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民俗 > 正文

天水农村庙戏探秘(天之水网)

 

 

庙戏有的地方称会戏、南方称社戏,历史上是与敬神有关的戏,现在则是大众文戏曲文化之一。

天水人有一句方言是“城隍庙对戏楼”,这说明古代,城区演庙戏的主要场所多数在城隍庙。目前,大型剧院已经承担了经常性戏剧演出活动,但在天水农村,庙戏仍然是农民看戏的主要途径。天水庙戏一般在春天和秋天演出,分别称为“春台”和“秋台”,其中春台也就是春节至二月二日期间,是庙以最多的时期。按照演出场地的不同,农村庙戏还有庙会戏、祠堂戏等。 天水农村庙戏演出有当地业余剧团,也有邀请的市县专业剧团演,两种演出方式。每个地方上,庙戏演出的时间固定,每年都在这个时期演出。庙戏城市多在城隍庙演出,农村多在关帝庙(财神庙)、龙王庙(方神庙)、土地庙等地演出,是庙宇附近群众的盛大文化活动之一。有的地方在庙戏期间,还要举办集市贸易活动等,戏场内外的小商小贩数不胜数,为庙戏增加了更多的经贸内容。

历史上,庙戏演出的主要目的是祭慰、娱乐该庙的神灵,一是祈求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二是祈求神灵保佑当地无重大瘟疫等,让人人健康;三是许过愿的人还愿。一般庙戏演出的舞台,都在庙宇的对面,以方便神灵看戏。

天水庙戏演出都以秦腔传统戏为主,偶乐有眉户剧等演出。庙会戏演出的时间随当地经济上、气象等变化而变化,少则3天,多则7天以上。在农村,如果那一年收成好,庙戏期间又农活不多,便演出时间长一点。否则,会短一点。 庙戏的首场演出多是演出“愿戏”,也就是还愿的戏。一般表演的剧目有《香山寺还愿》等,这是过去城乡祭神所必演的戏目之一,用以酬神祈福。会戏多演吉祥、喜庆、欢乐的剧目,如《回荆州》、《游龙戏凤》等。如果庙会是在该庙主神的诞辰期间演出,那么诞辰这天必演《大拜寿》等,以表示为神上寿。另外,如果某人为办事乞求了神,并许下愿。如果事成,则必须在庙戏演出时还愿。演出多是《香山寺还愿》等加演的折子戏等,演出后,还愿人须向演员奖励一些红包、烟、茶等礼物以示感谢。有些演员也在还愿戏的唱词和道白中,巧妙加入还愿人的职业、职务及姓名,用戏剧人物的和还愿人的身份,公开在戏中向神灵感谢。庙戏结束时最后一场,一般演出秦腔《黑虎坐台》折子戏,以示打扫戏台,演出结束。

天水农村演出庙戏时,一般附近的村子在演出前要邀请关系最亲、辈份最的亲戚驻在家里看戏,以示尊重。如丈母娘、舅母,未过门的新媳妇等,是必然的邀请嘉宾。演出开始后,年长的人和小孩多在戏台前提着自己的凳子就座,中间主体人群站着的中年人,最后面是爸爸肩上坐的小孩在一同观看,带小孩的年轻妈妈在场地两边,抱着或背着小孩看,以防止小孩啼哭时很快走出人群照看。而戏场周围,其中上是临时摆出的各式玩具小摊点,杂七杂八的小吃点等。看庙戏中,有喇叭中的戏曲声、有观众的嬉笑声、也有小孩的哭闹声、加上小贩叫卖的吆喝声,真是一幅欢快热闹的看戏图。

戏曲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它大体与玉文化的发展经历一致。经历了从神戏、王戏、民戏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后,今天,仍然在西部广大农村保留着神戏文化的烙印,但是,已经转而成为民戏的大众主体文化之一。

秦腔是中国戏曲文化的化石之一,它也是京剧母戏之一。笔者曾经与甘肃省戏曲协会负责人交流过秦腔之源,他们在已经成著的戏曲研究中认为,秦腔大体产生于西秦腔,其产生时间应在清代未期。而笔在陕甘西秦腔首届文化研讨会就提出,秦腔在天水已经发现的考古宋墓中,已经有汉《看戏》、《演戏》的画像砖,这样西秦腔(老腔)产生的年代至少在宋代;从唐代时都城是西安,并且,历来戏曲演员把唐明皇供为祖师爷看,西部秦腔至少在唐代以前就已产生;并且,最早可能达到上古时期的大地湾时期的祭祀舞蹈和歌曲等,这可能是西部戏曲的远古源头。

