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马晓春专栏 > 正文

马晓春 :心灵的孤寂

心灵的孤寂  

文/马晓春    

昨夜的星辰已然坠落,消逝于遥远的银河。想要记起,却偏偏已忘却,那份爱换来的唯有寂寞。爱是不变的星辰,爱是永恒的星辰,绝不会在银河中陨落。时常忆起那份情、那份爱,今夜星辰,依旧闪烁…… 

一曲《昨夜星辰》,勾起了诸多往事,往昔的过往已消失在遥远的银河……    

当弯弯的月亮爬上了山头,将银色光芒洒向荒野。我伫立窗前,仰望夜晚的星空,仿佛看见了月中的银河与织女,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带来一阵无名的落寞。  

流年岁月,聚聚散散,我饱尝了思乡的孤寂;漫漫黑夜,酸楚爱情,我尝够了黑夜的寂寥。    

也许人生便是如此,守望情谊,在孤寂中老去,让世间男女品味摧残与无助,体会惆怅和忧伤。      

夜深人静时,卸下白天虚伪的笑容,用孤寂守望心灵的空虚,用思念抚平心灵的创伤。爱,迷迷茫茫,如梦似幻,不过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恋,亦真亦幻,不可触碰,只是一种心理的依靠。留下的只有孤枕难眠的泪水,守望星空的破碎。那些渐行渐远的往事如同黑夜的星空,依旧在风中摇曳,依旧无法远去,依旧触手可及。    

曾经的一切,随风而去,恍若梦里。快乐的瞬间,稍纵即逝,痴痴迷迷。我早已迷失了自己,早已习惯了失意。此刻,守望夜里,才发觉岁月如同游戏,坎坎坷坷,悲欢离合;此刻,品尝苦酒,才明白情感好似泡影,五彩缤纷,触手即破。  

总想给自己一点笑意、一点阳光、一些精彩。但笑容如此疲惫,生命出奇平淡,一切的一切,随风而逝,永不复返。    

凝视如今的自己,依旧面无表情,茫然无助。也许这种寂寞本身蕴含着独特的美感,不易被人察觉。也许这剂良药苦口却疗效颇佳,让人苦尽甘来。  

有时候,有些人,有些事,无需别人明白,无需别人读懂,只要自己活得真实、活得自然,即便寂寞,即便孤独,依旧充实,依旧欣慰,至少再无孤寂,心无烦忧。  

夜色阑珊,过客匆匆,世间的一切皆如过眼云烟。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一次次走近,又一次次走远。擦肩而过的回眸,终究无法改变。长相厮守的奢望,终究注定是欺骗。  

守望黑夜,如同一只枯叶蝶,在寒风凛冽中落魄于荒野,一切如此现实、真实,毫无虚假。守望黑夜,没有压抑与哀愁,忘却失落与无奈,留下的只有沉思、迷离与心曲。  

月升的时候,孤独亦起。凄美的月亮,倒映在水天云间;凄凉的银河,隔断了牛郎织女。守望黑夜,陪伴星空,在寂寞中回味过去,在迷茫中找寻自己 ……


$[(M_O0DJ%BZ]FML3CZJ4HT

 

作者简介

马晓春,东乡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方志出版社志鉴编纂专家,甘肃省第四届地方史志学会理事,甘肃省行政区划与地名专家库第二、三批地方专家,临夏州作家协会理事,《暮雪诗刊》《康乐》执行主编,《诗文化》签约作家,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原主任,康乐县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形象代言人,康乐县第一批全民阅读推广人,康乐县文联三级调研员,康乐县作家协会主席。

先后在中国作家库、中诗网、中国文化旅游网、学习强国、《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民主协商报》《民族日报》《辽源日报》《党的建设》、藏人文化网、东方文学网、四川文化网、丝路文博网、《拉萨河》《华南风骨》等,发表散文、诗歌、新闻9200多篇(件),其中有40多篇散文诗歌获“魅力临夏·良恒杯”全国少数民族散文大赛优秀奖,吉林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大赛优秀奖,2019年度甘肃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三等奖等。主编《康乐县志(1986--2005)》《康乐年鉴》8部,其中《康乐年鉴(2013)》获甘肃省第十届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康乐年鉴(2019)》获第七届全国年鉴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编辑《临夏州人民医院年鉴(1998—2022)》《稼轩祖籍·人文康乐--2023辛弃疾学术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编审志鉴(行业志鉴)20余部。被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中共临夏州委宣传部授予“首届‘十佳通讯员’”等。被中央电视台10频道、央视非遗栏目组、甘肃电视台都市频道、甘肃广播总台农村广播、新甘肃客户端、民族日报等报道,事迹录入《康乐年鉴(2021)》和第4期《康乐》刊物。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李晓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