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农村婚礼传统文化散记
古老的秦州大地蕴藏着显得既陈旧而又落后的地方习俗文化,在新时期加快社会文化语言文明进程的轨道上哪些曾今教化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统文化,地方方言以及生活习俗离我们的印象越来越远,甚至被我们淡忘,在我们的下一代人生活中销声匿迹。树有根水有源人有地方传统文化孕育的内涵,为弘扬传统文化,保留地方习俗方言用语,笔者整理了秦州部分婚嫁习俗以食读者。
说亲事
秦州农村把给儿子找对象叫“说女人或说媳妇”,八九十年代农村的男娃年龄到十五六的年龄段,父母开始着手给儿子托媒说媳妇。经过父母多方打听某地有年龄相仿的女娃便带上烟酒求奔本村或本地得高望重之人【能说会道的人】前往说亲。
媒人去女方家提亲时,由男方家准备简单的烟酒,糕点之类的礼品携带上再登门提亲事【秦州人叫问亲事】。按照当地传统习俗一般提亲需三个环节,第一次媒人提起亲事女方家会说这事有待考虑,当地话【有这句话在着】。第二次媒人同样带上男方准备的礼品【礼当】二进女方门提亲试探考虑的怎么样了,女方父母对男方家庭人品,经济状况,以及地理环境等经过细致入微的侧面了解,觉得还可以做亲就对媒人坦言;我们作父母的能成,看女孩愿意不。婚姻大事还需看女孩意愿强求不得,父母不能包办。媒人心领神会感觉这门亲事有眉目。第三次媒人带着男方家丰厚的礼品再次登女方家的门提亲,女方家热情高涨,以礼相待招待媒人答应这桩婚事。接下来媒人和女方父母商谈男女双方两个孩子见面时日,礼节之事,这其中有背看,正看,看屋里俗称“三看礼”。三看也叫三见面自然少不了见面礼,礼金用红包取而代之,具体数目根据男方经济情况各有所不同,比如第一次见面男方给女方【媳妇】2000元那么第二次就得4000元以此递增。
看屋里
看屋里俗称第三次见面,男方家张罗布置庭院,请三亲六故街坊邻居忙得不亦乐乎。杀鸡宰羊请厨师做菜设宴招待女方家贵客来宾,同时也附带答谢媒人跑腿费舌足成亲事。酒足饭饱,不免也有亲朋一时高兴喝了个酩酊大醉。屋里院外欢声笑语形同过节一般好不热闹,村里人不问便知这家有喜事,茶余饭后窜门游世也不妨谈论分享人家的快乐。看屋里主要观察男方家父母身体状况,房院新旧所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出行便利否。其实窥一斑而见全豹,顺便浏览一下男方家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以后有无发展前途,扫描房院四周便知男方家经济情况。在女方家辞别前男方再次给女方看钱【正看礼】如女方也就是未来的媳妇很爽快的接下,就说明这门亲事成了。接下来酒席间【有的地方叫把话说到桌面上】媒人再和女方父母商定订婚之日。【保媒时间】
订婚【俗称保媒】
订婚之日一般择其双日僻忌单日,男方家提前准备烟酒,糖茶水果,制作酒席的蔬菜以及订婚礼金。90年代以前男方还要邀请女方【媳妇】前往县城服装,首饰商场选购订婚服饰,首饰以及自信车或缝纫机手表之类的物品。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对物欲的需求把服饰之类的选购改为礼金而随时代发展现穿现买,以前的订婚服饰俗称水礼,现以现金而代替。订婚物品准备齐全后男方家亲房本卷由辈分长者和青年人作为代表也就是五六人前往女方家订婚【保媒】。
