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正文

雕塑名家齐聚“丝路之光”闪耀 2018甘肃省首届雕塑作品邀请展成功举办(图)

原标题:雕塑名家齐聚“丝路之光”闪耀

2018我省首届雕塑作品邀请展成功举办

邀请展上著名雕塑家何鄂先生致辞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华静 文/图

近日,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指导、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文联、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文化局主办,甘肃何鄂雕塑院、雁儿湾当代美术馆承办,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甘肃东辰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丝路之光·2018甘肃首届雕塑作品邀请展”开幕式暨学术研讨会在雁儿湾当代美术馆成功举办。

本次展览共有47位雕塑艺术家参展,参展雕塑作品近160件。此次展览的参展作者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雕塑家,也有正处创作峰值的中青年雕塑家,更可喜并引人注意的是涌现出许多青年雕塑家。作品内容涉及到人物肖像、现实生活及都市情怀等不同的方面,体现出西部原创性的艺术语言和独有的自然风貌、人文风情和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甘肃雕塑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反映了雕塑家们活跃的思维广度和社会责任意识,特别是青年雕塑家们作品形态的多元化和材料探索的多样性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省多位著名雕塑家为展出增光添彩

据了解,此次展览作为我省首次雕塑大展,云集了来自我省各地的著名雕塑家。除了我国著名雕塑家何鄂先生担任艺术总监外,在当天的展览中,令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雕塑家执着的艺术追求、设计理念的创新。著名雕塑家何鄂先生的作品《梦境》也在展览之列,这幅作品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女性的温柔和恬静,安睡的小猫和主人一同进入梦乡,令每一个看到作品的人都不禁想起她的成名作《黄河母亲》。据了解,这幅作品面世后也引起了业内的关注,现在已落座于美国的堪萨斯州中美雕塑公园内。

“创作的真正动机是欲罢不能的自我陶醉”,这是雕塑家罗代奎的艺术追求。这些年他专心致力于纸塑的创作,多件作品在国内获奖。作为一名81岁的老艺术家他的创作理念一度被年轻人追捧,雕塑展上一件名为《马头琴》的作品引起关注,主人公双目紧闭,忘我的演奏状态令观看的人不由产生共鸣。“你能看出来这件雕塑是用什么做的吗?”策展人彭剑向记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几番猜测都没能说出正确答案后,他的回答让记者吃惊不已,“是报纸!”原来,81岁高龄的老艺术家在3平方米的厨房内创作多年,即便如此,他对艺术的初衷和追求仍未停止,并创作出高质量的雕塑作品。

艺术家梁宗孟说起他的作品《可可西里——最后的藏羚羊》流露出对珍稀动物消失的无奈,“当初创作这个作品就是希望藏羚羊能得到最大力度的保护,因为我目睹了它们无助的眼神,得知它们的皮毛在国外售价不菲,痛恨盗猎者的贪婪无度,我希望通过这个无声的作品向人们传达一种向善的理念,让人们爱护动物、爱护环境,这也是雕塑所传达出的无声的语言。因此,整件作品我都采用环保的材料——生锈的金属,作为藏羚羊的骨架,引发人们的深思,焕发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怜悯和保护欲望。”

记者透过这些极具个性、引人深思的作品,感受到这47位雕塑家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传达他们的深层理念,引发人们的共鸣。

青年雕塑家作品新颖前卫引发关注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雕塑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以孙纪元、何鄂、罗代奎、汪兴东为代表的一批前辈雕塑家们励精图志、坚持不懈、贯通文脉、勇于创新,开创了甘肃现代雕塑的新局面。在这些艺术家的带领下,新一代雕塑家也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步伐,甘肃雕塑家们从未停止过探索与创造,一代代雕塑家薪火相传,以满怀才情的艺术梦想,谱写着甘肃雕塑艺术的新篇章。在展览的雕塑作品中,记者注意到甘肃白银的邵旋是一名出生于1982年的作者,他的作品《何克与艾黎》在业内得到广泛好评,其他雕塑家对其作品评价为:“有立意,理念很超前,值得关注。”

1992年出生的沈建平的作品本次也有幸进入展览,在他的创作理念中,他更愿意用“尊重雕塑”的态度贯穿其中,2014年他的作品《仙风道骨——老子》被四川省王蒙文学艺术馆永久收藏。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王志刚作为此次展览雕塑家之一,他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从本次展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甘肃新一代的雕塑家们,已经在有意寻求基于个人生命体验及其感悟的雕塑表现语言。无论是主动置身于当代语境下探索与尝试自由发挥的可能性,还是坚持从传统文化中找寻自我回归,其最终的意义都在于面对当下将个人体验有效融入社会的发展,从而产生划时代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探索艺术之路的同时,应该始终保持对生活的激情、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现实社会的敏感性,从艺术出发,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使作品具有个人生命体验的时代内涵,让思想的力量支持我们走向更远。”

