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旅游 > 天水文旅 > 正文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大像山石窟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大像山石窟 image.png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

天水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历史重镇,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魏晋以来,随着佛教东传,天水境内渭河沿线自西向东逐渐形成了木梯寺、水帘洞、拉梢寺、华盖寺、大像山、麦积山、仙人崖等32处石窟寺,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这些石窟寺规模较大,分布集中,风格代有传承且一脉相续,艺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在全国均属罕见。

大像山石窟 

大像山山门

甘谷大像山石窟

大像山石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谷县城西文旗山上,因有大佛像又称大像山,山体东西走向,东高西低。石窟和古建筑分布在1.5公里的山脊上。西区为古建筑区,从低到高依次排列15处明清建筑,其中文昌阁始建于清代前期,主殿阁式建筑,四角攒顶,八角出挑,以四梁相托八卦藻井形式相承屋面,为建筑学上较为少见的造型技艺。东区为石窟寺,共有22个洞窟,一字形排列,多为平顶方形窟,除大佛殿外,均无原来造像。大像山大佛依山开凿,因窟成佛,佛龛高34米,宽14米,深4.5米。佛高23.3米,倚坐,两眼平视,高肉髻,水波纹发式,额中有毫光,嘴唇宽厚,两耳垂肩,面部贴金,蝌蚪胡须,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平抚膝盖,两脚踩莲台。大佛宽厚的上唇短须在佛教造像中并不多见,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于此可见一斑。大佛为唐代所造著名的弥勒大像之一,是唐代弥勒信仰的具体反映。

大像山公园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