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 > 幸福天水 > 正文

红月亮惊艳夜空,全国民众共赏奇观!

红月亮惊艳夜空,全国民众共赏奇观!

古铜色的月球缓缓沉入地球影锥,最终蜕变为瑰丽的"红月亮"。数亿人共同仰望夜空,见证这场时隔三年的天文盛宴。

nEO_IMG_1757266050974

北京时间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一场精彩的月全食天象在我国天穹震撼上演。这是自2022年11月8日后,中国境内再次观测到完整的月全食过程,吸引了全国数百万天文爱好者彻夜守候。

从7日23时28分半影食始开始,到8日4时55分半影食终结束,整个天文盛宴持续超过5小时。其中最精彩的全食阶段持续近83分钟,"红月亮"在8日凌晨2时12分达到最圆最红的巅峰状态。

nEO_IMG_1757266725381

天象全程,清晰呈现罕见天文奇观

月食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月亮在7日23时28分开始进入地球半影区,此时变化肉眼难以察觉。

随着月球逐渐融入地球本影,银白色的满月开始显现出古铜色光泽。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专家表示:"此次月全食发生时,月亮的地平高度较高,非常利于观测和拍摄。"

在月全食期间,民众还欣赏到"土星伴月"奇观。明亮的黄色土星在月亮附近出现,两者角距离最近时仅约3°30′,为这场天文秀增添了别样精彩。

nEO_IMG_1757272750175

科学解读,揭秘红月亮形成之谜

月全食期间,月、地、日运行至一条直线,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太阳投射在月球上的光完全被地球挡住,从而产生了月全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解释:"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波长较短的蓝紫光被大气散射,而波长较长的红光则被折射到月球表面,这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红月亮'。"

天文专家还指出,月全食期间观测到的"青边"现象,是阳光穿过地球臭氧层形成的特殊光学效应,这一细节被众多天文摄影爱好者成功捕捉。

观测盛况,全民共享天文盛宴

虽已深夜,各地观测点依然人潮涌动。在北京天文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海科技馆等观测点,热情的公众早早架设好观测设备,期待记录这一难忘时刻。

"为了拍摄最佳效果,我特意赶到郊外避开光污染。"来自广州的摄影爱好者陈先生表示,"能够同时拍到红月亮和土星,这次熬夜太值得了。"

社交媒体上,"月全食"话题阅读量一夜突破数亿。网友纷纷晒出拍摄作品,从专业天文望远镜影像到手机直拍,各种角度的"红月亮"照片刷屏网络。

nEO_IMG_1757275048764

未来展望,下次相遇还需等待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测算,下一次中国境内可见的月全食将出现在2028年12月31日至2029年1月1日,届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观赏到月全食全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将是一次罕见的"跨年月全食",从2028年跨年至2029年,极具纪念意义。

天文学家表示,月食现象虽然不像日食那样罕见,但每次月全食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公众关注和欣赏。"观测天象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神奇。"

随着月亮在凌晨4时55分离开地球半影区,这次月全食天象正式结束。夜空恢复平静,但人们对于宇宙的好奇与探索永远不会停止。

这场天文盛宴不仅为专业爱好者提供了观测机会,更让普通公众有机会亲近天文、感受科学魅力,在我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天文科普热潮。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李晓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