厚重的土壤孕育出蓬勃的艺术爆发力

众所周知,我省有着非常丰富的古代雕塑遗存,比如,开创时间早并且延续时间长的石窟寺艺术,经典的汉代木雕和铜车马雕塑,在这个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的多民族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资源,河洲砖雕、陇东皮影等民间艺术等,无不闪耀着人文的光辉,是雕塑家们研究本土造型艺术的鲜活例证,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中国雕塑之传统文化资源。而金城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枢纽重镇,新时期“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历史、文化、艺术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取代的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甘肃省第一代雕塑家们,以《黄河母亲》、《丝绸古道》等优秀作品为代表,用一批极具西部人文特色和鲜明艺术风格的精品力作,奠定了我省雕塑艺术在全国的行业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雕塑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以孙纪元、王堃、何鄂、罗代奎、汪兴中、龙绪理为代表的一批前辈雕塑家们,开创了甘肃现代雕塑的新局面,为甘肃雕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瑞雪》、《黄河母亲》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雕塑作品,已成为中国现代雕塑史中广为人知的经典之作。

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步伐,甘肃雕塑家们从未停止过探索与创造,一代代雕塑家薪火相传,以满怀才情的艺术梦想,谱写着甘肃雕塑艺术的新篇章。

王志刚对此次展出很有感触,他说,随着专业之间边界的不断融合与扩展,艺术的形态显现出空前多元的面貌,正是这一变化所预示的专业拓展空间,为雕塑家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雕塑艺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正在越来越紧密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与更广泛的公共领域和城市空间发生关联,并且成为最开放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表现形式与材料运用越来越宽泛的今天,艺术究竟是什么,或许是一个谜。它吸引你并值得你去追求的意义,不在于它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而在于它还能做什么。作为甘肃雕塑界大家庭中的一员,曾经在这里从事雕塑创作20余年的,对这里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已刻骨铭心,始终未曾在心底里离开过这片滋养我灵魂的精神沃土。王志刚由衷的祝愿本次展览圆满成功,并希望以此为契机,用雕塑的力量带动甘肃艺术的发展。

美术馆完美艺术呈现为此次雕塑展增添亮色

本次陈展的雁儿湾当代美术馆也是此次展出的一大亮点。据策展人也是该美术馆馆长彭剑介绍:雁儿湾当代美术馆是对外艺术交流、学术研讨为一体的公益性场馆,该馆建于2015年7月,直属雁儿湾文化艺术区,建筑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共分两层。该美术馆自成立以来成功举办了“国家记忆”、“2017油画邀请展”、“秘密的秘密·第三届观看当代影像双年展”、“兰州市少儿优秀艺术作品联展”、“对境兰州现在艺术邀请展”、“清唱2018季·兰州当代小幅绘画邀请展”、“浮·2018兰州当代水墨邀请展”、“敦煌一脉第二届水墨名家作品邀请展”、“素语18·兰州钢笔画作品邀请展”、“沁·甘肃水彩写生作品展”等多项大型艺术展览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

同时,艺术区内已经有近30多位省内知名艺术家的工作室,陆续还有多名艺术家包括知名音乐人、设计师准备入驻,已经形成良好的艺术创作和展演氛围。记者随彭剑随机去了多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在远离都市喧嚣的环境中,艺术家们在这里迸发出了绚烂的艺术火花。除此之外,雁儿湾当代美术馆立足于当代,肩负近现代美术精品收藏、进行学术研究、举办陈列展览、普及审美教育、组织对外交流的重要职能。为了让更多的公众接触艺术、了解艺术、读懂艺术,提高公众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为大众提供最新艺术文化资讯,展览策划。彭剑说:“美术馆就应该成为一个城市艺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观完整个展览,这些无声的艺术品仿佛散发着原发性的生命体验,原生态的生存体验,原创性的语言体验,无论是表现西部独有自然风貌、人文风情和艺术表现形式,记者都强烈地感受到这些作品所呈现出的强烈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思考。

本次展出的策展人张何说,本次展览邀请的艺术家以甘肃当地雕塑家为主体,旨在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深度挖掘和大力弘扬“西部精神”,表现西部独有自然风貌、人文风情和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国内外对丝绸之路新经济带和西部人文资源的关注度,进而推动甘肃美术及城市公共艺术的进步发展。并以此人文价值理念,作为新时期文化发展进程中彰显“中国形象”与“中国精神”的一个重要补充与支撑。策展和主办团队秉承“立足甘肃,放眼全国”的宗旨,通过作品把我省雕塑家们的声音传递出去,更是艺术家对西部精神不懈追求的一种艺术诠释。希望通过努力,为雕塑家提供专业的展览服务,帮助他们推广其创作成果;通过展示优秀的雕塑艺术作品,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享受,从而达到提升本地公众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目的,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通过富有特色的学术交流活动,让甘肃的雕塑艺术,在中国雕塑的当代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通过此次展览,让甘肃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更多的得到省、市各个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中华 文明
责任编辑:胡晶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