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西部文化 > 正文

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考察缘起(组图)

作者 叶舒宪

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完成的九次玉帛之路田野考察,始于玉石之路黄河道假说的求证,两年来基本上围绕着河西走廊及其两端的古道做拉网式的实地调研,大体上摸清了从新疆喀什到甘肃马衔山一带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西部玉矿资源区。从历史演进上看,这20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在西汉之前,不属于华夏国家的控制范围。除了后羿和周穆王,没有多少人去过那里。秦始皇那么厉害,其西巡的边际不过陇西,连兰州都不到,秦长城就是秦帝国的边界。在西汉武帝和张骞的时代,西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中国版图的西部边界才以玉门关为新标志。汉唐以后的边塞诗,让这个以玉为名的边塞关口名扬四海。玉门关这个名称意味深长,若没有几千年年来持久的西玉东输的运动,就不会有这个名称。如今看来,玉门关位于200万平方公里西部玉矿资源区的中间位置。新发现的马衔山和马鬃山玉矿,都在玉门关的东面。先秦时代的西玉东输运动,一定还有其他的道路支线和关口。黄河及其主要的上游支流,扮演着主要作用。

陕西省渭河流域

从距今四千年以上的龙山文化、常山下层文化和齐家文化,直到秦汉时期,西部的玉石始终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正是顺着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泾河的流向,夏商周秦四大王朝中的三个,先后入主中原,建立了国家政权。渭河流域的孕育文明的重要意义,从夏人、周人和秦人先后入主中原的运动方向看,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尚书·禹贡》讲大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是顺着河流方向的。周人崛起于陇东,秦人崛起于礼县,也是顺着泾渭两河的方向,先入住关中,再入主中原的。从渭河的发源地渭源县鸟鼠山,到渭河汇入黄河的华山之下,不知深藏着上古文明的多少奥秘。渭河一直到宋代,还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将六盘山一带的森林木材,一直沿着渭河黄河流向,漕运到开封府。那么在远古的西玉东输过程中,渭河的作用如何呢?第四次玉帛之路考察的马衔山玉矿,距离渭河源头不过几十公里。希望通过第十次考察,给问题的解答寻觅线索,也对常山下层文化和齐家文化以来的西北玉文化分布,有更加细致的地域资料。这就是第十次考察的缘起吧。

定西市渭源县渭河源景区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刘姗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谢月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