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405家A级景区“摘牌”,给旅游业敲响警钟

在今年的A级旅游景区整改提质行动中,全国复核A级旅游景区5000多家,1186家景区受到处理,其中405家受到取消等级处理。(11月12日中新网)

全国5000多家A级旅游景区,1186家受到处理,其中405家受到取消等级即“摘牌”处理,这个比例实属不小了,既反映出A级旅游景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到了非整顿不可的时候,也表明了国家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提升景区、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的坚定决心。

由此说起这两年的旅游景区管理问题,人们恐怕首先想到的是“南有丽江、北有雪乡”的顺口溜,今年又增加了个乔家大院被摘“5A牌”。这些地方大名鼎鼎,举世闻名,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也相信,这些地方有先天的条件,有历史的禀赋,更有当地政府、文旅部门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创造,所以才获得了国家文旅部门的授牌。自然,挂牌也会促进当地旅游业,给当地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给广大人民带来“钱袋子”的丰满。

然而,“创牌”难,“守牌”却更难,服务、宰客,形形色色问题层出不穷,惹得游客怨怒,最后使得景区声名不堪,实际受损的还是景区。因为,在买方市场的今天,特别在文旅事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全国各地、出国出境游都很方便,“世界这么大”,游客自有更多的选择权,景区宰客服务质量差,游客“惹不起”,但可以“不去”。

那么,一些A级景区为什么会被摘牌?简单说来就是不知道珍惜,但刨根问底,恐怕还是当地政府、文旅部门的态度和思想认识出了偏差。有的以为,响当当的“A级”,这是国家牌子,一牌到手,资本到手,思想便疏忽起来,思想的疏忽,必然导致管理混乱与不作为。还有一点,绝非是揣测,一些地方政府及其管理部门,说是为了给景区和群众创收,实为放纵,对景区乱涨价、乱收费等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纵容,背后完全是“政绩工程”在作怪,只求自己赚钱,不考虑游客利益,如此,景区管理者对形形色色的问题自会麻木不仁、有恃无恐。

在当今开放形势下,景区管理绝非小事,而是关系当地和国家形象的大事,关系到文旅事业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民生。可见,国家文旅部门在今年的A级旅游景区整改提质行动中,查处纠正问题不手软,这也给全国文旅业敲响警钟,旅游景区挂A级牌并不等于进了“保险箱”,“摘牌”将成常态,任何心怀侥幸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文化和旅游也开辟了新常态下发展的新天地。文化、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国家“十三五”专项规划和幸福产业之首,综合带动作用明显。文化和旅游都是美好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旅游产业是满足美好生活的主力军。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国家将加大对旅游景区、特别是A级挂牌景区的管理,各地景区必须加强自我管理。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