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 > 甘肃 > 正文

永葆文化创意创新的旺盛活力 ——“一带一路”文化创意创新论坛侧记

原标题:永葆文化创意创新的旺盛活力

——“一带一路”文化创意创新论坛侧记

9月28日,第三届敦煌文博会“一带一路”文化创意创新论坛举行。

参会嘉宾

民族风“抖”起来。

宾客体验朗读亭。

敦煌文博会上的文创产品。

摄影 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盛学卿

古镇敦煌,从前,敞开开放包容的胸怀,迎接丝路往来的友人;如今,再次盛装亮相,笑迎五湖四海的嘉宾。

9月28日上午9时,作为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的分项活动之一,由中国作家协会、甘肃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一带一路”文化创意创新论坛在敦煌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近百名嘉宾齐聚一堂,敞开胸怀畅谈睿言智语,打开心扉发表真知灼见。

文化创意产业,能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又能让文化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已成近年来的朝阳产业、热门领域。

放眼全国,各地文创产品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故宫推出的“朕知道了”纸胶带、“奉旨旅行”行李牌、“迷你故宫小猫猫摆件”等各路萌系路线产品,不仅赢得年入10亿元以上的“文创红利”,也使600岁的故宫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变得年轻时尚,更让向来严肃的紫禁城悄然走进百姓心中——这是文创的魅力。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先后与腾讯公益基金会、中国敦煌石窟研究保护基金会等联合开展的“保护长城,加我一个”公募项目和“数字敦煌供养人”项目,首次通过网络募集的形式和“互联网+数字科技”的方式,再次让文化遗产重焕生机——这是文创的力量。

再看甘肃,亦频频发力,屡有收获。

省博物馆联合甘肃文博信息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东方蜜语”系列文创产品,或取材黄河文化、敦煌文化设计的手机壳、胶带、丝巾,或以马家窑文化为图案元素设计的彩陶娃贝勒爷,或以元代蓝玻璃莲花托盏为原型和素材设计的“蓝莲系列”……无不将曼妙的飞天、灵动的九色鹿、古色古香的敦煌壁画图案嵌入其中,收获“粉丝”无数。

敦煌研究院推出的“‘一带一路’画敦煌”系列涂色书以及数字展览、公益讲座、“网络体验”等多种传播方式,以创新的方式和创意的色彩,让敦煌文化从“庙宇神坛”走近“寻常百姓”。尤其是在第三届敦煌文博会上,与其他单位联合举办的敦煌壁画古乐器复原展、“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古乐重声音乐会”和“绝色敦煌之夜”,或是乐器的历史呈现、或用音乐完美演绎、或以服饰惊艳亮相,以无限的创意,精彩的创新,“活化”了大美敦煌,让人印象深刻而心生欢喜……

自然,文化创意创新不止如此。国家实施的“拯救老屋行动”,甘肃实施的“历史再现工程”“乡村记忆博物馆”,以及《又见敦煌》等演艺项目,都是文化创意创新的鲜活案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创意创新海阔天空。

当然,这种创意创新离不开文化的根本特性和属性,否则,就是无根之木、无魂之体,难以保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都说,敦煌文博会是甘肃近年来最大的文创、成功的文创,数据可以证明。

“文化创意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十分直接而重要的作用,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陈青说,近年来,甘肃成功创立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两大国家级文化战略平台,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2017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同比增长32%,全省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9%,文化产业呈现出同比增速两位数的发展态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