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小说散文 > 正文

刘子斐:天水人的春天,从一碗麻辣烫开始!

 

天水人的春天,从一碗麻辣烫开始!

刘子斐

天水人的冬天,从一碗馓饭开始!

李晓东

天水,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西北的大地上。她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让人们纷纷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探寻她的奥秘与美丽。

天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她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衰更迭,也孕育了无数英才豪杰。如今,这座城市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她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与舒适。

而在这座城市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一碗碗香气扑鼻的麻辣烫了。天水麻辣烫,以其独特的口味和风味,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甘谷辣椒的香辣,融入汤底,让人回味无穷。每一口麻辣烫,都仿佛是一场味蕾的盛宴,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除了美食之外,天水还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麦积山的巍峨壮丽,伏羲庙的庄严肃穆,都让人流连忘返。而在这片土地上,还流传着许多古老的传说和故事,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厚重与深邃。

如今的天水,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访。他们或许是为了品尝一碗麻辣烫,或许是为了欣赏一片美景,或许是为了感受一种文化。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他们都会被这座城市所打动,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因此,我诚挚地邀请更多的人来到天水,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与美丽。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美食,欣赏到秀美的风光,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信在这里,你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快乐。

在天水,一碗麻辣烫,似乎成了城市的新名片。甘谷辣椒的香辣,融入汤底,刺激着味蕾,也挑逗着人们的好奇心。当这股麻辣风潮席卷而来,天水仿佛变得热闹非凡,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辣椒与香油的混合香气。

游客们纷至沓来,他们或远或近,或老或少,都被这碗麻辣烫所吸引。街道两旁的店铺灯火通明,店主们忙碌地准备着食材,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而政府也趁此机会,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涂墙刷漆、清洗栏杆,甚至开通了麻辣烫专线,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交通。

走在天水的街头巷尾,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天水也曾是兵家必争之地,那时的人潮涌动,是为了国家的兴亡。而如今,一碗麻辣烫,却能让这座城市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这不禁让我感叹,简单的食物,有时也能拥有不简单的力量。

天水的麻辣烫,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的传递。它让人们感受到辣而不燥、麻而不苦的味蕾盛宴,也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与包容。或许,这正是天水麻辣烫能够出圈的原因所在吧。

天水人的冬天,从一碗馓饭开始!

天水人人民政府副市长 李晓东

甘肃天水和我老家山西长治,虽相距千余里,不少风俗习惯和饮食却相同相近。最典型的,一是浆水酸菜,二是馓饭。不过,这两样在我老家只是农家小食,现在仿佛农家也吃得少了。在天水,却是上至高档饭店,下至街巷小店,远至乡野农舍,甚至布满小资情调风格的时尚茶餐厅,都可见到它们的身影。

到天水工作以来,我越来越感觉到,天水被命名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堪称实至名归。如今春节的“年味”似乎真的越来越淡了,但在天水不然。天水过年,有三个高潮。除夕到大年初三,将先人灵位请回家,每顿饭供之,初三下午送到坟上,漫山遍野鞭炮齐鸣。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到被誉为“陇东南第一名观”的玉泉观烧头香。正月十六,伏羲诞辰,大家都到伏羲庙朝拜人文始祖。孔子的偶像是周公,“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公的偶像是尧舜,尧舜的偶像是伏羲,“百王之主,万帝之先”。伏羲一画开天,肇启中华文明,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在天水卦台山分阴阳、创八卦。羲皇故里的天水人,不仅在每年6月22日夏至日盛大公祭,平时也念念于心。

也许,正是源于这样的民俗传统,才让天水人从精神食粮到物质食粮,都如此民间化。在天水,两山夹一川,北山属于黄土高原,南山是秦岭余脉,站在街头,北望是北方,南望见南方。藉河从城中流过,不宽,水缓,有桥若干,车也过,人也过,岁月也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乡愁,就是浓浓的民俗,甜甜的馓饭。

