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支教岂能做成一门生意

近日,一位“连续10年去湘西支教”的海归女硕士被质疑作秀——在海外名校留学的同时,“支教足迹遍布湖南、江西、贵州、陕西等地24所偏远山区学校,前后帮助过2000多名山区孩子”。不仅如此,她还创办公司,其中一个业务是普通人只要交费5000元/4天,就“可以变身成为公益大使!”

海归女硕士是否作秀,尚待进一步调查挖掘,但由此引发对真假支教的讨论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真问题。

支教是个好政策,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下的调节和找补措施。教育部门启动相应制度,力图通过大学生下乡支教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态势,以推进全社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从微观看,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见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社会,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加了社会阅历;贫困地区的学生借由支教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另一扇大门,也弥补了他们在日常课堂中较少涉及的知识。

实际上,张桂梅就是一位支教老师。从17岁起,张桂梅把青春和知识都奉献给了山区孩子。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并将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给她治病的钱都全部投入到了教育事业。这样真支教、支真教的故事,不仅感人,也真真切切改变了一地的教育环境。

然而,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实现各种各样的目的,打上了支教的主意。一些国外的大学看重学生社会活动经历,尤其是公益性的社会活动,而国内的一些高校也把支教经历作为各种评比或保研的判断标准。于是,“敏锐”的商家马上看到了这其中的商机,收取费用帮助申请者“包装”出山区支教的经历。一些人把支教经历漂漂亮亮地装饰在自己的简历上,来叩开名校之门。

还有人利用支教可以迅速博人好感的公益属性,蜻蜓点水,“每年暑假一星期,每天上课一小时,修图宣传六小时”,由此给自己贴上某种标签,立下某种人设,吸引流量,方便用来变现。凡此种种偏离轨道的“支教”不仅对真正有心于乡村教育的人是一种伤害,更在某种程度上败坏了“支教”本身的名声。

不仅是所谓“支教”,类似将公益做成生意的事,并不罕见。无论是一些平台推出的公益筹款、还是打着扶贫旗号直播带货,一些人在“公益”的舞台上如鱼得水,赚取个人名声,在社交、公共场域和资本市场游刃有余,赚得盆满钵满。

慈善也好,公益也罢,都是“易碎品”,稍有不慎,就可致其损毁,因此,其健康发展既需要政策、法律、制度的保障,也需要公民的自觉呵护。一旦选择献身这种事业,就必须遵从它热情仁爱、扶危济困的属性,悉心守护公众爱人及人、守望相助的精神。

疏于监管,挤占宝贵的爱心资源;急功近利,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反而得不到帮助。这些,都是对爱心、对慈善、对社会互信的严重伤害。那些把公益作为自己履历的光鲜背板,身在背板前,心在社媒上的人,是时候停止作秀了。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