一款名为“千红裕”的葡萄酒在法国波尔多和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等重量级赛事及活动上接连获得奖项,当世界各地的人们对这款质素上乘的红酒给予关注和赞许的同时,也同时注意到了它的产地——红寺堡。

在宁夏的版图上,红寺堡几乎处于“绝对”的中央位置。这一片面积达270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八七”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为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而实施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是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授予的“中国葡萄酒第一镇”,被授予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葡萄产业称号;是自治区体育局命名的青少年科技体育试点城市。

“十二五”期间,对于红寺堡这座宁夏最年轻的城市而言,成长的环境前所未有,成长的机遇弥足珍贵。

仅仅几年间,红寺堡区完成了扎根打基础、定位找方向、转型促发展的三级跳。用区长丁建成的话说,“五年来,红寺堡区实现了‘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的奇迹,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扶贫攻坚成效显著、城乡面貌日益改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红寺堡区区长丁建成接受宁夏新闻网记者采访。

新兴之路,快意奔行

“十二五”是红寺堡区建区以来所经历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阶段,从荒漠戈壁到沙漠绿洲,从旱作农业到现代农业,从葡萄产业到新能源……五年间,红寺堡没有一丝缓慢行走的迹象,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步伐。

如今的红寺堡,规划齐整,楼宇成片,一座现代化的新兴城市初具雏形。丁区长告诉记者,曾经的红寺堡区可用一句话形容:“‘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草木’。现在的红寺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围绕‘搬得出、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要求,以‘转型升级、扶贫攻坚’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两大任务’为抓手,已经让这片不毛之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衡量红寺堡区的发展,一组组数据显然是最具说服力的。

2015年,红寺堡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五年累计投资8.4亿元,建成鲁家窑、马渠等五个移民新村,搬迁安置移民2.72万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2亿元,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时期。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区规划面积由2010年的10.4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8.9平方公里。特色小城镇和“美丽村庄”建设有序推进,新建、改造城区道路70.3公里,建成农村公路2093.8公里,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14.5公里。城市绿化率提高到35%,通过了自治区级“园林城市”验收。城镇化率达到29.3%,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7890元和6400元。

“十二五”时期,是红寺堡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地方财政五年累计投入民生项目资金48.4亿元,占预算支出比例的80%。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入户工程,解决了14.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实施了一批美丽村庄、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建成保障性住房2991套,完成棚户区改造487户、20.2万平方米,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红寺堡标志建筑宁夏移民博物馆。

甘苦得道,创新扶贫

在吴忠市红寺堡区,落成两年的宁夏移民博物馆已成为这里的标志性建筑,敦厚方正的造型古朴与时尚兼具,步入其中,一部宁夏的移民历史徐徐展现在眼前。这座博物馆汇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成果的代表,一字一物间都承载着宁夏移民历史的文化与变迁。丰富的移民文物展品和展板、实物模型、录音资料等多样展陈方式,完整再现了宁夏人自强不息的移民奋斗历史。

与博物馆具有同样标本意义的,是今天的红寺堡区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作为全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区,红寺堡区在中国的移民史上也算开创了先例。从设立开发区到正式建区的十几年来,红寺堡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济发展逐渐步入轨道。目前,红寺堡区有2.3万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其成功发展的经验也为其他移民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发展的路上,红寺堡区可以说尝遍了酸甜苦辣,总结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丁建成区长如是说。

红寺堡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较深,如何能使从大山深处走出的移民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区委和政府最关心的事情。“十二五”期间,红寺堡在稳粮增收解决温饱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推行“一村一品”和“多村一品”的产业模式,建设了一批专业村、专业户和专业基地,并且趟出了“壹加壹”扶贫模式的新路子,推进扶贫从“输血”式向“造血”式、从救济式向产业开发式、从物质资助向智力开发的“三个转变”,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农闲时节,柳泉村村民杨清富最近最关心的是自家牛棚里几头牛犊的长势。柳泉村是自治区重点贫困村,在扶贫政策的扶助下,这里的村民们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红寺堡城区鸟瞰。

几个月前,杨清富通过政府贴息贷款3万元,从宁夏壹加壹农牧股份公司以每头7000元购买了几头80公斤重的牛犊,喂了4个月长到210公斤以上,壹加壹公司以高于市场价的9600元回购,除去饲料等成本,杨清富每头牛保底可净赚1148元。“我们这是‘借鸡下蛋’靠养牛致富,一年喂三茬,年收入1.5万元,这比种30亩地的玉米还划算。”杨清富边算账边对记者说。

“十二五”以来,红寺堡大力扶持宁夏壹加壹公司肉牛养殖模式,积极推广节本增效养殖技术。壹加壹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是红寺堡区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5年来,红寺堡政府和壹加壹公司分别向银行注入资金10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共同解决养殖户资金困难问题,并且由农户按照企业要求饲养育肥,从牛犊到饲料、防疫,都由该公司无偿提供,村民养殖4个月后,公司统一再进行回购,这就是红寺堡移民扶贫“壹加壹”新模式。从去年至今,该企业先后向周边区域回收牛犊1.2万头,累计担保贷款2400余万元,辐射带动4个重点贫困村的300余贫困户。有了“壹加壹”扶贫的新模式,加上企业管技术、管服务、管销售,并承担了全部养殖风险,移民群众再也不用担心销路和亏本,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移民养殖的积极性,也推动了当地扶贫产业经济的有效发展。

丁建成区长告诉记者,“以农业为主,企业做管理,帮助百姓脱贫致富,这种扶贫新模式得到了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的肯定。下一步,我们会把这种模式总结完善,作为一种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在其他领域和产业上进行推广”。

