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评 > 正文

李子柒独一无二,但我们需要更多「李子柒」

李子柒独一无二,但我们需要更多「李子柒」

近日,李子柒再度登上热搜,困扰她几近一年的纷争,在法院的调解下接近尾声。

在李子柒停更的这段时间里,她的名字却从未远离舆论场。

@2N$)$H%HAYKO[ILU8~2LZJ

有媒体将近期东方甄选拍视频的动作定义为“俞敏洪瞄准李子柒”,国际关系专家储殷在谈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时说“我们或许需要更多‘李子柒’”……在当下爆款稀缺、进入冷静期的市场环境中,媒体、行业,甚至学界都在试图寻觅一个参照。

而李子柒就是这样一个样本。作为一个文化博主,她在不同阶段走向分野:文化输出、乡村振兴、非遗传承……并且都有所成就,余温仍在。她的故事是一场对时代发展的见证,其中的脉络和成果都足够强烈、足够典型。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中,谁也做不到对这个时代了如指掌,但我们或许可以以「李子柒」为样本,打开认知时代的切口。

01

截至目前,李子柒在YouTube上拥有1720万粉丝,视频播放量均在上千万。作为YouTube中文订阅频道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输出”曾一度引发各界大讨论,然而比讨论的结果更值得探究的是,一个女孩的乡村生活何以在这个领域引发热议。

在李子柒走红之初,支持者极尽赞美之词,其中有一种广为流行的说法:“一个李子柒能顶500所孔子学院。”尽管这一说法有失公允,但也从侧面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国文化“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永华认为,阻碍国外受众接受中国故事的并非信息不畅,而是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和偏见。讲故事的终极目标是要寻找到文化之间的可通约性。

而李子柒之所以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一张名片,正是因为她找到了人类文化的共鸣之处。她曾经说:“土豆在中国可以做土豆烧牛肉,在其他国家也可以做咖哩土豆、土豆沙拉,多元味道中多元文化也得以彰显。文化有不同,但总有共通的地方。”

2021年10月12日,李子柒出席太湖世界文化论坛。

在YouTube中国区综合排名中,前三位都属于美食类,美食是人类起居行动的最大公约数,但李子柒的美食又不止于此,每一道美食、每一个制作美食的物件、场景,都是站在一个平民的视角讲述生活的五味杂陈。这样的形式相较于以往文化输出中主题先行、单方灌输的形式,更容易达成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李子柒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打量中国普通人的窗口,顽固的隔阂便开始消融。美国马里兰大学营销学教授安姆娜·柯玛尼曾表示:“李子柒的形象与美国人对中国和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完全相反一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有助于改善美国人对中国的认知。”

李子柒的视频没有旁白,偶尔两句和奶奶、邻里的对白是视频中唯一的人声。也没有英文字幕,也正是因为没有语言,才没有边界。在评论区,曾有很多外国网友自发介绍“中国高铁很厉害”,原因是视频中段出现了李子柒坐高铁回到绵阳的画面。

YouTube的推荐机制始终以“内容为王”为根本原则,仅仅是载体和形式的相通是不够的。李子柒的每一个内容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比如《水稻的一生》《柴米油盐酱醋茶》《活字印刷》……文化自有其法道,自然而然的,这些中国乡土文明和传统文化在“天下一家”的叙事中为更多人所理解。在《笔墨纸砚》的视频下,外国网友说:“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4年,讲好中国故事的机制更加市场化、多元化,民间和个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这是党代会的报告首次将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与国际传播能力放在一起阐述。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表示,这意味着中华文明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方面,也将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价值支撑。而在这条道路上,李子柒已经完成了从“探路者”到“领路人”的角色升华。

02

 

在李子柒停更的这段时间,一大批从业者试图瓜分流量池,各大短视频平台陆续出现了不同版本的“李子柒:“念乡人周周”被称为“男版李子柒”、“张同学”被称为“糙版李子柒”、“康仔农人”被称为“双人版李子柒”、“帅农鸟哥”则收获了“六边形战士版李子柒”的称号。

这些博主无一例外都出身农村,他们的涌现是市场的选择,也说明“李子柒式”的内容变现是一条适合乡村发展的道路。而这,也与李子柒开始拍视频的契机吻合。

李子柒用来定位自我的词汇是“农村人”“没读过多少书的人”“财迷”,这符合大众对于一个农村女孩的想象,也是她在22岁返乡之后面对的困境。彼时,因为奶奶生病无人照顾,她回到家乡。开淘宝店是她根据自身条件,能想到、并且做到的赚钱营生。但店里的生意也只能勉强度日,她最初拍视频完全是为了给淘宝店引流。

早在2018年,公众对李子柒的关注度还没有如此之高时,她就在自己的店铺上架了各种农副产品,并用视频展示制作过程,刺激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产业链可视化”。

当流量完成从资源到生产力的转化,李子柒也摆脱了以往农民靠天吃饭的命运,不再被生活所困。

有李子柒珠玉在前,2019年前后,大量三农内容创作者入局,短视频平台上的乡村题材短视频从数量到内容样式再到表现形式,均迎来爆发式增长。曾有学者对快手短视频平台进行抽样研究,其中所抽取的124条短视频中,38条为乡村类短视频,所占比例最大。

