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推荐 > 正文

名家讲义:王进玉谈当下文艺评论

王进玉(点击查看图片),知名学者、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现为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新水墨画院研究部主任,《美术报》、《中国美术报》、新浪网等众多知名媒体专栏评论家。

1、对于评论而言,点评、品评、批评,应该是第一位的,是评论的首要任务,也是基础和根本。第二位的,或者说其次才是论述、论理、论证。——《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

2、现实中,很多评论家,尤其是学院派的一些专家、学者,却大都在坚持以考据为主的学术传统。他们过分注重“论”的部分,重理论、重考据、重引证,而轻评价、轻判别、轻分析,总认为“论”比“评”更重要、更严肃,也更显深度和厚度,以至于经常会拿现有的宏大理论谱系来“套”评论对象,可想而知,所写文章与评论对象往往是“驴唇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干脆把评论文章直接写成了中规中矩、不折不扣的学术性论文,而其中真正属于“评”的部分,诸如作品究竟好与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等对此类现实问题的看法,所占篇幅则寥寥无几,更多的是“纵观艺术史……”“古人云……”“研究发现……”“资料表明……”等所谓“论”与“述”的段落,似乎以此才能显示和证明自己的知识水平与专业能力,而始终欠缺一种明确的、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式的评价、批评。明明三五百字就能讲清楚的事情,非要写成像老太太的裹脚布那样又臭又长的文字,表面上看似旁征博引、娓娓道来,颇具学术风范,实际上却是在“掉书袋”“兜圈子”,玩弄文字游戏,或纯粹为了史论而史论、为了考据而考据,久而久之,也便丧失了评论中最可贵的问题意识、批评精神,以及敏锐的洞察和判别能力。试想,倘若一篇文章既没有鲜明的观点、态度,又难以起到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作用和效果,还破坏了评论文本应有的规范,助长了“轻评重论”的不良风气,这样的文章,怎么能够算作是合格的评论呢?——《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

3、评论最重要的就在于“评”,只有“评”得准确、精彩,“论”才有价值,才有可能出彩。评得不深入、不到位,则很难具有说服力,也自然失去了评论的真正功能和意义。务必要清楚,“评”是“论”的前提和基础,它为“论”提供必要的价值判断。而“论”则是“评”的补充和延展,它是为“评”服务的,为其寻找一定的理论参考或事实依据。所以,一定不能混淆了关系、颠倒了主次,否则对文艺评论工作的开展,以及评论文本的建设,都将十分不利。——《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

4、相对于“论”而言,“评”的难度则更高,也更需要眼力、胆识,更需要真知灼见,来不得半点含混、玄虚,远非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容易。而当下,普遍欠缺的也恰恰是“评”,而非“论”。正因为鲜有优质的、耐读的品评类、批评类文章,才使得文艺评论一直为外界所诟病。因此,“评”才是当下评论最薄弱的环节,也是亟须关注和重点开发的版块,它对于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以及提升大众审美、传递价值观念等,都有着直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千万不能对其轻视,或抱有偏见。尤其在快节奏的当下,大家对冗长的论述类、考据类文章,已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甚至有着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一方面由于今天的我们,自主支配的时间的确有限,大家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尽快掌握更多真正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则因为当下太多所谓的学术性论文,格式化、套路化等问题严重,行笔中缺乏应有的立场和态度,文章里真正有质量、有价值的部分实在不多,读罢要么令人感觉晦涩难懂、一头雾水,要么则感觉平淡无奇、枯燥无味,如此一来,不如不读。倒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式的评论,恰恰是大众所欢迎的,也更加符合新时代对学术、对文艺评论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

5、有价值的、优秀的评论文章,并非写得越长越好,也并非将学术词汇、专业用语堆砌得越多越好,最主要的还在于能否抓住问题的实质、关键、要害,能否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地予以指出、评价、批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需刻意经营文章的篇幅,以及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

6、作为真正的评论家,在论述、论理、论证等方面同样不容忽视、不可偏废,只有具备足够的理论、史论等知识,熟练掌握一定的论述、论证等方法,才能为“评”提供更为充分的学理支撑,才不至于“评”得偏颇或走样。而对于那些胡诌乱扯、闪烁其词、隔靴搔痒、泼妇骂街式的评论,则理应予以反对和杜绝。——《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