丰富的文化生活。   特色立区,渐露头角

近年来,宁夏大力发展葡萄产业,贺兰山东麓产区成为世界瞩目的葡萄酒酿造“黄金区域”。红寺堡区恰恰处于贺兰山东麓产区,在发展政策、地理区位、自然条件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红寺堡区将葡萄、枸杞和草蓿种植作为主要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葡萄种植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在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规划的扶持引导下,红寺堡的葡萄产业从一开始就搭上了发展的“顺风车”,速度颇为惊人。2015年,红寺堡区被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授予“中国葡萄酒第一镇”和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葡萄产区称号,以紫尚、汇达等酒庄为代表的10家酒庄获得明星酒庄称号。

“十二五”期间,红寺堡区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按照“一产提质增效、二产增量扩规、三产加快发展”的发展思路,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孵化了壹加壹、紫尚酒业、白浪包装3家企业分别在新三板、天交所挂牌,在资本市场融资3亿元。

在紫尚酒庄的生产车间,意大利最先进的酿酒和灌装设备让人眼前一亮,全自动化的管理操作,每小时可灌装葡萄酒3000瓶。据介绍,该企业已在天交所挂牌交易,产品线达到8个系列50多个品种。

红寺堡出产的葡萄美酒。

截止2015年,红寺堡产区葡萄累计种植面积达到10.6万亩,年产葡萄酒600万瓶,产值达3亿元,累计产值逾10亿元。产区所属的汇达、瑞丰等24家企业的产品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罗山、贝特兰等3个商标获得宁夏著名商标,紫尚、汉森、汇达、红粉佳荣等企业的14款葡萄酒先后获得法国巴黎、里昂、波尔多、吉伯特等国际性大赛的金、银奖10余项。

扶贫进入攻坚阶段,最重要的是扶贫方式的转变。红寺堡率先开创了从慈善“输血”到产业“造血”的新模式,打造了全国首个慈善产业园——弘德慈善产业园区,引进80多家企业签约,已投产企业30多家。在产业园区的有序推动下,重点农副产品深加工、包装印刷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红寺堡迅速兴起,其中,嘉泽、白浪包装等4家企业入围2015年“宁夏中小企业50强”。

如今的红寺堡,金融、旅游、商贸、物流、保险、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罗山路为主轴,以博大购物中心、罗山商城、综合市场为核心的中心商业圈日趋成熟,颇具都市的繁荣景象。黄金首饰、家居建材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全区经营实体达5100多户,消费市场日趋活跃。

干净整齐的便民服务大厅。

共享发展,情暖百姓

在红寺堡区,有一个老百姓口口称道的“罗山之家”。干净整齐的便民服务大厅、温情满溢的爱心服务心愿室、设施齐全的居家养老室、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所有的一切都有如家的温馨。“感觉社区就像咱老百姓的家”,是辖区大多数居民常念叨的一句话。

“十二五”期间,红寺堡区把改善民生和促进增收致富始终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的目标,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将和谐社区创建列为“一号工程”,把“罗山社区”作为重点打造的样板社区进行推广。在“罗山社区”的辐射下,其他4个社区将原有设施、功能进行整合,形成抱团发展、整体提升的总体格局。

“罗山社区”的书记张雄告诉记者,“罗山社区是新建社区,地理条件优越,周边资源丰富,移民博物馆、体育场等公共设置都在周围。因为社区居民都是从三区八县移民搬迁而来,为了让群众感到温暖,让大家能多了解社区,我们把社区营造成具有家庭氛围的地方,就是希望大家多到社区来,常回‘家’看看。”在社区一楼,记者看到这里的设施应有尽有,便民服务大厅、休闲水吧、居家养老室、四点半学校等一应俱全,二楼则是儿童乐园、书画室、棋牌室、文艺排练室等,全天候面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

宁夏新闻网记者在养殖户家中采访。

“罗山之家”以“家暖、家安、家和、家乐”四家服务为载体,广纳民声,倾听诉求,及时更新社区建设理念,改变服务模式,成为红寺堡区民生工作的一个优质范例。

红寺堡区建区时间短,医疗事业发展起步晚、基础差、服务能力弱,移民就医难、难就医等问题较为突出。改善群众的医疗条件,是红寺堡区发展民生事业的另一个重点工作。

“十二五”期间,红寺堡区确定了“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和区域性体检中心两个中心”的目标,把推动医疗惠民作为改善民生的核心内容。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立体帮扶新机制,强基础、补短板,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品质的提升,赢得了民心、赢得了效益、赢得了发展。现在,红寺堡区的就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与上海六院、宁夏医科大先后达成合作协议,“18岁以上人群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项目”启动实施,23万移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充分享受区内外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高质量医疗服务。

红寺堡精准扶贫养殖示范园区。

一个地区的发展,光看经济数据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看群众生活有了哪些质的变化,要看民生改善工作做的实不实。丁区长介绍说:“民生改善工作给红寺堡区带来了巨大变化,不仅实现了乡村公交、村级医疗卫生的网络全覆盖,科技、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也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创业就业、民政助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红寺堡区到处都呈现出赏心悦目的‘新景象’”。

即将进入关键的“十三五”开局阶段,丁区长告诉记者:“‘十三五’是红寺堡与全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我们将全力实施扶贫攻坚脱贫摘帽、产业增收富民、民生保障明显提升三大战略,着力提升移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确保于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果说过去的“十二五”,红寺堡区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跑者,接下来的“十三五”,红寺堡将成为全面加速的破风手,破风而行,迎难而上。一个全新的红寺堡区,将会在三年之后展露风貌。(宁夏新闻网记者 贺璐璐 王  莹  白  雪/文 祁瀛涛/摄影 马建宁 葛  龙 张剑平/摄像)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