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 > 幸福天水 > 正文

引洮入天 润泽秦州① 洮河水,从这里出发

天水日报社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系列报道之一

洮河水,从这里出发

编者按:

  随着天水城市的发展,间歇性停水、高层断水现象时有发生,这既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制约了城市发展,成为天水人的痛。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为解决天水城区几十万居民的吃水问题,打破缺水困局,2014年8月9日,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开工。经过五年的建设,这一天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生水利工程——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将于9月27日正式建成通水。

  9月3日,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天水日报》、《天水晚报》、天水电视台、天天天水网等媒体组成的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全媒体主题采访团一行,从洮河源头出发,经青海、甘南、定西、天水等地,行程3000多公里,集中7天时间深入工程一线、农家院落,对引洮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以及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进行了全面采访。从今日开始,天水日报社全媒体推出“引洮入天 润泽秦州”专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报道引洮工程和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记者 杨璟 刘晓亚 周文涛

在青、甘、川三省结合部,有一个蒙古族自治县,因其位于九曲黄河第一右旋弯曲部的弦部南端,也是处于黄河之南,而取名河南县。

据当地的群众介绍,河南县水资源非常丰富,大小河流27条,主要河流14条,其中较大河流为洮河、泽曲河、尕玛日河,这些河流水质好,分布广,流程长,流域大,水力蕴藏量十分丰富。

而记者此次探访的洮河,藏语称为碌曲(意思是从龙王宫殿流出的泉水),是黄河上游的一条大支流。9月5日,记者从河南县城出发,在向导罗藏青排的带领下,大约行驶3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洮河的发源地——李恰如山与莫尔藏阿米山之间的代富桑沟。

只见一片青翠如玉的草原上,洮河源头四个大字赫然醒目,一股泉水汩汩而出,泛起一串串水泡,清澈见底。洮河水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始了奔流不息的千里征程。

罗藏青排告诉记者:“这是最大的一股泉水,在这片草原上,有百余条泉水,他们汇聚在一起,积水成溪,从而有了洮河。”

令记者惊讶的是,虽身处海拔3700米的高度,洮河却是黄南州境内唯一冬季不结冰的河。这就使得这条偏僻淡泊、不甚喧嚣的黄河支流有了几许神秘的韵味。

记者捧起一掬洮河水送入口中,清冽甘甜。陪同记者采访的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公保南杰笑着说:“洮河水是纯天然的高原泉水,水质清冽,甘甜可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地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洮河源湿地公园的重视。”

公保南杰所说的洮河源湿地公园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面积383.93平方公里,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高等植物324种,野生动物191种。区域内有河流、草甸、高山、冰川、森林、草原,植被以高山草甸、沼泽植被为主。

2018年,洮河源湿地公园试点运行五年后荣升“国”字号,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这也成为了青海首个国家级高寒湿地公园。

走进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奇峰耸立,水草丰美,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原生态的美景,给采访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加工作前,我对洮河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到位。后来单位组织青海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的教授给我们讲课,工作中的实际感受,让我对洮河有了全新的了解。”公保南杰告诉记者,“洮河作为黄河的重要支流,不仅孕育着我们河南县一代又一代的群众,更滋养着甘肃几百万人民。”

湿地是地球之“肾”,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公保南杰说,作为一名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要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作用,大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加强科研监测工作,全力打造青藏高原湿地生态样板区,让洮河水发挥最大的效能,更多的滋养和哺育沿岸广大群众。

洮河,从这里出发,一路呼啸奔腾,滋润陇原沃土,造福百万群众。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洮河 秦州①
责任编辑: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