7、对评论文章做字数上的要求,实在没道理可言,也不符合评论的实际情况。本来评论工作就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事情,但长话未必深刻,短话也未必肤浅,关键取决于评论者自身的水平和能力,而非撰写字数的多少。水平高的人三言两语就能把问题讲清楚,能力差的人即便三五万字也很难说明白。——《当下文艺评论必须直面的几个现实问题》

8、很多评论家认为,评论文章的受众群体本应是小众的,难以做到脍炙人口、争相阅读,因此举凡阅读量很大的文章,基本都不值一看,也都有哗众取宠的嫌疑,更加不具备所谓的学术性可言。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这里要特别纠正的是,脍炙人口并等于浅薄低俗,很多时候倒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水平有限,不能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将问题表达清楚,才使得文章难以被大众接受,阅读量才始终上不去,甚至连自己都懒得多看一眼。——《当下文艺评论必须直面的几个现实问题》

9、撰写理论文章也好,批评文章也罢,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文章,一定要具有公众和普世意识,务必要面向大众,而非只在自己看似专业的小圈子里打转、自嗨。要让文艺评论走出象牙塔,走进生活,走向大众,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加大、加强评论对公众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从而获取社会对评论的普遍认可与支持,也才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大众整体的分辨力、审美力等,美育的作用与意义才会真正得以落实和凸显。——《当下文艺评论必须直面的几个现实问题》

10、毫无疑问,艺术需要评论,也离不开评论。换句话说,有艺术的地方就一定有艺术评论。古今中外,没有哪一种艺术是脱离了评论或者理论而自始至终单独存在着,都是同评论一起存在、发展和传播的。况且评论走到今天,其自身也早已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并发展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一门必要的文艺样式。相应的,以评论为主要工作职责和使命的评论家自然也是文艺家队伍里所不可或缺的、举足轻重的一个角色和身份。——《艺术与评论、艺术家与评论家相关问题》

11、评论不等同于解读。经常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艺术家总希望评论家对其个人和作品,特别是对其创作的过程,以及作品中所使用的一系列技法技巧等给予一个全面的、详细的论述和解说,或者希望,甚至苛求评论家最好能够把其当时创作的心态、精神体验、刹那间的思维感受,以及技法技巧中的细小变化等准确表达出来,呈现在评论文章里,似乎认为只有这样才会使读者在阅读文章时能够充分地体会和领略到自己的不俗风采与高超技能。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评论家不是艺术家肚子里的蛔虫,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评论家也不一定恰巧就出现在他的跟前。评论家更不是复印机或者高倍放大镜,能够把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像复印或者放大东西一样原原本本地记录和超清晰地观察下来。我想即使是创作者本人,也很难将其准确地表述清楚。何况评论本身又不完全是解读,当然更不完全是对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技法技巧等方面的解读,只能说解读是评论的一个角度、一个层面或者一种思维下的一种方式方法。——《艺术与评论、艺术家与评论家相关问题》

12、评论有许多角度和层面,也有许多思维和方式方法。这是由事物的多面性所决定的,也是由事物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决定的。而艺术作品属于事物的一种,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从创作过程,或者技法技巧等方面进行解读和评论,只是评论众多方式方法中的一种。说到这里,就会有人问到,那么还有哪些呢?当然有很多,比如对于一门艺术或者一件艺术作品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可以从美学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也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还可以从市场学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更可以从艺术史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如此等等,其相对应的评论思维和方式方法自然也就有很多。而且每一个角度和层面,每一种思维和方式方法都是允许的,都是需要的,也都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对于丰满事物形象、认清事物本身来说均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对待评论,包括对待评论家,我们不能将其单单地限制或者认定在某一种评论样式和评论风格上,因为评论有太多可供选择的角度和层面,而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和认识。——《艺术与评论、艺术家与评论家相关问题》

13、评论家的思维,可以说是理性的,富有逻辑性、严谨性和系统性,而艺术家的思维则是感性的,带有主观性、跳跃性和片段性。这也是大多数艺术家之所以做不了评论家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书画方面有心的朋友会发现,书画家们所谓的理论或者评论文章,基本上都是片段式的,而且他们的理论和评论观点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创作时的一些零星感悟,形成不了专业性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也不具备学术性的评论语言和评论文本,我们最常见的古今论著版本,如《××室随笔》,《××斋谈画》、《××画语录》等。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评论却并非如此,它们往往具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具有着评论的持续性和规律性,同时也具有着对艺术发展的指导性和前瞻性。——《艺术与评论、艺术家与评论家相关问题》