在我家乡,馓饭叫“馓面撮”,我觉得比“馓饭”更生动、准确。“撮”,不是“一小撮”的意思,也非指把垃圾撮起来,而是把稀的东西熬稠,如“撮糨糊”“撮闷饭”。“馓面撮”,非常形象地把做馓饭的过程表达了出来。小时候,常常是晚饭的时候,问妈妈,“吃啥?”妈妈说,“馓面撮。”天水现在见的馓饭,是用细的玉米面粉做的,我记忆中的馓面撮,原料是较粗的玉米糁子——细玉米面舍不得做馓面撮,要握“疙瘩”。不是杭州面疙瘩,是用玉米面粉捏成十厘米长、三四厘米宽、半厘米厚的片片,下锅煮熟,是早饭的主食。玉米糁子黏性不足,不能做疙瘩,便熬了馓面撮。

当时家里烧灶火,灶大,锅也大。我家用的,是一口香炉型的铁锅,时间长了,里外全是黑色。爸爸在矿上工作,家里就妈妈和我们兄妹,饭量小,大约一人一碗。掀开黑的锅盖,小半锅水已经沸腾,热气直升到脸上。我们趴在炕头,看妈妈拿了一碗玉米糁,抖着碗,向这跳跃的热波浪里馓去。一边馓,一边用勺子搅。渐渐地,锅里的玉米糁越来越多,搅动也更快。我不知道用玉米面做馓饭需不需要搅,玉米糁较粗,不搅,就会结成块。

之所以叫“馓面撮”,因为包含两道工序,一是“馓面”,二是“撮”。搅匀了,就用火熬。用煤气或电磁炉,火的大小可以调节,煤火控制则主要通过两样东西,火柱、炭块。用火柱从上向下捅火,煤灰漏下,氧气增加,火苗红红地蹿上来。如要火小点,就加块炭。炭发热量高,燃烧时间长,但不像纸张木片,见火就呼呼地着起来。一块炭下去,反而把火压住了。先抑后扬,很有些辩证味道。端起锅来,丢块炭进灶火,重新坐锅,盖好锅盖,慢慢等着“撮”。

我小时候,孩子们用塑料碗很多,那是先进、时尚的标志。用塑料碗,有两大优点。一是摔不破。“打碗”,一直是孩子们最普遍的“罪状”。二是隔热。现在看来,用塑料碗盛热饭,也许并不环保、健康,但那时却实在感觉方便。一个绿色的塑料碗,我用了好几年。刚出锅的馓面撮,盛在绿色的塑料碗里,却不敢“大快朵颐”,更不能狼吞虎咽,太烫。我们老家的馓面撮,比天水的馓饭略稀,太稠的话,玉米糁子容易结块。而山西大同的馓饭就更稠,称作“拿糕”,可以整块从碗里倒出来,放在案板上切。

稍凉一下,把筷子平过来,从边缘向中心,一圈圈收着吃。最可口的,是新磨的玉米糁馓面撮,甜丝丝的,真透出“良食”的味道。现在,在天水吃馓饭,讲究的配菜不少。必配的,首先当然是酸菜。一大盆墨绿的酸菜,和着浆水端上桌。切成半厘米宽的丝,薄而均匀。浆水里漂着鲜红的辣椒段,一看就食欲大开。我们小时候的酸菜可没这么豪华。馓面撮出锅,掀开浆水缸,挑出一大团酸菜来。原料来源庞杂,有苦菜,有灰灰菜,有白菜。有的没切,有的切得很“豪放”。讲究点的,用葱花辣椒炝一下,但那时油也珍贵,大多数时候,就放点盐——酸菜本来酸,醋也省了。我们小孩,不大吃酸菜,最大的奢侈是撒点白糖。天水馓饭的另一标配,是土豆丝。细细的土豆丝和红红的辣椒丝炒在一起,含羞带笑地端上桌来,和酸菜、馓饭构成了民间美食的吉祥三宝。虽然醋熘土豆丝是山西“第一名菜”,但吃馓面撮却还没这待遇,那要等到吃白面馒头时才有。白面馒头、小米粥、醋熘土豆丝,我们一边吃馓面撮,一边搓搓手脸,做着美食的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