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务 > 企业 > 正文

华为搅动智能汽车"一池春水" 今年投10亿美元研发费用

4月19日早盘,无人驾驶板块掀起涨停潮,板块内东风汽车、北汽蓝谷、长安汽车等十多只个股涨停。

无人驾驶概念走强,主要与持续发酵的华为造车消息有关。4月17日,北汽新能源旗下品牌极狐联合华为发布了首款Huawei Inside智能纯电轿车北汽阿尔法S(华为HI版),该车搭载了华为自动驾驶技术。4月18日,华为以“专新致智”为主题,举办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包括4D成像雷达、MDC810在内的新一代智能化部件和解决方案,促进中国汽车在新能源、智能化、智能驾驶等前瞻领域加速领先。

从2012年到现在,面向未来的汽车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更新迭代加速,特别是人工智能得以在汽车上广泛应用。这一趋势也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入场,华为、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无不重金布局电动汽车以及无人驾驶技术。

在4月12日举行的华为公司第18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表示,华为从2012年就开始进行汽车相关研究,并成立了车联网实验室。

徐直军说,作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行业的领军企业,华为希望开创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因此,选择一些伙伴进行深度合作,以“华为Inside”的方式支持他们打造子品牌,真正把面向未来的车做出来。

徐直军举例说,华为与北汽新能源合作打造ARCFOX品牌,很快会推出一系列车型。ARCFOX品牌的系列车会把华为所有的ICT能力和北汽的整车制造能力结合起来,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总裁王军表示:“Huawei Inside创新模式是为了充分发挥华为的技术优势与车企的整体功能优势,为消费者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带来美好的出行体验。”

4月18日发布的华为高分辨4D成像雷达采用12T24R大天线阵列(12个发射通道,24个接收通道),比常规毫米波雷达3T4R的天线配置,整整提升了24倍,比业界典型成像雷达多50%接收通道,这是当前可量产的最大阵

列成像雷达。

当前,智能驾驶产业节奏加快,到了量产冲刺阶段。华为移动数据中心(MDC)坚持平台化标准化理念,通过持续资源投入与研发创新,突破硬件工程、软件工程及安全工程等量产难题。

本次发布即量产的MDC810,稠密算力高达400 TOPS,达到ASIL D功能安全要求,搭载智能驾驶平台软件MDC Core(含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VOS),配套完善工具链,可满足拥堵跟车、高速巡航、自动泊车等高级别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所需,已率先搭载在ARCFOX极狐阿尔法S上并量产上市,后续将有越来越多的搭载不同MDC系列产品的新车型陆续量产上市。

此次发布的“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是基于自动驾驶最核心的硬件:数据、高精地图、算法,构建一套数据驱动闭环的开放平台,旨在通过车云协同的能力封装、业内领先的标注能力、升级的虚拟仿真、安全合规的一站式云服务,协助车企零基础构建自动驾驶开发能力,降低开发门槛,提升开发效率。

在汽车电动化的浪潮下,汽车热管理系统变得愈来愈重要。当前,大多数新能源车热系统采用能效较低的PTC制热方案,在冬季低温情况下续航里程会降低30%至40%。因此,更加高效节能的热泵系统已经成为下一代热管理技术方向。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20年至2025年期间,热泵渗透率将会增长3倍以上。传统热泵方案系统复杂、管路众多,环境适应性差,在零下10℃以下无法使用,智能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热泵系统的效率和应用。

“华为历经4年的研究与开发,推出了业界集成度最高的智能汽车热管理解决方案。”王军说,华为TMS通过一体化设计的极简架构、部件和控制集成等创新技术,可以在满足舒适性前提下将热泵工作温度下限由零下10℃降低至零下18℃,从而将新能源车续航提升20%,同时通过个性化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助力车企打造能效最优、体验最优的热系统。

“智能汽车部件业务是华为的长期战略机会点,今年我们将在该业务领域投入10亿美元用于研发,目前研发团队超过5000人。通过分布在欧洲、日本和中国各地的研发中心引进高端人才,强化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驾乘体验。”王军说。(经济日报记者 李芃达)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