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兜售“容貌焦虑”,吃相太难看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在暑期竞争白热化的医疗美容市场,部分商家不顾医疗原则,一边在社交平台用“做不了学霸,做校花,整容要趁早”等话术向青少年传播“容貌焦虑”,一边用“1元医美”等营销擦边球引人“入坑”,医美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向青少年贩卖“颜值即正义”的价值观,并诱惑怂恿甚至变相欺骗青少年加入整容大军,不只是对美本身的误导,而且是对青少年身心的伤害。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向青少年贩卖容貌焦虑的医美,不仅一点都不美,简直丑陋不堪。

他们丑陋的,是被利益驱使的内心。很难想象,在对青少年展开话术攻击时,他们如何做到心安理得;在朝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身体里注射各种化学制剂时,他们如何做到面不改色;在拿着手术刀在青少年身上摆弄时,又是如何做到手不发抖;在将青少年一步步引入美容贷的陷阱,他们良心不疼?

脸庞决定不了一个人的受欢迎程度,容貌更从来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即便是在“靠颜值吃饭”的娱乐圈,也是如此。近来,因涉嫌强奸罪被批准逮捕的,因偷逃税而被罚款的,因到靖国神社摆拍而招致批评的,哪个不曾是所谓的颜值担当?

美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有缺陷的是畸形的审美取向,需要“整容”的是医美行业唯利是图的市场逻辑。人民网《2020医美行业舆情报告》提及的七大“痛点”中,“整容低龄化”赫然在列。医美低龄化趋势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利,也给其价值观形成带来挑战,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对违规“踩线”的超范围经营的场所进行严厉处罚,同时通过立法规范未成年人整容行为,从源头上避免公立医院“关正门”、市场机构“开后门”。当前是要用足用好现有法律,特别是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医美黑手。

“要变美,先变鬼”,这是医美人员说服未成年人时的话术。不妨把这句话改造一下,“要想美,先做人”,送给医美行业那些打未成年人主意的人。“在自己生理和心理发育成熟之前,与自己的脸‘斗争’,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很可能耗掉整个青春。”这是专家送给青少年的话,也是送给家长的话,切记切记。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