有人以现代西方戏曲产生史和基本定义来衡量中国戏曲史,提出舞台、剧本、情节等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出现,将其定为清代末年,我认为这个时期太晚了。笔者观点在前此前的观点,已在陕西戏曲杂志和有关网络、研究机构转发了原文。其大致观点是:秦腔产生年代,从目前关中-天水考古看应产生于宋;从民间文学研究看,产生于元代;从民间传说看,产生于唐代;从祭祀文化看,可能更早的观点,仅各位戏曲专家鉴赏,研究。

一、 认为秦腔是秦时期燕赵悲歌的遗响。

最早提出这一论点的是清朝人杨静亭。他在《都门记略.闵场门序》中称,“歌之做也,自唐虞已有然矣!……及秦二世胡亥演为同场,谱以管弦,歌舞之风由兹益盛,后世逐号为秦腔(俗称梆子腔)。”徐慕云在《中国戏曲史》中说:“秦腔,俗称梆子。盖因其以木梆为乐器而得名者也。其来源极古。有谓系肇始于战国。维时,秦始皇莆灭六国,囊括天下,仍寄情于声色。燕有贤士高渐离者,善歌。初因鼓瑟而干始皇,冀乘间行刺,以报燕仇。始皇不查,颇宠遇之。每宴必使高歌,闻者泣下。秦人由是多习其声。后渐离谋刺不成,始皇怜其忠,不忍杀之。瞽其目,尚使歌。渐离又以铅实筑中,欲杀始皇。始皇知其志终不可夺,乃杀之。秦人慕其行效其歌,侵成国俗。故秦声实即燕赵慷慨悲歌之遗响也。待入于秦后,其声乃益激越。后世之秦腔,实即胚胎于此焉。”王绍猷在《秦腔记闻》中亦有此看法。他认为,“秦腔发源颇古,自秦襄公收复丰镐、创建秦国以来,变温柔懦弱之气,成刚劲激昂之风,车辚驷轶,遗响犹存。吴季扎听歌秦风,曰:此声为夏声,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李斯谓:击瓮扣 ,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人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陕西师范大学焦文彬教授在《秦声初探》中发挥了这种论点。他认为,秦声作为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孕育萌发于先秦,形成于秦汉,这一在文化已经高度发展的时代。在最近几年由他和阎敏学出版的《中国秦腔》一书,阐明了秦腔经历了“秦风”“秦声”“秦腔”几个历史阶段。秦腔乱弹网--中国秦腔俱乐部-秦腔乱弹网--中国秦腔俱

二、认为秦腔起源于唐代的梨园乐曲。

最早提出这一看法的是清代严长明。他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说:“秦腔自唐、宋、元、明以来,音皆为此,后间以弦索。……昔唐明皇与太真按乐清元小殿,所用乐器凡七,宁王玉笛,李龟年 栗,而外上羯鼓,妃子琵琶,马仙期方响,张野狐箜篌,贺怀智拍板。手操其具其五,可知秦中用的节音者,唐时已若是。”范紫东先生在《法曲之源流》一文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秦腔与唐代梨园乐曲(法曲)的继承关系。他说,“龟年赋性慷慨,故其腔调也激昂,如悬崖瀑布,殊少回旋。其最见长的节目,为《秦王破阵曲》,……此曲普遍称为秦王曲,。太宗立功业,尽在秦王时故也。龟年工唱秦王曲。因此,龟年一派之腔调统称为秦王曲,此腔盛行,人人简称秦腔云。”他还说,“秦腔称梆子腔,以拍板为秦腔特用之乐器也。然而又有乱弹之名,此项名称,由梨园之 弹家而起。……秦腔在唐时丝弦,用 弹法,普通人见其五指乱动,不用木拨,称为乱弹。”已故秦腔史学家田益荣在其所箸的《秦腔史探源》中亦持此此论。

