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让医保“共济功能”惠及每个人

4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下一步要深化医改,增强职工基本医保互助共济保障功能,将更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

基本医保,门诊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每个词都牵动人心,事关十多亿人的切身利益。具体有何新动向?其一,逐步将部分对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门诊慢特病和多发病、常见病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报销比例从50%起步。其二,改进医保个人账户的计入办法,单位缴费部分不再计入个人账户,全部计入统筹基金。其三,拓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允许家庭成员共济。

以上三点,可谓事关重大。它们直面民生关切,直面医保制度中的问题、短板,给出了堪称真刀真枪、大刀阔斧的改革方案。其实,如果平时对医疗健康类信息多有关注,肯定已觉得眼熟——去年8月,国家医保局向社会公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核心举措,正是以上内容。如今,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也是再部署、再定调。

这些举措,将带来哪些影响?

先看门诊。一直以来,我国基本医保制度以保住院为重心,门诊保障相对薄弱,成为一块突出短板。正因此,不少患者明明达不到住院标准,也要“求住院”以获得报销。如今,多发病、常见病普通门诊费用也将纳入医保,报销比例从50%起步,这绝对是惠及全民的重磅利好。这意味着,医保将更“好用”,保障范围将更大;过度诊疗、争相住院导致医保基金浪费现象,也将随之减少。

再看家庭。近年来,一些省市探索个人医保“家庭共济”,把个人账户变为家庭账户。简单来说,就是扩大医保的受益面,一人参保全家受益。从实践来看,这一探索大有意义。在家庭成员中,年轻人、健康人的医保账户大量结余,而年老体弱者负担较重,甚至足以拖垮一个家庭。允许家庭成员共济,有助于盘活闲置的账户资金,提高其使用效率。

第三个关键词更为重要,缴费。近年来,居民医保基金“沉睡”问题备受关注。为何“沉睡”?前文已经提到,大部分健康人群的个人账户相对“闲置”,资金长年躺在账户里,造成巨大浪费。今后,职工个人缴费仍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将全部计入统筹基金。这意味着,个人账户金额将减少。但不妨这样比喻——个人账户是一个个水杯,统筹账户是一个水池,注入水杯里的水少了,社会统筹的“池子”将更大,能量将更强。就像门诊报销是惠普之举,但钱从何来?从“池子”中来。

此番医保改革最大的亮点,当属“共济”二字。何为共济?可以理解为互助、普惠。医保的本质就是社会共济,强化共济功能是改革方向,将使每个人受益。当然也必须看到,从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到家庭共济、门诊报销,各项举措牵一发而动全身,属于难啃的硬骨头、牵动利益的变革。仅以个人账户使用来说,医保卡变成“购物卡”,医保基金沦为“唐僧肉”,虚假住院、欺诈骗保等使用不规范现象频发。一旦门诊可纳入报销,一旦家庭成员可共济,无疑将给监管、管理带来更大考验。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各省级政府可设置三年左右过渡期,逐步有序实现改革目标;要求加强医保基金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与门诊共济保障相适应的付费机制。

改革深一步,群众获益就多一点。期待各地以民生为导向,以问题为靶向,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推进改革,真正把好事办好,让医保发挥更强的保障作用,更好满足群众的健康需要。

(广州日报评论员)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