其实订婚酒席女方家早已准备停当,男方家携带蔬菜大肉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是当地流传多年的乡俗,现在一般男方家把蔬菜都以价值折为现金付与女方。女方家在给女孩订婚的这一天要邀请七大姑八大姨以及亲房邻居亲朋好友前来坐坐,儿女的好事吗大家都来捧捧场,图个热闹。看他们家族女孩的女婿攒劲不,当地人也叫心疼不心疼【帅不帅】,私下里窃窃私语议论议论。再看订婚的服饰华丽与否档次高低,从中可以看出男方家出手的大方与小气。中午时分凉菜上桌,酒盅升起媒人给女方家掌家人敬上三盅酒后开始商谈礼金之事。一家满天要礼一家铺地还价,从十一二万由媒人从中周旋最后落到八九万元谈定。彩礼的事就算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水礼了,水礼包括金银首饰,摩托家电。不乏其人也有要两三万元轿车的,如男女双方公干拿国家薪水的自然少不了索要一套楼房,当然这是极个别情况。水礼是男方购物还是已现金折算代之,由男方决定。如若遇着性情中人开朗豁达干脆给女儿要点陪嫁之类物品的礼金例行一下规矩,免当地人口舌,要么别人说三道四某某人把女儿作践便宜送给婆家了。当然现在经济情况好了也有人只要能给儿子顺利的讨得一媳妇,自己拿十几万元的礼金也不在乎。亲定了媒保了算是两家人成了一家人了,不论出现什么情况婚事是不能变心的,如若其中一方悔婚要经过当事人【媒人】加倍清算退还的。悔婚在封建残留的农村是很不光彩的事要遭人戳脊梁骨唾骂的。近年来随着打工潮的起伏也有定了终身后外出打工跟了别人不回来,搞得家里父母焦头烂额忧心忡忡觉得丢人现眼无以面对亲家和朋友,到头来落了个人财两空。
娶媳妇结婚【有些地方称引女人】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随着两个孩子婚龄的临近,男方父母督促媒人前往女方家商谈娶亲之事。如女方父母答应嫁娶事宜,再由男方寻道艺较高的艺人测算男女方生延八字择期良日迎娶新人【新娘】进门。男方把娶亲日辰看好后再由男方长辈报于女方父母看是否所选日子适宜,女方通再次反复选择【方言叫投日子】通过一两个艺人的推算方才最终定下女儿出嫁日期,俗话说三个阴阳定不下一个拴驴桩。待嫁娶日辰敲定后男方开始大抄大办,请亲戚呼朋友布置新房,请屠夫杀猪宰鸡雇大厨打造酒席。男人们帮屠夫杀猪拔毛,女人媳妇给厨师洗菜揉面刷碟洗碗,农家院落说笑嬉闹好不热闹别有一番胜似过节的景象!
农村娶亲分大娶小娶之传统习俗,大娶光天化日之下男方率接亲车队浩浩荡荡开进女方家门口,在媳妇卧室门外扣上半响门无人因声的情况下,不断地从门缝往里塞红包。待红包满足了屋内的伴娘和媳妇伙伴后,吱嘎一声门开了新郎慌乱中找出新娘的鞋颤抖着手赶紧给新娘穿上背起一溜烟出了闺房门顾不上给丈母娘打招呼就把新娘塞进了车里,催司机一脚油门只看见车后荡起一团团晨雾,到了自家门口打开车门抱起新娘匆匆忙忙奔向洞房,新郎的不雅举动不时地引起大家的阵阵哄笑!说透了大娶新娘是要和前来吃酒席的娘家人一同到男方家的。
小娶是夜间或凌晨接亲,前往的人包括伴娘在内都是经过属相选配的,必须是贵人相其他相冲的相属在新娘进门时要回避。记得我结婚时的年代贫穷落后根本没有汽车接亲的福分,赶着一匹毛驴背上搭着一条花被就把媳妇接进门了。那时彩礼和现在天差地别也就是几百元,结婚也叫过干事顶多也就是一千元左右。
