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务 > 企业 > 正文

李旎:B站和我的非“二次元”人生

2012年乌镇,酒过三巡,傅盛再次发出邀约:“要不一起做一番事业?”坐在他对面的,不是在商业世界里浮沉多年的老兵,也不是游历过BAT的核心高管,而是85后的李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咨询公司创始人。

傅盛的话让李旎动了心。如今回头来看,李旎当时的选择至关重要,不仅让她成为了当时互联网公司最年轻的人力高管,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她结识了猎豹的“三号人物”——后来哔哩哔哩(B站)的联合创始人陈睿。

2014年,猎豹纽交所上市后,陈睿宣布正式加入B站,并邀得李旎加入。至此,40多人的B站形成了新的“三驾马车”:陈睿让产品和技术有了着落,徐逸仍专攻内容,而李旎则负责平台业务的整体运营、内容生态建设、商业化及战略投资、市场品牌等。

一路走来,“小破站”从一个吸引二次元爱好者的小众社区,逐步成长为一个多元、包容的综合性视频社区。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Z+世代(出生于1985年~2009年间的中国人)人口总数超过4.53亿人,而B站招股书显示其2020年第四季度MAU(月活跃用户数)为2.02亿。资本层面上,2018年3月28日,B站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三年市值翻15倍。

李旎也从一个非“二次元”不断进化。从拿下英雄联盟S赛大陆独家直播版权到B站跨年晚会,再到《后浪》,从《风犬少年的天空》到《说唱新世代》,B站“出圈”的每一步都能看到这位B站副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COO)的身影。

在李旎看来,这些变化无非是沿着最初的目标演进。

“互联网公司每个季报都会讲一个新的故事,但B站对外讲述的故事一直没有变,招股书中对B站的期许和定位,和现在B站对外的介绍一模一样,这是因为一开始我和陈睿就想得很清楚B站要做成什么样。”李旎说道。从上市到如今,每份季报里,B站都坚持表明,要成为一家文化品牌公司。

2021年3月16日,B站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二次上市进入倒计时,又一节点性时刻即将到来。3月18日,B站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发行2500万股,招股价上限为988港元,以上限价计算,B站集资额最多247亿港元。

当聊到未来的竞争与挑战时,李旎表示,要拥抱竞争,因为能保持一些紧张感、兴奋感,不至于懈怠;而另一方面,她对团队说,真正进入大众视野才是马拉松的开始,所以要更从容、更放松。

从非二次元到Saber

加入B站前,李旎并不太了解“二次元”,只能说出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比如《灌篮高手》。她也不太了解B站,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可以发“弹幕”的新鲜网站。

与徐逸、陈睿会面时,李旎讲了一个故事。2010年,李旎被医院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一度连续住院,瘦到只有70多斤。所以,她的梦想之一是帮助这些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很多人对此给予的反馈是说她太年轻,但陈睿和徐逸的反应却不同:“我们一起做!”李旎觉得找到了知音。

加入B站之后,李旎花了很长时间从头开始搭建B站的内容生态、商业化、战略投资等多个核心部门。商业化一直是社区面临的大难题。B站开始尝试会员收费、贴片广告、游戏等,2017年B站终于盈利。

但从本质上而言,B站走的不是已经被验证的流量模式,而是C端消费的模型。李旎解释:“我们希望用户来到B站之后能留在这里,能喜欢B站,在这里为喜爱的内容、文化消费,甚至于他能告诉别人,‘B站很好,你也来看看’。”

近两年,B站在内容上的“出圈”也的确吸引越来越多人“来看看”。

2018年,B站大会员数猛增51倍。另一个切片是,2019年最后一天,B站与新华网联合举办的跨年晚会达到1.1亿播放量,在各大卫视里脱颖而出。截至发稿前,B站于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发布的《后浪》已收获超过3000万次播放,28万条弹幕。

与优质的内容共同增长的是B站的商业化能力。2020年,B站全年营收为120亿元,2018年、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41.29亿元、67.7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4.15%、77.04%,连续三年高速增长。

这几年,李旎也多了一个二次元“偶像”。在她的办公室里,Saber的手办放满了整面玻璃墙。Saber是动画《Fate》中的女主角,也是李旎在B站的头像。在这部热血奇幻的动画里,Saber是具有浓厚骑士精神的女性。

李旎曾说,不要先去想退路,因为所有事情都可能会失败。她是一个信念感极强的人。“往往有信念的人,做事情的成功率远远大于没有信念的人。”她说,“我觉得B站很明显是一家由信念驱动的公司。”

年轻人社区

每两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在用B站,这是李旎对B站用户量的描述,也是B站最为人熟知的定位——年轻人社区。

“我会认为‘年轻很重要’,当然这个‘年轻’不一定是指年龄。年轻就是没有包袱,怎么做好一件事情,你不会想太多,你不会怕失败,你不怕失败了之后站不起来。”

早期,傅盛邀请李旎加入猎豹移动时,陈睿曾持保留意见,因为他觉得年轻人要接受过历练才能做出一些成绩。但当时26岁的李旎用表现说服了陈睿。陈睿不仅认可了核心骨干年轻化,在关于“什么样的人是合适的”问题上,也与李旎达成了一致。

在用人上,李旎很大胆,“不要去想这个人做过这些业务,如果所有人都做过互联网、做过流量、做过产品、做过技术才可以创业,就不会有扎克伯格。”正是一群“奇装异服”、上班遛狗的年轻员工,让B站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不过,新阶段也给“小破站”带来了新挑战,例如持续增长。2020年5月,少有露面的陈睿表明了B站的短期规划:“未来三年核心战略,一是内容生态,二是产业布局。我们垂直做了动漫和电竞,水平做了PUGC、大会员、直播、电商、线下活动。”

在B站的各种战略讨论里,最终会回归到一个基本问题:能不能让B站健康增长三十年?李旎认为增长并不等同于“翻倍”,健康增长很重要:“B站也会做,但会更看重做有质量的增长。我们会考虑这些问题——在哪里能获取更适合B站的用户人群?每个阶段扩张的体量是多大?”

为什么B站会火?陈睿曾给出的答案:孤独。“一个人没事情干的时候,打开B站,看着弹幕飘过,像是很多人一起看一个视频。即使有乱七八糟的骂战,也比冷清清一个人好。”

如今,这个答案或许需要被扩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