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赵安生专栏 > 正文

【赵安生】心为福田:修得一方自在天地

心为福田:修得在天地一方自

赵安生

常言道:“人生如同修行。” 这修行的道场不在名山古刹,不在经卷典籍,而就在我们方寸之间——修的就是一颗心。这颗心,是我们感知世界的窗口,是应对万事的舵盘,更是安放灵魂的归处。它的状态,直接定义了生命的底色与行走的姿态。

微信图片_20250805213103

“心大了,事就小了。” 并非世事真能变小,而是心的格局拓宽了。当我们的心胸如海纳百川,那些曾如巨石般压在心头的困境、纠缠不清的纷争,便如同投入海中的石子,虽激起涟漪,却再难撼动海的深邃与辽阔。心大了,视野便高了,眼前的障碍便不再显得那么庞大不可逾越。我们学会了超越琐碎,看清本质,以更宏大的视角包容、化解。

“心宽了,烦就没了。” 烦恼如藤蔓,常因执念与计较而生。心若狭窄如瓶,点滴不如意便满溢而出,化作愁云惨雾。而心一旦放宽,学会放下斤斤计较,理解世事无常,接纳不完美,那些耿耿于怀的怨怼、难以释怀的得失,便如风过疏竹,雁渡寒潭,了无痕迹。心宽是良药,能溶解郁结,拂去尘埃,让心灵重归清明。

“心快乐了,人就幸福了。” 幸福并非外求的珍宝,而是内心绽放的花朵。外在的名利、地位、际遇或许带来短暂的满足,但真正的、持久的幸福感,其根源在于内心的喜悦与平和。当心学会在平凡中发现美好,在付出中感受价值,在知足中体会安宁,快乐便油然而生。这份由心而生的快乐,才是抵御风雨、照亮人生的恒久幸福之光。

微信图片_20250805213057

“心知足了,人就轻松了。”欲望如壑,难填则苦。不知足的心,如同背负着无形的枷锁,永远追逐着下一个目标,在“不够好”、“还要更多”的焦虑中疲于奔命。而心一旦懂得知足,并非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对当下拥有心怀感恩,对能力所及保持清醒。知足是智慧的减法,它卸下了攀比的重担,放下了贪婪的负累,让人如释重负,步履轻盈。轻松自在,源于内心的富足与安宁。

修行此心,是一场贯穿生命的精进:

需时时拂拭: 如同明镜蒙尘,心也会被烦恼、执念、焦虑所遮蔽。修行便是觉察这些尘埃,通过反思、学习、静观,拂去心灵的杂质。

需不断拓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千事,皆是为了开阔眼界,涵养胸襟,让心在经历中成长、壮大。

需学会转念:事无绝对好坏,关键在于心的解读。修心,就是培养从积极角度看待问题、转化情绪的能力。

微信图片_20250805213450

需涵养感恩与善意: 感恩滋养满足,善意拓宽心量。以善念待人,以感恩处世,是滋养快乐心田的清泉。

人生海海,潮起潮落。 外在的境遇我们无法全然掌控,但**修好这颗心,便是掌握了内在的定海神针。当心足够大,便能容下世事变迁而无惧;当心足够宽,便能化解烦忧如清风拂面;当心充满快乐,幸福便如影随形;当心懂得知足,生命便如闲云野鹤般自在悠然。

修好这颗心,便是为自己开垦了一片福田。在这片福田上耕耘,收获的将不是外在的浮华,而是内心的澄澈、生命的韧性与灵魂的自在。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此心修得,天地皆宽。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李晓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