14、评论家在评论艺术作品的时候,一般会站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对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同时还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给予一个准确的坐标定位,形成一个立体的、多维的作品形象。——《艺术与评论、艺术家与评论家相关问题》

15、评论家的表述语言是严谨的,因此他们所建构的语言体系也是严谨的,且属于较为专业性的学术体系范畴。当然这是由其个人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关注角度、评价标准等所综合影响和决定的。——《艺术与评论、艺术家与评论家相关问题》

16、艺术评论家不一定首先要是个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也不一定非要具备专业的艺术创作能力。这完全取决于评论家评论艺术作品的角度和层面,即取决于他所选择的评论样式和评论风格。而艺术评论家首先要是个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一定要具备专业的艺术创作能力等等类似观点,毫无疑问,是从对艺术作品技法技巧等本体层面的评论上来要求评论家的。这自然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成立的。但倘若从其他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并作为其一贯的评论样式和评论风格,那么则如刚才所说,艺术评论家不一定首先是个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也不一定非要具备专业的艺术创作能力,他只需要具备他那个专业或领域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即可。当然,对艺术有了解和熟悉,甚至掌握和精通,那自然也是有好处的,但不可做硬性规定和要求。——《艺术与评论、艺术家与评论家相关问题》

17、关于文艺批评,当下实在欠缺,尤其欠缺锐利的、深刻的专业批评。很多批评家总喜欢轻描淡写式的批评,说话、行文,有意减轻问题的重要性,甚至有意将问题避而不谈,只赞扬,零批评。当然,很多时候,被“赞扬者”也不会感觉脸红,给多高的帽子都敢戴,丝毫不认为难看、承受不起。因此便经常会看到一些恶意炒作、无自知之明的艺术家,以及一些不痛不痒、软弱无力,抑或捧臭脚、拍马屁的评论文字及相关论调,真正提神醒脑、“剐烂苹果”的批评功能倒不复存在。偶尔也能读到稍微尖锐一些的好文章,但基本逃不过被封杀、被删帖的噩运。实在不明白,有些艺术家或相关团体为什么会如此害怕批评?明明口口声声在倡导、恳求批评,可等到真的批评出现却又接受不了,拼命地予以抵触、抗拒,俨然一副叶公好龙、口是心非的作派。——《接受批评是艺术家的必修课》

18、面对批评,用不着害怕、讨厌,甚至打压。相反,越是这样,越说明自己没底气、没自信、没胸襟,也很难成大气候、有大作为。而历史上,举凡真正的大家,都能够勇敢面对和接受批评,也都能够经得住批评,从批评中汲取营养,变批评为前进的动力,不断优化自己及其作品,这才是一个艺术家所应该具有的良好状态。只有那些不成熟、不具有真正实力和水平的人才畏惧批评,甚至诋毁批评。务必须知,接受批评本是艺术家的必修课,也是对艺术家及其艺术成果的必要检验,尤其在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批评的地位和重要性更加突出、明显,的确已成为“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且从某种程度上讲,被批评才说明有价值。对于那些自始自终都没有经历过被批评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在信息通畅、媒介发达的当下,只存在一种可能,即自始自终也没有受到专业评论家们的关注。换句话说,其人其艺实在平庸,在学术层面实在没有可被批评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于艺术家来讲,无疑是件可悲的事情。——《接受批评是艺术家的必修课》

19、对于批评家来说,不怕批评过了头,就怕批评不到位。纠正文艺上的错误,虽然有时候可能稍微过了度,或者即便批评得稍微严重了一些,但只要不是恶意的批评,目的是好的,是真正在学术允许的范畴内展开的,就应该予以理解,毕竟文艺批评不像科学实验,即便再专业、高明的批评家也很难拿捏到分毫不差。何况批评本应该透彻、深刻,尤其在泛娱乐化现象充斥的今天,隔靴搔痒的确不行,蜻蜓点水、不着要领,抓不住问题的关键,不如不批评,也起不到切中要害、对症下药的作用,以及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效果。——《接受批评是艺术家的必修课》