而今,三农博主所拍内容涉及农活日常、乡村风光等,而在此之前,少有人意识到乡村文化的价值。就在几年前,被精英视角边缘化的农村还处于一种“失声”状态,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于中国农村的刻板印象,只知“汗滴禾下土”,不知“小桥流水人家”,认为村口一定坐着个穿补丁鞋的寡妇、孩子随时可能会辍学、男人们光着膀子随时可能干架。甚至,连李子柒也未能幸免,被质疑其镜头里不是真正的中国农村、批评李子柒的小院是幻想的小院。曾经有一批人前赴后继地寻找李子柒家所在何地,只为证实她在过度美化现实。

2019年,李子柒在接受新浪会客厅采访时曾回应过这类质疑:“社会主义新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小洋楼。农村就非得是穷苦的吗?农村就不能满院子花草和瓜果蔬菜吗?在大环境很好的情况下,想要把日子过成什么样子,可能更多的是取决于你自己本身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以及你是否愿意为之努力。”

彼时,人们为此争论不休,而三年过后,很多事情不言自明。

在一个名为“唢呐村的事”的短视频账号里,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马庄村家家户户的小院里都时不时穿出奏乐声,只要一家唢呐声起,隔着院墙邻家的小镲打出明快的节奏。

从李子柒家乡绵阳一路向南,大凉山昭觉县著名的“悬崖村”,藤梯改成了钢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将互联网带上山,村子里的小院堆满了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酸菜和花椒。

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民曾经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擦桌子,如今村子里的矿山和水泥厂都关停了,小院门口外面是专门的垃圾分类箱,里面则聚集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农家乐游客。

……

随着农村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电商产业链条,新媒体运营、物流管理等岗位落地农村,有效吸引了年轻人回流农村、反哺家乡。现在,人人都能感受到村子的变化,而借由三农短视频,这种变化被看见,曾经被诟病的农村正在成为网友们向往的下一个远方。

去年9月,李子柒参加了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获聘四川农耕文明形象代言人,在开幕仪式中,她表示以后会增加更多线下实践的环节,为老百姓创造前置条件,帮助老百姓自己靠自己动起来、富裕起来。她着重强调:

“李子柒以前是打造自己的小家小院,我想以后真真正正地从打造自己的小家小院,到打造我们中国老百姓的可持续、可发展、可推广、可复制、可传播的中国新农村。”

在乡村振兴的崭新阶段,这样的发言,让外界赋予她巨大的期待。未来如何还未可知,但起风时,旗帜会标记风的方向。

03

 

乡村的小院庇护着乡愁与希冀,也留住了时间。在城市化浪潮中,非遗散落乡野,保留着历史的厚重和风土的温情。因而对于真正心系乡土的人来说,乡村与非遗之间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

 

在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和李子柒一起成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的还有文化学者冯骥才。

冯骥才先生近年一直在进行文化遗产抢救,他曾经说:“中国近十万项的非遗项目要保持活态,迫切需要一支奋发有为的生力军。”毫无疑问,李子柒是这支生力军中的一员。在日前接受鲁健专访时,她谈到,经过短期流量爆发后,做菜等生活类内容或许不会持久,但传统文化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随着时代发展,非遗越来越古老,离当下的生活越来越远,非遗要活下去,就要融入时代,但李子柒在传承非遗上,承担的不仅仅是被看见的媒介作用。

2017年冬天,她发布过一则缝制千层底鞋的视频。用自制的浆糊和棉布打袼褙,晾好的袼褙根据脚的大小胖瘦描出形状,剪出“布签”,周围一圈用布条包边,接着用石头压实,几十层的布签要一针穿透,再用钳子从另一头拔出来,前前后后几千针,纳出细腻平润的针脚,再用铁锤锤平。

她在视频的配文中写道,儿时的自己一直穿着奶奶用旧衣服做的千层底布鞋长大。而如今,千层底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鞋用的是上好的白布,但鞋始终是用来穿的,她裁出奶奶的鞋码,让“非遗”回归生活方式。

千层底鞋原本就是她的生活,但作为文化传承者,李子柒的短视频还用一种“从做中学”的方式,打开传承的思路。

在鲁健的访谈中,李子柒谈起学习木活字印刷的经历。当时为了再现活字印刷术,她在温州瑞安东源村像老师傅学习了三个月,也沉淀出了更多感触,“他们那一门非遗只有两个人了。要么年纪大、手艺不太稳,不能做了。要么就是年轻人静不下心,坐不住。”

她说:“很多非遗文化,像极了一个垂暮的老者,站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回望,就是那种无力感。所以他需要被很多人看见,需要被很多人关注。”

陈年老酒,要以新瓶装之,短视频和背后的人与非遗传承擦出火花,看似偶然,其实是一种必然。优质的非遗从未丧失其价值,只是缺乏跟上时代节拍的传播方式,以及与时代适配的表达形式。像李子柒一样的文化博主就像小齿轮,严丝合缝地卡进古老的机器,只要小齿轮足够多,老机器就不会蒙尘。

然而,就像汉学家寇志明所说:“中国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国家,想找一条捷径去了解中国是不可能的。”想要靠一个人的力量传承文化、传播文化、盘活乡村,更是不可能的。

曾经有记者问李子柒,自制短视频的博主越来越多,会不会担心自己被取代?

她回答:“哪怕有人同样拍摄乡村风,或者传统手艺,我觉得这些都是特别好的事。至少让很多人知道,现在乡村也这么好看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的话,我觉得量真的太小了。”

当李子柒的样本价值已然明晰,推广样本不仅重要,而且必须。

讲好中国故事是一场合唱,我们需要更多李子柒,各显其能,以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我躬身入局的是历史长河,我所翘首的是一片热土,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如此美美与共,方能天下大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