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美丽乡村塔元庄:“三个一”按下发展快捷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石家庄9月20日讯(记者 武晓娟)作为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的一个普通村庄,塔元庄村的资源并不富足,区位并不优越,曾经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然而今天,塔元庄村的人气很旺,它一跃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获得了“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这背后的秘密是什么?9月19日,“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正定塔元庄,探寻这个美丽乡村的蜕变路。

塔元庄村史馆内展出的加强班子廉政建设资料。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一条主线:抓基层党建 增强凝聚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上世纪90年代,塔元庄村班子更换频繁,没有组织能力,思想涣散,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经济收入倒退,年年亏损,老百姓的不信任导致连续上访告状,当时塔元庄是正定最落后的村。这一状况在2000年前后改变,新一届村“两委”当选后,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作用,把村班子成员凝聚起来谋事干事。

据了解,村“两委”班子立下了“廉政承诺书”,制定了“三不三清”纪律,即“不吃、不拿、不贪”,“自身清、家庭清、朋友清”。同时,雷打不动地落实每日碰头会、每月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民主议政会、全体村民会等制度,通报村里大事小情,征求意见建议,让村民当家作主。

“我们这些年发展的关键可以说是‘团结’和‘公平’。只要是塔元庄村的村民,大人孩子都要积极参与村里活动。”村支部书记尹小平说。据他介绍,塔元庄村的党员会在家门口挂上“我家是党员”的牌子,提醒村民不要忘记党员职责。在公平方面,他举例说,旧村改造时,所建的新房户型、面积都一样,不管村民之前贫富如何,住得要差别不大。另外,塔元庄村的村民每三年都会拍一张全家福,以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和主人翁意识,2013年是1000余人参加,2016年是1200余人参加,今年则是1600余人参加。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2年和2016年,塔元庄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塔元庄村民中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一个主题:解决痛点难点 加快经济发展

历史上的塔元庄,有点“先天不足”,距离县城仅4里路,却犹如一块“飞地”,没有一条进城好走的道路,进出塔元庄是一条大坑套小坑、先爬坡后下坡的土路。因此,从2000年左右,村里就开始集资修路、种树。塔元庄土地虽不算少,但绝大部分是河滩地,人均耕地只有3分多。2008年起,塔元庄开始旧村改造,盘活土地500余亩,又经过两年的努力,全村2000多名村民迁入新居,“居住在农村,生活在城市”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近几年来,塔元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休闲、绿色农业,注册了“塔元庄”牌商标,对面粉、花生油、小米、大米、牛蒡酒等进行产品设计、包装和销售;依托县城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滹沱河两岸景观,同步启动“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四大工程,倾力打造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推出“美丽乡村+塔元庄+滹沱河景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游,建设水上嘉年华、木屋民宿小镇、美食街等游客喜爱的项目;积极搭建养老市场化平台,设立养老服务中心,建立劲松老年公寓,确保村民养老无忧。

在农业产业化、养老市场化、旅游规范化的推动下,集体和村民的“腰包”都鼓了起来。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1万元。“下一步,村里的发展目标是继续向现代化、新时代小康村迈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到2020年实现年集体收入3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万元。”尹小平很有信心地表示。

塔元庄村全家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一个导向:持续改善民生 多为群众谋福利

塔元庄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也显著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据了解,为了让村民享受到村集体发展的福利,村“两委”专门制定了村民福利制度。村集体每月给村民发放福利费及面粉、大米、食油等生活用品,村民冬季供暖、生活用水、有线电视收视费、卫生费、物业管理费等全部由村集体负担,每月向60岁以上老人发放600元养老金。

生活条件改善了,乡风文明也要建设好。塔元庄村每年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好妯娌”“好婆媳”“说说我的家风家训”等评选活动,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形成“人人争做好村民,家家争当文明户”的良好氛围。

“我们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些年发展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要多为群众谋福利。”尹小平表示。

一条主线、一个主题、一个导向,在“三个一”的指引下,美丽乡村塔元庄按下了发展的快捷键,正在乡村振兴的光明大道上阔步前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