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非遗文化 > 正文

甘谷:谢家湾人的致富路

甘谷谢家湾人的致富路

▲天水日报记者何郁

“以前,这条路两辆摩托车都让不过。每逢雨雪天,住在山下的群众走不出去。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这不昨天下雨了,我照样开三轮车去地里。”10月11日,甘谷县谢家湾乡白家局村村民丁新昌将车停在路边,接受记者采访说。

▲谢家湾乡村路建设

谢家湾乡位于甘谷县西北部山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成为横亘在群众脱贫路上的“拦路虎”。

“我们从破解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难题入手,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今年共硬化村组巷道163条2.4万米,以前把26个村想挨个转一遍,估计要两三天,现在开车一天时间就够了。”谢家湾乡党委书记蒋文为记者介绍说。

如果说道路架起了一座群众与外界沟通的桥梁,那么发展支柱产业,极大地调动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景与信心。

▲新集流域果园建设和地膜马铃薯示范点

“今年,全乡计划在谢家湾、自坪、山庄、张家沟等村新建果园7650亩。”谢家湾乡乡长张红斌介绍,“这次秋季建园不同于以往的是,针对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的客观现实,乡村与农户提前签订协议,组织农民供销互助合作社成员,以农技服务队帮建的栽植方式为主,互帮互建、统一连片栽植,确保了果园建设质量与进度。”

张芳琴是谢家湾乡山庄组村民,过去家里以种小麦为主,经济收入主要靠丈夫外出务工。这几年乡上调整产业结构,她的思路紧跟时代,发展有了新定位,光自家栽了3亩核桃树不说,还加入农技服务队,帮其他缺劳力的群众打点放线、挖坑松土,成为带头建园的热心人。

精准脱贫,关键要找准致富门路,而在改善基础设施、发展致富产业的道路上,像张芳琴一样思想积极、带头实干的群众,在谢家湾乡还有很多。张经国,谢家湾乡张家沟村走出去的一位农民企业家。他致富不忘回报桑梓,个人捐资400多万元,在张家沟村新建四层全框架综合大楼,为村民建成集村委办公阵地、老年活动中心、文化舞台、便民超市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并通过县乡政府支持,按照“修梯田+扩农路+建果园”的发展思路,一改过去贫瘠落后的山乡旧貌。

村村水泥路,户户建果园,易地搬迁住新房,适龄儿童就近入园,山沟沟里喝上自来水,花园式的美丽乡村……这些都不再是梦想,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还在无限地延伸。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