过干事
新娘是娶进门了但是娘家人还凉在门外,这就怪不得新郎了新婚燕尔沐浴在甜蜜的爱河之中,进了洞房有伴娘的看守是再不能离不开洞房的。哪些屋里院外的客人自有招呼的人,自己只管做新郎官好了。有道是客随主人便安排由事主,门外专门有看客的人,老远看见亲戚朋友走来就撤着大嗓门向院内喊:“看亲亲”院内的待客的人因声“哦”。娘家亲朋进院又有专人接待客人边递烟边把亲亲客人让进上房屋内,娘家人抽烟喝水稍事歇息后管事【总管】安排执事人看亲亲入座吃干粮【早餐】。执事人高喊“看亲亲吃干粮”,供席的人十分麻利地收拾好桌椅,待娘家人入座后开始调高嗓门向端盘的人喊:“出碟子,出酒壶”,早上给娘家人的干粮破例有四个凉菜一壶酒。供席人给娘家人轮流看一圈酒后又喊叫“全席的干粮”现在的城里人不知道以为干粮就是光吃干馍,其实干粮就是洋芋汇豆腐也叫豆腐头卤。吃完干粮再由负责陪客的人招呼亲亲到事先安排好的邻居家【事实上是客人歇脚的地方】以茶水水果瓜子烟酒之类的食品以本地的待客之道热情招待。
下午两点左右开始调席,乡下民间招待客人的菜肴层次不同,过去七八十年代生活困难过干事以四盘子,六君子,硬八碗【民间叫炖罐罐】,五碗四盘子居多。现在农民生活好了过干事招待客人菜肴档次也不一样了,十全,十三件,十样锦等花样日新月异,档次一家赛过一家。乡下人把在下午开席叫调席,管事看后厨菜肴以准备好就让待客的人前往各亲朋歇脚招待的地方请亲亲依次座席。按照农村习俗首席是老重位,重位才座的,也就是男方父亲的舅舅,男方的舅舅。再下来就挨着女方娘家人座席,以此类推。其实农村的婚礼形式也潜藏着现代文化,虽然没有城里那样高雅富丽堂皇,但也有贵宾,嘉宾,来宾之成分,只不过没有那么明显而已。不是吗,娘家人就是贵宾,老重位他们就不就是嘉宾吗?至于来宾不言而喻就是亲朋好友了!城里人过干事很显眼以请柬特邀的朋友自然贺礼丰厚,同样的朋友路头碰见随口答随话邀了一声人家贺礼400元,他就要打肿脸充胖子一比高低不干寒掺,死要面子活受罪。老重位娘家人入席后供席人开始喊;“出碟子,提盅壶,出满壶”,接下来就开始叫菜;“上菜,上饼”,最后一道菜叫;“全席的粉汤”。亲亲座完席离开时供席人很恭敬的递上烟并招呼看客的人通知男方【主家】送亲亲!
宴席进行到此也算告一段落了,其实宴席开始后男方父母被化上花脸披上被面坐上房门口被年轻人激将上在女方娘家人和众亲朋面前出洋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此时的长幼辈分以及颜面全不顾在司仪的摆布下一会让儿媳妇叫爸爸,一会叫daidi,转眼工夫又叫大大,爹爹。一会让儿媳妇叫婆婆【方言阿家】一会又叫儿媳妇叫妈妈,mami,嬢嬢,十分有趣搞笑。一次次的改口让新娘红包揣满了怀里,难怪有新媳妇说结一次婚就能富几年,挣下的红包足够自己花几年。
掐媳妇【闹洞房】
当宴席结束客人渐渐散去的时候,夜幕也降临了。农村人开始了传统的掐媳妇也叫嚷床书面语【闹洞房】,年轻的小伙们老早占领洞房私下里商量好整新娘的花样和让两位新人出洋相的节目。如传统的掐媳妇,擀面,以及近年来时新的面面相视压气球,到挂钩等虽然让上了年纪的人瞧见有些不雅观,但也是闹洞房的一种形式,谁也说三道四不得。作为新郎新娘也只能听之任之,任他们摆布。传说不闹洞房有白虎占床之说,嚷了床才能喜庆吉祥,生儿育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