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 > 甘肃 > 正文

“金城讲堂”启动 贾平凹开讲“我无法改变农村的基因”

据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讯(记者师向东 实习生冯梦瑶)3月26日下午,“文化兰州,全民共享”公益项目系列活动——“金城讲堂”在金城大剧院举行启动仪式并举办首场讲座,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晓明,《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渤海大学兼职教授韩春燕分别登台演讲。

贾平凹用地道的陕西话、以乡土文学的写作为题率先演讲。“去别的地方用陕西话讲确实很难为,但在兰州大家都能听懂。”贾平凹说,多年来他经常去天水、平凉、庆阳等地,“对这些地方比许多甘肃人还熟悉。”

演讲中,贾平凹妙语迭出,自我调侃如今的他“一天不刮脸就面目全非”,“吃过的中草药有好几个草垛子那么多”,“我不仅写作,还写毛笔字,比一般的作家要糟蹋更多的纸。”

贾平凹说,如今65岁的他,自20多岁进入文坛以来,文学写作始终围绕着乡土题材展开,也时常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写乡土文学。他自己的答案是,“我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是从农村出来的,我无法改变身上的农村基因。”

贾平凹在演讲中反复提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变革时期农村的快速衰败,并特别述说了去年冬天他再度去农村走访采风的见闻。一个他曾经非常喜欢的“川道”里的村子,“曾经有上万人的村子静悄悄的,巷道坑坑洼洼,房屋破败,从门缝里看去(院子里)荒草有半人高,一上午只在村口见到十几个人。”他老家的山村也是如此,许多人家的院墙上甚至有野鸡、野兔。一个他曾经很是向往的、有水泥厂的镇子,如今已被并入另一个乡,“街上没有一个人,我站在街上茫然四顾,手足无措。”而他的老家家族中为数众多的兄弟、子孙们,如今都在西安打工,没有人愿意回农村。“大量的农村如同落在地上的树叶,在慢慢衰败。如今在城市打工的人们,既不是城市人,也不是农村人,或者说是最后的农村人。”

在农村加速衰落的背景下,乡土文学作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举着长矛寻找敌人,却不知道敌人在哪里。”贾平凹直言,文学界已被社会边缘化了,乡土文学更是无人关注,尽管如此,但他的乡土文学写作永不会变。“面对当下的农村,许多人说我保守,但我就是这个品种……面对两难的乡土文学的写作,虽然没人关注,但还是有一批作家在坚持写作,我们就是愿意写出自己(对乡土)的心结,为(变革时期的)历史的节点留下一点记忆。”

据悉,“文化兰州,全民共享”公益项目系列活动——“金城讲堂”由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兰州市文明办、兰州广电总台、兰州互联网新闻中心、北方文心(兰州)传媒有限公司承办,贾平凹文学艺术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协办。据了解,今年“金城讲堂”计划组织10场活动,从本月起到12月底,濮存昕、乔榛、王蒙等一批艺术家将相继走进兰州,下期“金城讲堂”将由著名作家苏童开讲。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