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一次性用品消失……两会驻地引领垃圾分类和减量新风

楼门前摆放着四色垃圾桶、宣传引导标识随处可见、一次性用品“消失”……在全国两会驻地,一个个这样的新变化提示着大家,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经实施,两会驻地正带头践行,引领垃圾分类和减量新风。

北京会议中心驻地从去年8月起就开始推行分类措施。北京会议中心垃圾管理办公室主任刘继东介绍,此次全国两会,客房内不再提供一次性用品(包括一次性牙刷、拖鞋、牙膏、香皂、浴液、梳子);会议区设置分类垃圾桶,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并减少一次性垃圾袋、纸杯、杯垫的使用。

记者在客房发现,每个房间内都摆放了一本《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并分别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个垃圾桶。为了收集可能产生的厨余垃圾,房间内还放了一个透明小盒子,用于盛放果核、果皮和茶叶残渣。

对于厨余垃圾的处理,会议中心从“减量”开始做起。餐厅内墙壁上张贴了许多宣传海报,倡导大家践行“光盘行动”。刘继东说,北会餐厅还充分利用食品原材料,对食材边角料和剩余的半成品进行加工利用,减少食材浪费。比如,原来扔掉的西兰花的菜根,削皮后腌制成小菜;豆浆制作中产生的豆渣,放入面粉、牛奶等深加工,做成可口的小馒头,经过实践,这些都深受客人喜欢。

为做好厨余垃圾就地处理,会议中心筹备建设了垃圾分类处理站,配备2台垃圾收运车,成立垃圾收运班组,负责垃圾分类及处理站的日常运营工作,同时采购2套好氧发酵工艺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目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已经投入使用,厨余垃圾量减少93%左右。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