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诗词歌赋 > 正文

麦积崖曙光——儒将冯国瑞

麦积崖曙光——儒将冯国瑞

文/杨志强

冯公名国瑞,字仲翔,号牛翁,一号渔翁,别号麦积山樵,晚年又号石莲谷人。先生于二十世纪第一年秋(清光绪二十七年)生于甘肃天水,适逢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经晚清之衰弱、军阀割据、外寇侵华、新中国成立等一系列巨变,因病逝于一九六三年春。

先生受业于前清进士任承允(文卿)、翰林哈锐(退奄)多年,得古文及史学之基础。继而入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经罗振玉、商承祚、胡小石等多位学者指导,凡金石龟甲、考据、词曲均有师承,时先生风华正茂,多有诗词新作得师生刮目。后又入清华研究院,时国学大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为教授,吴宓为主任,经多位国学大师指导,加之先生本就勤勉刻苦,从而精进不休,故学业渐入佳境。这期间犹得梁启超先生器重,誉先生为“奇才”、“美才”。

先生清华研究院学成毕业后,梁公函荐于当时甘肃省长薛笃弼,信函之中有言:“其学于穷经解诂为最长,治史亦有特识,文章尔雅,下笔千言,傍及楷法,浸淫汉魏,俊拔寡俦。此才在今日,求诸中原,亦不可多觏。百年以来,甘凉学者,武威张氏二酉堂之外,殆未或能先也。”,先生之才在梁公心中之分量可见一斑。怎奈归乡后薛笃弼已调任河南省长,此后先生以中学教员身份辗转数年,又助任、哈二恩师修《天水县志》,至而立之际受聘,先后任甘肃通志局分纂、青海省通志馆馆长、西宁县县长、青海省政府秘书长、青海省代理省主席,东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教授,西北图书馆编纂,新中国成立后任甘肃省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甘肃省文史研究馆员等职务。先生任职期间有三件事需再提及,一为任西宁县长之时诸多无辜在押百姓得以获释,二为协助马麟粉碎马步芳独霸青海之野心,三为支持兰州各大院校甘籍学生反对省政府“三百万银元建设公债”的示威游行,而作声泪俱下之演说,此三事可窥先生为国为民常不顾个人安危之点滴。

先生著述经友人、门生等社会人士多方搜集整理来看,目前经刊印面世的著作有八种,论文有二十一篇,有目而不见书者亦有八种,另据相关记述约有五十余种著作由郭沫若先生派人取得拟在京出版,后似遇变故而至今未见其文。先生辑佚出版《秦州记》,此文出自南朝刘宋南郡王从事郭仲,内容涉及地区风俗民情、河流山川、名胜物产、历史及地理沿革等,后因战火所致而散佚,先生耗十余年心血终使此书获新生,遗文逐条皆有先生按语并做详细考释,价值极高,例如文中先生关于仇池国的考究,弥补了正史对于此政权的语焉不详,仅以此例便可见此书于史料研究之价值。先生对天水出土的秦公簋、公钟、车輨等文物详加考释,汇集而成《天水出土秦器汇考》,其中以先生对秦公簋考释尤为重要,时簋已亡佚而仅存有拓本,先生据簋器拓片及铭文拓片,又旁征博引史料文献及他人考释后提出个人论释,对秦公簋确认有重要价值。先生与寄居天水的杜学知(古文学家)、刘文炳(留学生)二人筹资成立陇南丛书编印社,《秦州记》、《天水出土秦器汇考》首印行于此编印社。《二妙轩碑帖》集诗圣之诗文、书圣之书法成于清顺治十三年,康熙年间因战祸所累及而仅流传少量拓本,乾隆年间秦州知州王宽偶见数块诗碑而作《二妙轩提拔》并予以保护,冯公赏《二妙轩碑帖》拓本后详加考释并作《秦州杜诗石刻记》,是王宽后研究《二妙轩碑帖》之第一人。先生于甘泉古镇一庙院内偶考得古玉兰树两棵乃国内之最,据此又考得该庙院系杜甫诗《太平寺泉眼》之所在,遂以偶得王了望(清初诗人、书法大家)水晶石印为跋,附《西岳华山庙碑》考而撰《麦积山公社双玉兰堂诗记》长卷,内容亦述及得白石老人笔墨“双玉兰堂”之事,成文后得邓宝珊(时甘肃省长)签名及多位著名文人墨客题跋,于天水而言甚为珍贵。先生考察临夏地区时,不辞辛劳而经舟车劳顿入寺沟峡,因时间有限而未得休息,当日便作《炳灵寺石窟勘察记》,是发掘、研究、宣传炳灵寺石窟的第一人,该勘察记时至今日仍是研究炳灵寺石窟价值之重要参考。甘肃在清代学术有成而闻名全国者应首推张澍(武威)及邢澍(武都),然二公辞世多年后便鲜为人知,先生阅二公文献常唏嘘不已,经先生广加搜罗二公遗著后整理而成《张介侯先生年谱》及《守雅堂稿辑存》,使二公之作免于亡佚。冯公力劝邵力子先生将其藏书捐于天水以兴天水教育,几经周折后邵公为先生真诚所感而同意捐赠,天水县图书馆以此藏书为基础而成立,邵公藏书极为珍贵,于天水乃至甘肃产生极大影响。以上所述非先生全部功绩,然至此不再赘述先生其他事迹,是以先生于麦积崖贡献为本文之重!麦积崖为何地也?

