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推荐 > 正文

天水八旬老人 砖雕刻出年滋味 

砖雕刻出年滋味 

  ↑每到腊月,赵忠老人都要擦拭自家窗下的砖雕作品。

  □记者 陈义宏

  “我多大了?九九八十一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那一年出生的,属牛,生日也很有意义,7月1日。”

  腊月初十,踩着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记者来到武山县桦林镇赵坪村砖雕艺人赵忠老人的家,见面一问年龄,老人便爽朗地如此说道。如果不是亲耳所闻,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位耳不背、眼不花、身板硬朗、记忆力清晰的老人已年过八十。

  “哪一年开始学砖雕的?1958年,我当时21岁,是跟着邻村一个师傅学的。刚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后来我在兰州待了三年,没事干的时候经常去白塔山玩耍,看到白塔山那些精美的砖雕,我才下决心好好学习这门手艺。”赵忠老人一边领记者参观大门、院落中的砖雕作品,一边介绍说,传统的砖雕成品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中的深宅大院,一般用于天井、山墙、影壁、台阶、屋脊等处,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既保留了砖质所呈现的朴素和简约,又生动传神,很有艺术感染力。

↑赵坪村600多户村民,约一半人家有赵忠老人的砖雕作品。

  刚开始时,赵忠只是刻些简洁的图案,如福、禄、寿等,随着手艺越来越熟练,花鸟鱼虫、棋琴书画,什么题材都涉及,而且大多选用吉祥寓意,比如以牡丹、白头翁寓意富贵白头,以月季、荷花、牡丹、玉兰花寓意富贵平安,以梅花、喜鹊寓意喜上眉梢,以松树、仙鹤寓意松鹤延年等。几十年以来,方圆百十里的寺庙、道观都有他的砖雕作品,其中贵清山他前后去过三次,百子宫就留有他的砖雕作品。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村民们修建新房时,大多会用他的砖雕,那是他最忙的一段时间。可是近几年,大家的观念又变了,大多盖起了楼房,用砖雕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听完老人的介绍,随同记者采访的桦林镇文化站站长鲜生华说,其实桦林镇砖雕艺术源远流长,在桦林镇天局村范家坪汉墓群出土的画像砖、画像石古朴庄重、素雅优美,雕饰着历史故事、生活场景或动物、花卉,取意奇巧,构图完美,是那一时期砖雕艺术的精品,也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的集中反映。如今砖雕也是桦林镇很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是民间宅院建筑不可或缺的构件,常装饰在门楼、门罩、屋檐、花窗墙、照墙等建筑物的壁面上。桦林砖雕精选烧好的青砖,用刻刀制成各种图案,一个图案往往把十几块甚至几十块青砖拼接在一起,有花卉清供、神兽人物、文字书法、动物图案等,有着浓郁的地域风格。

  “赵坪村有600多户人家,大约有一半农户家中都有赵忠老人的砖雕,也算是桦林镇的一大特色,尤其是过春节时,通红的对联、鲜艳的灯笼和古朴的砖雕搭配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只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学这门手艺,已经有失传的可能。”鲜生华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