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西部文化 > 正文

一手小说一手社评 金庸以一笔之力写出一个财富王国

原标题:一手小说一手社评金庸以一笔之力写出一个财富王国

10月31日,书迷在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金庸馆参观。

金庸武侠小说:“华语第一IP”

◎据保守估计,金庸小说全球发行量已超3亿册

◎目前已有36部金庸武侠电影,66部电视剧

◎武侠封笔38年后,内地四年版税收入1750万

1955年,31岁的金庸写出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炮而红,由此开启辉煌的武侠小说创作生涯,一直到1972年封笔。在这17年间,金庸共写下了15部武侠小说,创作了近1500个人物形象,其影响力持续至今。据保守估计,金庸小说全球发行量已经超过了3亿册,在影视改编方面,目前已有36部金庸武侠电影,66部电视剧。其中版本最多的是《笑傲江湖》,共有11个不同的影视改编版本。金庸武侠小说称得上是“华语第一IP”。

 小说版税 在内地4年间便收入1750万

且不说影视改编授权费,但就金庸武侠小说的收入,就甚为可观。金庸好友倪匡在《武侠小说大宗师——金庸》中写道,“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才发表到一半,武侠小说读者已经惊为天人。再接下来的《碧血剑》《雪山飞狐》,更是采声大作,人手一册。等到《射雕英雄传》一发表,更是惊天动地,在一九五七年,若是有看小说的人而不看《射雕英雄传》的,简直是笑话。” 2010年,金庸小说在内地重新结集出版,金庸版税收入350万,名列当年作家富豪榜第12位;2011年的作家财富榜上,金庸仍以220万位居第19名。到2014年,金庸在第九届作家榜以330万版税位居第27名,2015年的第十届作家榜中以850万版税位居第17名。仅这四年的版税收入合计已达1750万。作家榜创始人吴怀尧认为,金庸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作家榜“武侠王者”。不要忘记,2010年已是他武侠写作封笔38年之后。

 经营报业 90年代便拥有12亿身家

更不要忘了,金庸不只是一个武侠小说家,他还是一名成功的报人,是上世纪90年代香港的报业大亨。当然,金庸办报纸,办出版社,跟他的武侠写作也有密切联系。靠着武侠小说挣得的本钱,1959年金庸创办自己的报纸《明报》。他也将武侠小说连载转移到自己的报纸上,由此开始了一手写社评一手写武侠小说的传奇之路,《明报》也因此驶上发展的快车道。倪匡在《武侠小说大宗师——金庸》中透露,“《明报》不但使金庸的地位更提高,也使金庸的收入大大增加。”《明报》之后,又推出了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1991年1月23日注册成立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当年3月2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明报》创办时,资本仅10万元港币,到《明报》1991年股票上市时,其市值已达8亿7千万港币,金庸独占六成。1992年,《明报》的年利润已经达到了一亿港币。香港一家名为《资本》的杂志评出“90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翁”,金庸以12亿港元资产列第64位。

 慷慨往事 一元钱出让影视改编权

金庸的武侠作品给后辈留下的文化价值和集体回忆,自然无法用金钱衡量。但不得不说,由于他的作品影响巨大,以至于凭借一笔之力,撬动了难以精确估量的经济价值,可谓文化界的一大“奇观”。更令人感喟的是,金庸当过记者、编辑、小说家、编剧,开过报馆,出版社,不难看出,他的成功,都是以他的文字功底为根基的。一介文人,一笔之力,靠文字打造一个财富王国,也堪称一个难再复制的奇迹。虽然身家不菲,但金庸对其“IP”绝非以金钱为度量。周星驰因《功夫》中用了金庸小说的人名与名词,曾拜会金庸并主动表示要支付版权费,金庸表示只是用了几个名字,不需要支付版税。在周星驰的坚持之下,金庸笑说用了6处就付6万元,后来金庸将这笔钱全数捐给南亚海啸灾民。1999年,金庸仅用一元的象征价,把《笑傲江湖》的影视改编版权给了央视,此举也被导演张纪中赞为“大侠风范”。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