20、文艺批评一定不能“上纲上线”,切勿以政治意识形态来左右和影响文艺批评工作,务必保持其在文化上、学术上的独立性与纯粹性。有关部门也要尽可能在相应政策、制度上给予根本性的支持和保障,而不是仅限于口头上的呼吁、倡导。否则,文艺批评终将无法顺利、深入地开展下去。——《接受批评是艺术家的必修课》

21、我一向讨厌长篇累牍、咬文嚼字、文绉绉式的批评。批评就是批评,应该打蛇打七寸,简明准确、一针见血,很多批评家往往打着所谓学术批评的旗号,对一些非学术语言的批评文章不屑一顾,甚至加以指责、诋毁,而实际上他们自己也很难在学术层面批评个所以然来,有些是隔靴搔痒,有些是雾里看花,有些是晦涩难懂,有些根本就不知所云,所以这些批评都可算作伪学术批评,不过是想利用所谓专业术语来忽悠和迷惑外人,来掩饰和包装自己贫乏的思想与对批评对象不确定的认识。——《杜绝一切伪学术批评》

22、文章最终是要给人看的,尤其是文艺批评文章,如果写出来让被批评的人难以理解、难以看懂,即便满纸的学术语言和专业词汇,意义也不大。当过于强调用所谓学术语言、专业词汇等来进行文艺批评的时候,往往只关注到了语言本身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使用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来表达自我清晰准确的思想和观点。更何况难懂也并非是学术文章有意追求的效果和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反,文章写得很有专业水准,而又能尽量少地使用专业术语,甚至能够用非学术语言表达得与用学术语言一样清楚明了,让非专业的人也能看懂,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这样的批评才是真正出色的批评。——《杜绝一切伪学术批评》

23、真正的文艺批评,不需要刻意追求或强调所谓的学术,只要批评得有理有据,指出问题恰如其分,不是恶意的、攻击谩骂式的,能够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上自圆其说,这就算是批评,也的确属于批评的范畴。我们一定要摒弃那种狭隘的、门户之见的、小圈子式的批评观,要以一种开放的、包容的、自由的胸襟与心态来对待和接受批评的多种多样形式。这也是我一直所倡导的“大批评”理念。切勿把批评神圣化,认为只是极少数人可以参与,或者是少数人的专利,少数人握有话语权。当然也不能把批评泛滥化、低俗化和肤浅化,任何流于表面,以及花拳绣腿、官样文章的伪批评都应该尽量减少,甚至杜绝。因为批评的本质是大夫看病拿药,而批评的本事和最终目的是药到病除、救死扶伤。只有这样,批评的环境才会真正趋于生态化、健康化,批评的整体水平才会真正得以改观和提高。——《杜绝一切伪学术批评》

24、听不进批评,不尊重批评和批评家的人病得才最重,才最狂妄,也最无知。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直言不讳的扁鹊与讳疾忌医的蔡桓公,谁最狂妄和无知,想必大家也是清楚的。难怪北宋大理学家周敦颐会发出“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的感慨。在这里,扁鹊就好比是批评家,蔡桓公就好比是“得了病”但又拒绝医治的艺术家,而其结果只会是“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桓侯遂死”。——《听不进批评才最狂妄》

25、当下并非真的缺少批评,真正缺的是接受批评的真实和真诚,是对待批评的那份胸怀和度量。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单位、个人,倘若不能真正勇敢、包容、坦然地去面对和接纳批评,而是一方面在假惺惺地鼓励和呼唤所谓的批评,一方面却又在竭尽所能地删除和诋毁有关批评的文章与言论。把批评看作抹黑,把意见和建议看作反对,这样的做法与行为只会让批评的环境和风气越来越糟糕,除了堵塞言路、扼杀真正的、有价值的批评之外,也在极大助长着虚假、欺骗、伪装的产生,以及自我,甚至整个国家与社会的膨胀。而待幡然悔悟,或将为时已晚!——《听不进批评才最狂妄》

26、文艺批评必须讲究时效性,要及时有效,掷地有声。就像新闻的时效性一样。时效性本身就是新闻,以及文艺批评的基本特性,没有时效性的批评如同没有时效性的新闻,都属于过时黄花。因此也就称不上是合格的批评,至少算不上是好的、有价值的批评。——《批评不能总打马后炮》

