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马晓春专栏 > 正文

马晓春 :离别的时光

离别的时光

文/马晓春

离别,那消逝的空间,那残留的身影,那美好的记忆,那淡淡的忧伤。

那些难忘的时光,你以柔情乱了我的阵脚,偷走我的心房。可错位的命运,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疤。致命的忧伤,夺去了我的青春年华。

可以不在意世俗的冷漠,不在意命运的薄情,却无法不在意那些回忆。有人说,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真正属于过你,不必惋惜。可我明白,在时光里,最难忘却的是那些记忆,最伤人的亦是那些回忆。若没有那些回忆,我便不会在伤痛中哀思,不会在失意中孤寂。

我钟情于回忆,回忆那些难忘的过往,回味那些清晰的点滴,心儿始终一片迷离。多少个从梦中惊醒的日子,你的影子总是挥之不去,梦醒后迷茫地思念你,泪湿了衣襟。总幻想着倘若我们还能回到从前,如今的我们会是怎样的景象?或许,离别的悲伤就能消散,生命也会重焕生机。

这些回忆如盛夏的暴雨,骤然降临,冲垮思绪。这些忧伤似难愈的顽疾,折磨身心,痛苦难离。那些满是彷徨的等待,像离水的鱼儿,如随风飘荡的风筝,找不到归宿,在迷茫中孤寂。

那些飘荡在天空的魂灵,一点点、一个个,被悲伤震荡,痛到忘记自己是谁,忘记活着的意义。只是不知,在离别的时光里,你如今模样如何,依靠在谁的肩膀,是否还在彷徨,还在忧伤?

只是时光不会因这份伤痛而停滞,地球不会因这份真情而停转。我想我定会忘却孤单,用文字疗伤,与文学相伴,寄托情感,定格梦想。

曾几何时,当我用忙碌冲淡忧伤,用文字追逐梦想,情感的惆怅便会隐匿,精神的满足无可比拟,生命的意义闪耀光芒。

步入中年,孤单依旧,我早已习惯了这份生命之重,早已尝尽了这杯情感苦酒。与文字相伴,让文学相随,蓦然回首,往昔孤寂的生活有了心灵相约的欢颜,如此短暂的生命也能有满足的时刻。

我愿做文字的爱人,与她相知相守,相依相偎,搭乘她翱翔的翅膀,倚靠她坚实的脊梁,让她带走刻骨铭心的忧伤,装点那段情感的华裳,追寻生命意义的殿堂。

再见了,离别的时光。再见了,情感的忧伤。


作者简介

马晓春,东乡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方志出版社志鉴编纂专家,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会员,西藏拉萨市作家协会会员,临夏州文联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临夏州作家协会理事,《暮雪诗刊》执行主编,《诗文化》签约作家,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原主任,康乐县作家协会主席。

先后在中国作家库、中诗网、学习强国、《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民主协商报》《民族日报》、中国文化旅游网、《甘肃诗歌》《拉萨河》《甘肃文史》《甘肃史志》等,发表散文、诗歌、新闻9300多篇(件),其中有40多篇散文诗歌获“魅力临夏·良恒杯”全国少数民族散文大赛优秀奖,“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作品奖,吉林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大赛优秀奖,第二至第四届“六世情歌杯”仓央嘉措国际诗歌仓央体优秀诗人奖和实力诗人奖。主编《康乐县志(1986--2005)》《康乐年鉴》8部,编辑《稼轩祖籍 人文康乐--2023辛弃疾学术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等,编审志书年鉴和行业志鉴15部。 著有《划过指尖的流年》等诗文集4部,主编《康乐》刊物8期。作品入选《炊烟飘过的记忆》《再论中国花儿》《甘肃历史学术研究论丛》《流年絮语.当代唯美作品选》《花儿艺术人生》《河州记忆》《印象临夏》等。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李晓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