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花一样的“小马云”,该不该做花呗一样的事

你可能不知道谁是范小勤,但你一定听说过“小马云”。最近,澎湃新闻的一篇报道又将“小马云”带回到公众视野。

四年前,江西男童范小勤因酷似马云走红,被称为“小马云”。一时间,他和他赤贫的家庭成为了“网红”,被围观、消费、利用,成为如狼似虎的资本眼中一块散发着香气的肉饼。后来他被一老板资助,离开家到石家庄上学。但据11月27日澎湃新闻报道,本应在学校的他已有大半年没有露面,网络社交账号显示,他被人带着在广东等地做直播。范小勤“消失”了,关于“小马云”的视频仍在每天更新。

有网友在评论区感慨,“花一样的年龄,却做着花呗一样的事情”。的确,小小年纪就被卷入资本的洪流,透支着有限的青春时光,这背后的喜悲该有人看见。

如果说普通人需要历经千辛万苦才有可能获得成名的机会,那么范小勤显然就是被命运选中的孩子。只是因为长得和企业家很相像,便可获得极高的关注度和流量,获得种种赚钱的好机会,这对任何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极其诱人的。

有人指责范小勤的父母,将孩子交给公司成为牟利的“工具人”是自私且残忍的。然而,从现实角度来看,范小勤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踏入流量池,从流量池里随便一捞,便是整个家庭一年甚至数年的收入。一条腿的父亲、智力低下的母亲、还有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奶奶……在这种情境下,我们无法要求其家人有多高的格局与眼界。把亲生骨肉交给陌生的老板,这种抉择,除了让小勤走出去增长见识外,更多也可能是为生存的困顿所驱。

本应戴红领巾穿校服的年纪,换上一身并不合身的成功人士装束踏足荧屏、登上T台,参与资本的游戏,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十分残忍的。学生时期正是一个孩子学习知识,型塑良好的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经过这几年的“耳濡目染”,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勤是否会因为这些“虚假的繁荣”迷失了自己,产生自己无需努力,仅凭天赋或者机会就可一步登天的错误价值观呢?同时,5年后,10年后,甚至20年后,缺乏基本文化素养的范小勤还能否在社会中更好生存?错失对于勤奋感的培养,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无疑将为其未来的成长发展埋下隐患。

资本的大潮总有褪去的一天。当镜头前的包装,资本市场的倾斜以及舆论的滤镜全部散去之后,范小勤身上的“小马云”标签便会被无情抛弃,“繁荣”的生活重新被折叠回底层。因为那些可以靠金钱和噱头轻易打造的包装和流量高地终究只是暂时的产物,唯有保持内在的学识与思想的富足,才是更稳健也更长远的那条出路。

日前,有报道称“小马云”已被公司解雇,由奢入俭的“小马云”该如何承受“退潮后”四周空空如也的巨大落差?诸如此类的问题仍有很多,但属于范小勤的更稳健更长远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所有的一切,都考验着小勤自身意识的转变,也拷问着每一个贡献流量的你我。利用舆论推动其重返校园,是我们目前唯一能为他做的。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