27、我们要分清批评与理论的关系。毋庸置疑,批评很多时候的确需要理论作支撑,因为要批评得有理有据,不能像泼妇骂街。但也必须清楚,批评毕竟不是理论梳理和研究。甚至可以这么说,批评更偏重的是主观性和时效性。选择自己的批评角度和立场,并能够言之凿凿,这就是批评。这也是我一直在倡导的文艺批评的“大批评”概念,即真正的文艺批评,不需要过分或者刻意追求和强调所谓的学术,只要批评得有理有据有节,指出问题恰如其分,不是恶意的、攻击谩骂式的,能够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上自圆其说,这就算是批评,也的确属于批评的范畴。但理论不可以,理论则更加强调的是客观性和总结性,带有系统性、规律性的认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批评家不是真正理论家,有些理论家也不是真正批评家的原因。——《批评不能总打马后炮》

28、批评与理论的最大区别,我认为还并非主观和客观的问题,而是体现在本文所讲的时效性上。因为理论可以在尘埃落定、木已成舟后再做深入研究和总结性梳理,但批评则必须要具有快速反应和出击的能力,必须要做急先锋和及时雨。我们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急救时间刻不容缓,总不能等到病人已经去世,才开始不慌不忙地展开施救,那时才真的是违背了天职,也为时已晚。批评家也是,绝不能等到很多问题、现象、风气等积重难返的时候再堂而皇之地加以指出、批评,那也只是在打马后炮,很多情况已于事无补。所以,文艺批评的作用和角色要像是医院的急诊室、急救室,当新的文艺作品出现在我们视野时,专业的文艺批评必须要及时跟进,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对一个专业批评家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求。为什么我们总会强调说批评要针砭时弊?什么叫时弊?说的就是当时、当下所出现的弊病和问题,要求的其实也正是批评的时效性。——《批评不能总打马后炮》

29、艺术评论,尤其对那些实践性很强、技术要求颇高的艺术,如书法、绘画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象评论、文化评论,它们更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甚至是切实的创作实践体验才能进行深入评论,否则很难入情入理,很难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本身有一个准确、贴切的评判,也总会给人雾里看花、隔靴搔痒的感觉。——《书画评论需以实践为基础》

30、对于艺术创作本体的思考和评判,即便文化程度再高、学问再深的人,倘若没有任何艺术实践经历和对艺术创作切实的认知、体会、领悟等能力,很多时候便无法真正明白诸如以上那些其实很简单的专业问题,无法真正理解本体创作中的种种感受,以及技法技巧等方面的细腻、微妙之处,也总会弄错或混淆创作上的一些基本概念,而这时任凭旁人怎样去加以解释、纠正,最终也很可能于事无补。所以对于艺术评论,尤其是书画评论来说,需要实践做基础,不能仅凭自己粗略的判断就稀里糊涂、似是而非地发表评论,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误读、误判等情况,进而误人误己。——《书画评论需以实践为基础》

31、在这个“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边界不断被打破”,甚至“随便什么东西都可以看作是艺术品”的时代,无论是艺术评判还是艺术创作,都应该在特定语境、场域里进行,作品放置与展示的空间、环境,创作者的身份,以及创作的意图、状态,甚至欣赏者的审美立场、专业水准等,都是需要加以考虑的因素,否则很可能评判得有失偏颇,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艺术评判需置身特定语境》

32、很多评论家总爱用一种惯有的、想当然的经验和思维来试图评判新的门类与样式的创作,用一种老旧的、一成不变的标准来衡量和论述,而没有考虑到面对不同门类和样式的创作需要有不同的评判思维与尺度标准,也需要在特定语境下展开。像从事传统艺术评论的人,时常会对当代艺术品头论足,但很多人的思维完全是固化的,观点也是陈旧的。同样,从事当代艺术评论的人,在评判传统作品时,也要尽可能地置身到传统的语境中去,更多地运用传统艺术的品评方式来阐述,这样才会得出较为贴切的判断。——《艺术评判需置身特定语境》

33、无论对艺术创作,还是艺术评判,“当随时代”的理念都是需要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在特定语境下进行艺术评判,也是确立其艺术合法性,以及艺术作品存在价值与意义的根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否则将无法进行恰当、有效的评判。——《艺术评判需置身特定语境》

34、按理讲,评论家们聚会不应该过多出现这样俗气、无趣的场景。尽管评论家也是人,也需要人际交往,但应该分清场合、注意方式、把握分寸,毕竟评论家不同于一般的人,不同于一般的文艺家,职业和身份已经决定了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能做的事情应该怎么做等等,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假若连最基本的自觉意识都没有,连最起码的自律精神都不具备,还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别人,又怎能获得外界对你的认可和尊重呢?——《勿做评论界的混子》