三、 认为秦腔是由民间俗曲、说唱吸收其他戏曲剧种中的营养发展而成的。

最先提出这一论点的是蒲剧史学家墨遗萍先生。他在《蒲剧小史》中说,“明成祖时,将山陕之民不附其篡位者从集蒲州等地,编为”山西乐户“,称贱民,习贱业,世世子孙不得与良民齐齿。他们与沿街歌唱敲梆乞食之际,择旧曲(元曲遗散)拾俚调,杂悟声(道曲中的七言、十言),参野啸(河曲野啸之倬歌),重敲梆以节拍,乱弹弦以和声,渐次献身于舞台,逐以梆子腔顶替了元曲活动的地位而成一家。”张庚、郭汉成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其中指出,“山陕梆子来源与山陕地区的民歌和说唱,先演变为民间小戏,后又在民间小戏的基础上,接受了古老剧种的艺术成就,逐步发展为大型戏曲的。”他们认为,梆子戏形成比较早的是横跨黄河两岸的“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寒声在《梆子戏的产生》一文中亦持此说。他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梆子戏由民间说唱发展衍变的过程。接近与这一观点的还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的杨志烈。他在《秦腔源流浅识》中认为,秦腔的来源,就近而言,就是以陕甘一带的民歌、小曲----西调(又名西曲)为基础曲调,并不断接受其他曲调,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其实古人所谓“西调”、“西曲”,并非单指陕西甘肃的民间小调,而还包括了山西、河南西北部所流行的民间小调。如崔憬的《通俗篇》中谓,“今以山陕所唱小曲为西曲。”其中山陕,就是陕西和山西。最近,秦华生、刘玉峰在“清代戏曲发展史”中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梆子腔起源于山西西部、陕西东部、河南西部的三角地带的民间小调。

四、认为秦腔是由铙鼓杂剧孕育而成的。

较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刘鉴三的“蒲剧流派简介”一文。其中称,“宋金间的(铙鼓杂剧)即系晋南的民间产物。它的剧目以“关大王破蚩尤怪”开其端,迄今晋安邑、夏临绮等县民间于春节时还很流行。.......我们说蒲州梆子这一古典的民间艺术即在宋金间的(铙鼓杂剧)中怀其胚胎,而通过我国戏曲发展道路演变下来。”在太原召开的梆子戏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上,家滨、明索、希圣所发表的“关于铙鼓杂剧”一文,亦持此观点。由汤草元、陶雄主编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也是这一观点。在介绍秦腔剧种时说,“源于陕甘一带的民间曲调和宋金元时的“铙鼓杂剧”。流行于陕西合阳黄河沿岸一带的跳戏,据考就是宋金元时”铙鼓杂剧“在民间的绝响。

五、认为秦腔是由元杂剧发展而成

最先提出这一论点的是清代学者焦循。他在”花部农谭.序》中说,“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义节孝,足以动人。”焦氏所谓“花部”,指包括梆子戏在内的许多地方戏剧种。墨遗萍先生在他晚年所著的《蒲剧史魂》中吸取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把自宋真宗时的安邑(解池)铙鼓杂剧“关公战蚩尤”和起自元明间的蒲州梆子杂剧(“文王哭狱”为首)连接起来,正是蒲剧源流演变的一条主要历程。赵乙、张峰、潘尧黄、王庚吉的“元杂剧的衰落与梆子戏的兴起”亦持此说。他们从乐器的发展,声腔的演变等方面论证了这一问题。指出“北曲”里常有的“犯调”,“南曲”里有“集曲”,都是要冲破曲牌固有的程式的一种内在变革要求。......处在这个内因思变苦无出路之际,山陕一带的“土戏”便在民间说唱音乐的基础上,以“乱弹”之名跃然而出。它继承了"北曲"的可用部分,如乐器上吸收了三股弦,大胆加进了二鼓弦,胡呼,武场除拍板外,增加了单皮鼓,并以梆子击节.但仍强调"辅音不压字"的"北曲"优良传统.持此说的还有张守中的"论蒲剧的形成",王泽庆的"从河东文物探蒲剧源流"。

六、认为梆子戏是由弋阳腔演变而成的。

最初提出这一看法的是清人刘廷玑。他在《在园杂志》中记载了清初的戏曲剧种情况,指出,“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且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戏曲史学家周贻白亦持此观点.他认为,秦腔(陕西梆子)、晋剧(太原梆子)基本源虽应为梆子系统,但梆子实从弋阳腔参合而来。而唱腔有所谓“放边音”(即一段唱词的尾部,较原词高八度而用假嗓唱出).....当与弋阳腔的“帮腔”有关。余从、张俊英、畅明生在六十年代发表的“蒲州梆子腔源流初探”亦认为梆子戏是继承弋阳腔的后裔-----青阳腔的“滚调”,接受了昆腔,乐腔的影响逐渐形成的。

七、认为秦腔是由西秦腔发展而来的。

持这一观点的人是流沙。他在“西秦腔与秦腔考”一文中说,“秦腔,原来就是西秦腔在陕西的发展。后来因增加了木梆为板,故曾名“梆子腔”。而在秦腔之前,吹腔作为一个发展阶段的声腔,对西秦腔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甘肃戏协主席王正强在"西秦腔再考""立足甘肃说秦腔"等文章中说西秦腔是秦腔等一切梆子腔的来源,而且"西皮"腔的来源(所谓"西皮",即西面来的皮影),对京剧的形成有巨大影响 。

专栏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