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西部文化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启示录)莫高窟国际合作“引智育才”促传承

(改革开放40年·启示录)莫高窟国际合作“引智育才”促传承打造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典范

中新社兰州11月12日电(记者 冯志军)莫高窟经历了近代长期无人值守的沉寂之后,这处集珍贵性与脆弱性于一身的古老石窟随着国际化进程,日渐成为海内外民众心向往之的“朝圣之地”。

“敦煌研究院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作为莫高窟第四代“掌门人”,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对国际合作尤为重视。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莫高窟本身就是“国际合作”的产物,至今留存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结晶,是丝绸之路上的“共同信仰”。

1979年,历时30多年抢救性保护的莫高窟开始对公众开放。同一年,敦煌研究院与日本合作出版《敦煌石窟》五卷本,将该院过去积累的保护研究成果呈现出来,意味着国际合作的启程。随后,该院学者到日本去访问留学,日本学者也相继来到敦煌,形成了持续至今的双向交流。

20世纪80年代,莫高窟成为中国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地。敦煌研究院随即进一步打开“大门”,主动提出合作保护的愿望,并建立了国际合作平台,开启常态化“国际合作之路”。

几十年来,来自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个人,先后来到敦煌,不仅带来了保护设备和经费,还带来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投入到敦煌壁画的保护修复、文物病害防治、敦煌文化的研究与弘扬之中。

8月6日,通过数字化采集后打印展出的大幅高保真莫高窟复制壁画320窟“散花飞天”亮相敦煌。近日,“丝路美地·敦煌”展在甘肃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展览展出了大幅高保真复制壁画、3D打印彩塑、复制洞窟等,此次展览通过数字化、多元立体展示,让民众“零距离”体验敦煌艺术之美。中新社记者 杨艳敏 摄

王旭东说,在长期国际合作中,敦煌研究院培养了人才队伍,学到了国际上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形成了一整套保护莫高窟文化遗产的科学程序和方法,建立起文物本体和载体保护、赋存环境监测、文物保护区安全防范等全方位的科学管护体系。

研发中国首台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建立首个基于风险理论的石窟监测预警体系、建成国内首座多场耦合实验室……近40年来,敦煌研究院主导研发的一系列保护成果在敦煌石窟的科学保护、学术研究、敦煌文化弘扬中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介绍说,这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效支持和服务,在敦煌石窟综合保护体系构建和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过程中,获国家技术专利50多项,推广应用于全国10多个省(市、区)的20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

这些成果还成为丝绸之路沿线诸多文化遗产效仿的“范本”。2016年以来,敦煌研究院先后受邀前往印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考察相关文化遗产,并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专业团队首次对阿富汗巴米扬石窟进行了堪称“破冰之旅”的学术考察。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与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科研院校密集往来,并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今年秋天,敦煌研究院与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决定于2019年共同在意大利举办敦煌文化展览,以达到提升学术水平、弘扬敦煌文化的目的。

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校长米歇尔·布格列西表示,敦煌文化艺术魅力令人震撼,这正是威尼斯和敦煌相似之处,期待双方可以开启更多的合作和联系,共创新的辉煌。

敦煌研究院欲将数十年积累的成熟的壁画、土遗址、数字化等方面的文物保护技术推广应用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同时,其“国际合作之路”方兴未艾,目前已有来自日本和美国的学者扎根莫高窟,希望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视角向全球讲述“敦煌故事”。(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