35、一些张口闭口就自诩为评论家、批评家的人,实际上却是个完完全全的“江湖形象”,彻彻底底的评论界的混子和油子。说起话来油腔滑调、闪烁其词、唯唯诺诺,做起事来优柔寡断、拖泥带水、婆婆妈妈,没有点评论家的样子,更不见真正的评论意识与批评精神。一个原本应该有胆气、有性格、有主见、有态度的评论家,非要追求所谓的妥当,总发表一些无关痛痒的泛论,抑或四平八稳的空论,把自己弄得像初进贾府的林黛玉,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惟恐出现半点差池。更有甚者,则是满嘴的吹捧、满纸的赞歌,不惜违背文艺良心,降低人品尊严与文品格调,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俨然一副吹鼓手的作派、软骨头的形象,却依然大言不惭,称自己为评论的行家里手。当今评论界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人,毫不客气地讲,这类人不仅损害了评论家的整体形象,还拉低了评论所应有的姿态和风度。——《勿做评论界的混子》

36、评论是有姿态和风度的,是评论家基于良知、责任和学理,对评论对象做出准确的判断与评价,这其中既有肯定的一面,也有批评的一面,甚至是严厉的批评。但毫无疑问,庸俗媚骨之人肯定做不了批评,圆滑世故之人肯定做不了批评,胆小怯懦之人也肯定做不了批评。而真正有水准、有价值、有分量的批评,一定属于高尚、正直、果敢且深刻之人。——《勿做评论界的混子》

37、对于评论,尤其是批评,不排除绵里藏针的方式,但问题是究竟有没有“针”,以及“针”的强度、硬度到底有多大,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和效果,特别在当今鱼龙混杂、普遍浮躁的心态下,又有多少人能在意到你的“针”。而作为评论家,倘使声音引不起别人的注意,观点得不到有效传播,产生不了一定的辐射和影响,那么评论又有什么意义,在学界和业界的话语权又如何体现?——《勿做评论界的混子》

38、我们讲理论要联系实际,但很多评论家要么只投身理论研究,从未进行过相关文艺实践,仅跟着自己的认知走,想当然地理解,想当然地评论,特别是一些文字功底还不错,但没有任何文艺创作经历的评论家,倚仗自己差强人意的文笔,什么门类都敢评,什么门类都能评,却总评不到点子上去,或云里雾里,让人不知所云;或隔靴搔痒,难以切中要害。须知,好文笔对评论来讲固然重要,但却不是万能的,在自己不熟悉的学科、领域,千万别乱评,虽然各文艺门类之间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但毕竟隔行如隔山,要做出深入、到位、精彩的评论,并非易事,稍不注意,就会暴露出自己的肤浅,甚至无知。还有一类评论家,讲起大道理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一旦面对实际问题便束手无策。满足于自己的一知半解,喜欢生搬硬套,或者在一些名词、概念上兜圈子,做表面文章,却拿不出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实际案例,解决不了现实创作中存在的真正问题,这样的评论也便无异于纸上谈兵。——《勿做评论界的混子》

39、作为评论家,应注重评论观点的对外传播,要充分利用媒介来有效传递自己的声音。曾见过很多标榜自己为“著名”评论家的人,不过是一种自命不凡的认为,实际上出了他所在的那个小圈子,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也很少看到过他的文章,这怎么能叫“著名”呢?总以为写几篇不痛不痒的套路化的、伪学术性的评论发表在报刊上,或加入到某个与评论相关的社团组织,就算万事大吉,便以此为由头,以评论家身份自居,开始从事所谓的“圈子评论”“红包评论”“坐台评论”等,不思进取,只思进钱,俨然把评论当成了“发财致富”的方式和手段,而彻底忘记了一个评论家的真正职责与担当。试问,这样的评论家不是混子、油子,又是什么呢?——《勿做评论界的混子》

