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北路的银杏叶,又黄了一枚;一枚,又黄了。
漫步在甘肃天水秦州区青年北路,仿佛踏入了一个金色的梦境。700多米长的街道被216株银杏树的金黄树叶笼罩着,从浅黄到青铜色,从橄榄棕到黄铜色,构成了一片炫目的金黄。
俯瞰之下,宛如两条“黄金色带”平行在道路两侧。这里是天水人引以为傲的“黄金大道”,也是初冬时节这座城市最浪漫的所在。

立冬过后,秦州区青年北路的“黄金大道”银杏景观进入最佳观赏时间。 而今年此时,2025年天水市秦州区第七届黄金大道文化旅游周正在这里热烈举行。
与往常不同,这里的落叶暂时实施不扫,只为保留这一地的金色浪漫。
我漫步在这条金色长廊上,脚下是飘落的银杏叶铺就的“金色地毯”,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这声音与游人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初冬最惬意的交响曲。
来自宝鸡的游客王慧举着相机不停拍摄,言语间难掩对美景的赞叹:“第一次来就被震撼了!虽说已经入冬了,但秋天的氛围依然很浓厚。”
与往年不同,如今的“黄金大道”不仅是一条自然景观长廊,更被打造成了一个集 “视觉打卡、文化体验、消费助农” 为一体的综合舞台。七大主题篇章依次展开,涵盖诗意秦州、寻味秦州、人文秦州、丰收秦州、活力秦州、唱响秦州和幸福秦州。

青年北路变身露天文化舞台,各类表演轮番上演。古琴、古筝、书法、茶艺表演彰显“诗意秦州”的雅致韵味。
“一画开天”、秦州夹板舞、秦州小曲、秦腔联唱等特色文艺节目展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街舞、广场舞、武术、太极等表演则展现出秦州的现代活力。
我驻足观看,只见街南,扮演伏羲、女娲兄妹的男女演员,在跳《一画开天》和《女娲补天》舞,纷纷扬扬的落叶,天然地构成了史前先祖“身披兽皮树叶”的意象。街北,十几位古装加身的女子以落叶为席,把古琴演奏得风生水起。
老年大学模特队手撑油纸伞走过来,《梦里水乡》的配乐,让这些银发皓首的老人们宛如走在江南的水乡。只是石板桥换成松软的黄金道,那些怅然的意味被喜悦和明亮替代着。
夜幕降临,青年北路的景色更显迷人。精心布置的灯光系统将整条街道点亮,金黄的银杏叶在灯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宛如一条流淌的金色星河。
在金叶映照的夜色中,诗词灯光吊条、多彩氛围灯带与金黄的银杏交相辉映,将整条街晕染成一片金色幻境。美轮美奂的夜景,自然成了镜头下的“宠儿”。
市民和游客举着手机、相机驻足于灯影婆娑的银杏树下定格精彩瞬间,还有人在诗词灯牌前取景留影,每一处光影都成为打卡点。
“现场人山人海,风景特别美,不愧是‘黄金大道’,美不胜收。”市民小云一边直播一边说,“大家都来参观,看我们天水风景,来观赏我们的黄金大道。我也想通过直播,把天水的美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甘肃天水。”
夜间的演艺活动同样精彩。衔月阁拾光音乐会与黄金大道梦幻联动,精彩的表演点燃了全场热情。秦腔联唱、银杏公主、汉服表演等文艺演出陆续上场,许多市民还自发表演了秦腔、歌舞、器乐等节目,让现场成为展示才艺、交流互动、休闲放松的大舞台。
“黄金大道”涌动的人潮,为展示全区农特产品搭建了绝佳舞台。秦州区各镇纷纷亮出“家底”,将最具代表性的农特产品带到现场。
杨家寺镇带来了贝贝南瓜、农家自榨菜籽油、荞麦面等优质农产品。大门镇则展示关峡竹编、大马士革玫瑰纯露及鲜切玫瑰、火爆全网的天小仙文创等。“金黄银杏映红果,文旅融合促增收”。花牛苹果与银杏景观的“红黄搭配”,成为今年特别的打卡点。

一位名叫胡亚芳的市民高兴地说:“来这里吃了很多美味的美食,感受到了秋天的这种银杏树叶温暖热闹的景象。这里人非常多,特别热闹,感受到了市井非常热闹的氛围。”
在青年南路旁,不得不说的是汉白玉苏蕙雕像。其像颔首眺望,表情似喜似悲。这位前秦的才女曾在天水居住过,为丈夫窦滔写下璇玑图和回文诗。
据说璇玑图有两千多种读法,一代女皇武则天赞苏蕙“才情之妙,超越古今”。
站在这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这条700多米长的“黄金大道”已超越了单纯的景观功能,成为连接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旅游的独特空间。
一位当地居民感慨道:“落叶美景和艺术行为给了我们城市人近距离感受大自然、感受天水传统文化的机会,”

夜幕低垂,我准备离开这条金色长廊。回头望去,灯火阑珊处,一对情侣在秉烛赏月。小伙子双手捧起一枚叶子。姑娘笑了,用指尖在叶子上写着什么。写的什么呢?那头顶的故乡月,定是懂的。
“黄金大道”是馈赠,这样的天水,美翻了! 在这片金色的世界里,我仿佛听到了这座城市的心跳,感受到了它古老而又年轻的生命力。
这条700多米的街道,不仅有着金色的银杏,更有着天水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他乡,我能够走出一个个秋天,却走不出故乡的黄金大道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