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卡脖子”清单也是科技改革清单

“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下一步要攻克的难关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16日的发布会上介绍说,将在“率先行动”的第二个阶段目标当中,进一步加强部署,将“卡脖子”的问题和国外出口管制的清单转化为自己的任务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将“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就是“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的体现。当下最大的一个“卡脖子”难题就是芯片,而芯片的制造母机就是光刻机。一部高端光刻机约有10万个零部件,集中了多个国家的尖端技术,融合了数学、光学、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的顶尖技术成果。若能在光刻机上获得重大突破,芯片被卡问题自然缓解。

应用市场需求是什么、技术突破难点在哪里,科研目光就投向哪里,科研力量就投向哪里,建立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强调科研的战略目标导向,有利于精准解决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谋求在若干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从而逐步破解技术封锁,有利于掌握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为此,当务之急要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科技问题出发,建立与之匹配的系统性的科技治理体系。

比如,建立面向需求和问题的重大科技项目选题机制。着眼于国家当下及未来的战略需求,强调出新思想、新概念,把真正具有颠覆性作用的创新科技当作主攻方向。正如白春礼院长所说,“如果不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国内不领先,那就不要做。”再比如,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我国有资源动员能力强的体制机制优势,有市场规模大、发展机会多的市场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强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尽量克服科技资源配置低效、分散、重复的弊端。

时间不等人,发展拖不得。突破“卡脖子”难题,满足“急迫需要”固然重要,但也要兼顾“长远需求”,正解处理好近与远的辩证关系,避免因急功近利而顾此失彼。从长远来看,科技事业发展不但要大力发展应用技术,还要比过去更加重视基础研究,进一步夯实基础理论大厦。在某种意义上说,应用技术被“卡脖子”与基础研究长期“跛脚”有直接关联——“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应用技术就难有大突破。因为基础研究投入多、见效慢、与发展速度关联度不高而往往不受待见,因此这一长远之计更考验人们的眼界与恒心。

创新是进步之源,人才是创新之本,创新最根本的驱动力来自人才。人才重在培养,更在引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尤其是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更是解决“卡脖子”问题头等重要的要素。在人才流失风险较大的语境下,如何在留住已有人才,继而吸引高端人才,是一个涉及深化科研体制、人才体制改革的重大现实议题,必须予以正视。解决人才问题,“雷声”大“雨点”也要大,并用实效来检验、完善人才政策。

企业应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但在应然与实然之间,我国企业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基础研究相比,企业对应用技术的开发兴趣更大一些,成效也更显著一些。完善激励机制,创设良好环境,引导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参与科研,应成为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科研队伍既要有快速突破的能力,也要有步步为营的定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才能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