40、有些年轻的评论家,虽然有学历,有眼光,有胆识,但也容易走评论格式化、程式化的路子,抑或容易偏激,发表一些不负责任、故作惊人的言语,以达到出名或吸引眼球的目的,且稍微取得点成绩就开始轻浮自傲。其实评论最忌讳的就是复制、套路,就是浮夸、不扎实、耐不住性子。一定要清楚,做学问、搞研究,需要的是敬业,是定力,是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躁动、轻狂。而有些年长的评论家,则喜欢倚老卖老、固步自封,总爱拿陈旧的、落伍了的认知,抑或多年前发表过的观点说事,却恰恰忽略了评论应该“与时俱进”,尤其在知识系统的代谢更新,以及评论的持续性和时效性上,都应及时跟进。因为如今的时代发展太快,文艺的新问题、新现象、新形式、新挑战等层见叠出,这就不得不要求评论家们也务必要具有新信息、新视野、新思维和新理念,否则便会跟不上节奏,导致评论工作的滞后问题。而没有持续性的评论,只会如昙花一现,没有时效性的评论,又犹如明日黄花,都算不上合格的评论,也都不是一个真正评论家所理应具有的状态和样子。——《勿做评论界的混子》

41、我们在进行评论的时候,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以基本事实为依据,而不是道听途说,或凭空臆想、主观臆断,从而以讹传讹,甚至无意中充当了炒作团与兴风作浪者的帮凶。在事实还没有真正清楚之前,不妨先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要太着急发表看法,特别对于一些事件的评论,更要严肃、谨慎。但有些人,包括一些知名的评论家、艺术家,以及部分较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却常常太过情绪化,有神经过敏的毛病。这其中不排除故意为之,或为宣传炒作,或唯恐天下不乱。而事实也的确证明,有些说法和评论在真相面前,根本经不起检验、验证。换句话讲,有些人在根本没弄清,甚至不顾及事实的情况下,就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对事件展开相关分析和判断,结果只会是进一步扭曲事实、误导大众、加深矛盾,很是可恶!——《评论工作应实事求是》

42、在很多事实真相面前,一些评论其实很难站住脚,原因就在于评论者没有从事实出发,没有站在真相这边,而仅凭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断就进行想当然的评论,或有意借题发挥、制造舆论、虚张声势,完全没有一个评论家、艺术家所本该应有的操守、理性和节制。这时候的评论已不再起到澄清事实、激浊扬清的功能,恰恰相反,竟起了推波助澜、添油加醋的坏作用。务必须知,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评论家、评论工作者,当然也包括艺术家、媒体人,一定要有专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看问题也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立场,绝不能信口开河、胡言乱语,妄下判断,这样的行为只会令真相越来越远,也只会让人不齿。——《评论工作应实事求是》

43、正的艺术家都懂得不能肆意诋毁评论。一方面,那样做对艺术家来讲并无任何好处;另一方面,只会暴露出自己的肤浅以及修养的欠缺和素质的低下。古今中外,举凡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十分尊重评论家。因为他们清楚,评论对于艺术创作,以及提高其学界影响、奠定其学术地位的重要性。只有那些无知者才会诋毁、抹黑评论,这类人将注定成不了大气候。——《诋毁评论是无知的表现》

44、文章出来有争论是好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立场、角度、观点,甚至意见,实属正常,何况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也是“百家争鸣”的一种体现。尤其文艺问题,本身就非常复杂多样,争一争、辩一辩、鸣一鸣,也是完全必要。而作为评论家,不仅需要有敢于批评的勇气,更需要、也更应该有接受批评的胸襟和度量。——《敢批判就要敢肯定》

45、在进行争论、争鸣的时候,应以尊重对方为前提,在力求完整、准确地理解对方所表达的原意的基础上展开,而不是一开始就带有个人情绪和偏见,或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这都不是真正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和样子。更不能以自己的认为和判断作为唯一标准来完全否定别人的观点和看法。——《敢批判就要敢肯定》

46、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评论者,敢批判就要敢肯定,敢讽刺就要敢赞扬,这才是真正大写的、健康的人,也才是真正大写的、有责任、有担当的艺术家、评论家!——《敢批判就要敢肯定》

47、我们在进行学术评判时,一定不能再将错就错,而是要关注论文本身,注重其实际价值、作用和影响,而不仅仅是考核在哪些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并以此作为职称评定的唯一标准和依据。须知,数量不等于质量,哪怕是核心期刊,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学术评判。尤其在论文造假已成灰色产业链的今天,专业化定制、批量化生产的现象极其严重。——《学术评判要与时俱进》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