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评 > 正文

国内歌手、作词人、乐评人等讲述心中的小红莓

  国内歌手、作词人、乐评人等接受新京报专访,讲述心中的小红莓与桃乐丝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首小红莓

小红莓乐队(The Cranberries,又名卡百利乐队)主唱桃乐丝(Dolores O'Riordan)的突然离世,引发华语乐坛多位歌手和音乐人哀悼。昨天,高晓松连发两篇微博向故人致敬,黄绮珊、左小祖咒等歌手也分享了乐队的经典歌曲以表纪念。

  小红莓的音乐以及主唱桃乐丝特别的演唱方式,影响了诸多华语音乐从业者,对不少人而言,他/她们心中都有一首小红莓。新京报记者专访著名歌手黄绮珊、著名作词人葛大为、新音乐产业观察创始人贤江以及乐评人三石一声,听他们讲述了对小红莓与桃乐丝的音乐记忆。2011年,小红莓乐队曾在北京、上海两地演出,当时的主办方——歌华莱恩的市场主管周妍,也向我们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歌词好“深”,值得好好咀嚼

葛大为(著名作词人)

葛大为说,他第一次听到小红莓的歌,大概是在1994年。“我觉得他们比较特别的是,主唱虽然看起来很叛逆,唱腔奇特,但他们讲的东西都非常从内心出发,比如说反战、反毒、对家人关怀,所以后来看到歌词,看到MV,就觉得好‘深’,值得好好咀嚼。”

1996年,小红莓乐队曾到台湾TICC国际会议中心开唱,这场演出,让葛大为第一次翘课。“我大学是从来不翘课的,但那时候他们过来演出是周一还是周二,而且我要从学校去TICC还蛮远的。那个时候只能坐公车,我也没钱打计程车,所以就决定提前一小时早退,翘一节课。然后下午5点的时候我想我要走了,走的时候我还跟老师对到眼了,但他也没有说什么,我就默默地离开去坐公车。”

桃乐丝声音好像世外桃源

黄绮珊(著名歌手)

昨天上午,黄绮珊在微博上分享了一首《Ode to my family》,来纪念逝去的桃乐丝,“消息挺突然的,我也有点难过,”黄绮珊告诉记者,“我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听他们的作品,当时国内的音乐信息量还比较小,所以听到桃乐丝特别的嗓音和小红莓的创作,特别吸引我,也特别爱,感觉好像世外桃源的声音一样。所有他们唱的我们能听到的热门歌曲,我几乎都涉猎过。特别是那首《Zombie》,”说着,黄绮珊在电话的那头唱了起来,“Zombie,Zombie,Zombie……”

桃乐丝很爱憎分明

三石一声(乐评人)

三石一声说,他第一次听小红莓是1999年,“当时还听磁带,看他们《Bury The Hatchet》封面特别吸引人,就买了,当年最喜欢专辑里《Promises》单曲。”

谈起对主唱桃乐丝的印象,“很爱憎分明,”三石一声说,“可以很佛系地给人解忧,也能非常愤怒、有棱角地在音乐里唱战争这些内容。有一次,我在英国一个音乐节看过他们的演出,现场硬体装置非常简单,全场的焦点就是乐队成员,他们只唱歌就够吸引人了,完全不必做更多互动,虽然他们也和歌迷打招呼聊天。”

看到《Salvation》MTV,我觉得太酷了

贤江(新音乐产业观察创始人)

贤江说,“那会儿家里能收到MTV和Channl V,我每天抱着电视机看外国MV。有一天,在MTV里看到《Salvation》,我觉得太酷了,从此爱上The Cranberries。所以,专辑《To The Faithful Departed》在我心中的分量要高过The Cranberries前两张,虽然前两张明显更好。但是,初始记忆决定我们对音乐的认知。”

桃乐丝一上台,完全看不出疲态

周妍(歌华莱恩市场主管)

2011年,The Cranberries正在进行海外巡演,周妍回忆说,当有人问他们内地要不要做场次的时候,她和同事们一口就答应了,“因为他们是非常优秀的音乐人。当时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地方做了两场演出,7月26日在上海大舞台,7月28日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我记得当时上海的巡演特别热烈,7月27日我和他们一起从上海飞到北京,落地的时候桃乐丝看起来有点累,当天下午他们还去场馆彩排。但是第二天当她站上北京演唱会舞台的时候,一点也看不出前一天的疲态,现场的北京观众也非常激动和热烈,这还是挺难得的。”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