麦积崖乃麦积山之别名,地处秦岭余脉,自东晋十六国姚秦在其上开窟造像始,尔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诸代不间断添修和重妆,逐成规模。麦积山石窟萌生和壮大缘于“丝绸之路”与古蜀道在其属地天水(古秦州)交汇,佛教一经传入便迅速发展,成为较早行建寺开窟、造像礼佛之古秦州中心。麦积山石窟盛时名僧昙弘、玄高讲经引“山学百余人”,为陇右佛教活动中心。而自晚清始,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以及古秦州佛教中心位置的转移,加之栈道毁坏而年久失修,逐现败落之迹,可谓荒木丛生掩佛影,残垣断壁遮寥僧,已不复昔日盛况,渐被尘封于麦积崖千年迷雾之中!

首将麦积崖间障目一松叶拨开者乃大村西崖(日本学者),然此举未起波澜便沉寂于麦积崖迷雾内。数十年后冯公亲启障目之松叶,于乱世之中不顾个人安危,步陈道、入幽林、斗虫兽、破浓雾而寻得古人精神、智慧之光—麦积山石窟,先生将狂喜暂避于心中而又登危栈、探秘窟,深考后终得《麦积山石窟志》,笼罩于麦积崖间的千年迷雾因先生而渐已散去。《麦积山石窟志》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麦积山石窟内造像、壁画、建筑、铭文碑刻以及石窟历史沿革,并对其价值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释。志成后亦由陇南丛书编印社刊发,先生之石窟志刊发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时多家主流报刊均有相关报道。刘文炳先生在《麦积山石窟志序》中对先生石窟志之价值做了极为中肯的高度概括,刘先生之序中有言:“必待文物劫馀之后,而始有‘敦煌学’之成学;必待像画劫馀之后,而始有云冈、龙山之审存。故在外人未有所著之先,国人皆未之及。唯秦州麦积山石窟之有志,则自天水冯公仲翔始”。之后冯公多次以个人名义偕同好友对麦积山石窟进行了勘察保护,又前后两次陪同并参与了考察团的勘查保护工作,都有不小的贡献。先生深知麦积山石窟的价值以及石窟对家乡乃至全国的影响,故而为此常不辞辛劳地奔走呼吁,终于得到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邵力子、吴稚晖、邓宝珊及教育部长陈立夫等人的帮助。以此为基础先后补修石窟栈道、修建山馆(供僧人、学者及游客使用),成立“天水麦积山石窟建修保管委员会”,拟定详细计划欲对重要史迹洞窟之壁画、彩塑以及寺院建筑、窟区环境等多方面予以全面保护,却因时局和资金问题未得实施。至离世前先生仍对石窟挂念,毅然将天水家藏文物皆数捐赠于麦积山文物保管所,捐品涉及字画、拓片、瓷器等各类文物十数箱,其中不乏佳作珍品,一片赤心千言亦难表之。以先生贡献为基础,此后经几代人、数十年不短的探索,麦积山石窟发展渐入正轨!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璀璨明珠,由盛转敝而遗之,其光复显于世,功当属冯公无疑。

