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书画展厅 > 正文

“乡土圆梦”中国农民画展在南宅子隆重开展(图)

赏心悦目 百看不厌

“乡土圆梦”中国农民画展在南宅子隆重开展


    1月15日,由天水市博物馆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乡土圆梦——中国农民画展》在天水民俗博物馆(南宅子)临展厅开展,来自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的50件(套)中国农民书画精品在这里隆重开展,市民可以免费观看一幅幅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农民画。
    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从保护农民画,这项民族文化遗产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农民画的重要性,便征集了大量农民画作品。为展示这一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天水市博物馆在春节之际特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精选其馆藏的吉林东丰、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和重庆綦江的农村艺术家优秀作品50件(套)来天水展出。展出作品以农村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为创作题材,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
    这次展览将于3月15日结束,天水市博物馆希望通过展览,传递文化正能量,引领观众走进中国当代农民的生活,热爱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新闻链接:
    一、 中国农民画的起源及发展阶段
   中国农民画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于八九十年代,成熟于新世纪。50多年来中国农民画从祖国东北到江南,从东南沿海到西部边疆,遍布中国各省市。农民画成为中国绘画百花园中的艺术奇葩,成为中国绘画的新样式、新风格,深受国内外观众的青睐。农民画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为农民画多元兴起阶段。1958年全国“大跃进”,促成以诗配画为特点的农民画兴起。江苏邳县、河北束鹿、昌黎的一些农民作者拿起笔来,开始吟诗作画;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为农民画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金山、浙江嵊泗、四川綦江农民画大胆创新,形成多种风格并存的新局面。各地县委重视,政府支持,建立文化馆、文化站,充实辅导员,兴办农民画学习班,组织创新队伍,创作一大批优秀作品,形成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从2000年开始的新世纪是农民画是走向辉煌的阶段。各地制定农民画发展战略、规划,促进发展农民画产业,各级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多元筹集资金,加快建设农民画馆、农民画院、农民画展览馆一条街,农民产业园区;注重抓好创作和辅导两支队伍建设,通过考察、参展、出国办展览,多种途径发展队伍。当前,全国有300多个县,经常性地开展农民画创作活动,十分活跃。吉林东丰、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广东龙门、重庆綦江等30多个画乡发展较快。
    二、中国农民画内涵丰富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2014年上半年,文化部、农业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中国美术馆等权威机构,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全国性农民画展,都称之为中国农民画。
    农民画源于农村,源于农民生产、生活,它既继承了中国民间艺术,又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充实丰满、质朴率真、夸张变形、色彩浓烈、题材生动、技法多样的特征,展示了农村多姿多彩的景象,描绘了农民鲜活的人物和精神气质。农民画家“画天画地画自己”,“我画我心,随心所欲”,摆脱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是接地气的原创艺术,展示的是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生态之美。农民画比起其他中国绘画,更易被各国人民所接受。农民画具有更直观、更多的国际视角语言,可以在世界上畅通无阻。
    中国农民画是以农民作者为创作主体,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要题材,具有民族、民俗、原发、原创的特征,是表现地域文化、民间风格的中国绘画。原生态、大众化、时代性是农民画的价值观。农民画家群体95%以上都是农民。2009年,20幅农民版画被外交部选定为国礼,有的还被赠予外国元首。
    三、 中国农民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农民画种类繁多,色彩纷呈,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原生的视域,模仿写实型;二是民间的视角,继承传统型;三是创新的视界,抒情写意型;四是现代的视野,新潮时尚型。农民画展示了农村广阔的天地和生命力,展现了农民的
    精神气质和感情色彩,表现了农民追求的精神家园和美好的艺术精神境界。不同地域的农民画,表现不同主题,不同的生活,形成不同风格。如吉林东丰、新疆麦盖提是以水粉画为主,云南马关以黑白木刻为主,重庆綦江以粉印版画为主,浙江舟山以丙烯画为主,陕西户县、上海金山画种多样。东北风情、西北风情、江南风情、中原风情、西南风情、沿海风情、边寨风情的农民画多彩多姿。


















 

      

专栏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