我常徘徊在冯公请于右任先生所撰,冯国璘先生(于右任秘书)所立“艺并莫高窟,文传瘐子山”之碑前,将往事慢慢追溯,从中搜寻着先生的影子。循着先生的脚步经北周“步步高”石阶过“千佛廊”,到麦积崖最高处“散花楼”,与先生颇有渊源的王了望先生所书“是无等等”匾额便在此,过此处经明人“平等洞”入隋人“牛儿堂”稍往下,便是先生为之欣喜若狂的北魏“万佛洞”。我与宋(或金)人所塑“释迦会子”之像相对,迎着麦积山石窟崖顶舍利塔尖透过来的一丝暖阳,我感应到了七十四年前先生见此景时的狂喜,又仿佛看到了五十八年前先生拖着病体遥望我所立之处的孤影。我期待着先生这盼望的眼神能与我有交汇,然而在刹那之际与我交汇的只有刺眼的光,阳光给予双眼的刺痛感以及与先生未及告别的失落感让人怅然若失,致心神久久难以平复。霞光在每个晴日会一如既往透过崖顶石塔,渐渐将暖色洒向尘寰,但那个翘首遥望、心挂家乡之人已与大地为伴。

今观先生一生,诗词创作、题字作画颇丰,在考古、考释、训诂等多方面皆有瞩目成就。而且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深烙先生心底,常为国运担忧,深知民间疾苦,心系家乡建设,常以赤心报国、以赤心待人。先生虽为读书人,却于而立之年从政后,亦多有勇于直面危险而与强权博弈之时,儒将之风尽显。而先生功绩专家学者著述久矣,尤其对麦积山石窟的贡献更有目睹之,今勾陈复赘先生往事,是值此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欲为先生立像寻求帮助,又恐此举为先生引来蜚语而惶恐,言语不周处更非本意。我常思为先生立像之因缘于莫高窟办公区所立的常书鸿先生像,常先生被誉为“敦煌的守护神”,为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倾尽一生,是“莫高精神”之基石,常先生逝后得偿所愿仍守着敦煌,面对着千年宝窟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敦煌莫高人,常先生于莫高窟之贡献与冯公于麦积山石窟之贡献相比并无二致。可在浩瀚的时光里,一些人和事总会渐渐被遗忘,无论当时如何轰轰烈烈,终会湮没于尘埃里,冯公之功绩亦有如此迹象,故为冯公立像更迫在眉睫!若冯先生之像于麦积山抑或于它地落成,皆可将先生治学、研究精神传承,最好是能了却先生“守护”麦积山石窟之心,纵然不能亦可将先生精神再显以激励一代代麦积山人。

今辛丑之岁不同于一百二十年前,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一代又一代人七十二年不断的艰苦奋斗,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飞速发展,已空前繁荣,天水经济和麦积山石窟也迎来了大发展。历史文化需要传承,民族需要精神支柱,个人有了精神力量,各行业才能在阔步向前之时有生生不息的能量。前辈不畏艰辛将祖国宝贵遗产保护,吾辈当勤勉守护,更应不忘前人、谨记初心,努力将老祖宗所遗财富完好交于子孙!

1616254551(1)

作者介绍:杨志强,凉舞涯心、到悔沟娃、凉魂(笔名),男,甘肃天水人行万里路,怀着梦漂泊在家乡的游子。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兵团精神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