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赵安生专栏 > 正文

水与镜:论人心之度

水与镜:论人心之度

赵安生

人生在世,总不免要与水打交道。那水,清澈见底者有之,浑浊难辨者亦有之。人立于水边,欲探其深浅,往往须得伸足一试。初时或畏缩,或果敢,终究要亲身入水,方知底下是坚实亦或泥泞。人心之测,何尝不是如此?

世上之人,初识时皆披一层薄纱。言语可以雕琢,行为可以伪装,连那眼神亦能暂时藏起真意。于是我们便常常误判,以为某人浅如溪涧,实则深不可测;又或以为某人深如渊潭,原来不过是浮光掠影。这误判,往往源于我们太过相信自己的眼力,或是太过渴望找到可以托付之人。

nEO_IMG_微信图片_20250913210631_168_38

人心之变,犹如流水。今日暖如春泉,明日或冷若冰霜。变化未必出于恶意,不过是人在时光中的自然流转。我们自己也常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心境,昨日视若珍宝的,今日或已淡然处之。既然如此,又怎能要求他人始终如一?

世间最痛的教训,往往来自最信任的人。这不是因为人心本恶,而是因为我们放下了所有防备,将最柔软的部分暴露于人前。当信任被辜负,我们首先感到的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寒冷,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陌生。然而这教训,虽然痛苦,却也珍贵。它教会我们,信任应当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而非无条件的奉献。

边界之感,实在是成年人最难得的修养。知道何处是自己,何处是他人;明白什么可予,什么当留。没有边界,则容易迷失自我;边界过严,却又成了孤岛。如何在亲近中保持独立,在连接中守住自我,这是一生的功课。

世间之为物,最是公平无私。它不急于证明什么,只是静静地流淌,带走浮华,留下真金。短时间内,伪装可以维持;长远看来,真性必现。故而不必急于评判一人一事,且让时间来做这工作。

nEO_IMG_微信图片_20250913210632_169_38

然而,看透了这些,是否就要紧闭心门,以冷眼观世?却又不然。清醒不是为了变得冷漠,而是为了更明智地去信任;懂得人心的易变,不是为了不再付出真心,而是为了更珍惜那些经受了时间考验的情谊。

水的深浅,终须一试;人的好坏,终须一交。只是试水之时,当知风险;交人之际,须存智慧。我们可以怀抱真诚,但同时保持清醒;可以全心付出,但不忘守护自己。

人生如行舟于茫茫人海,既不可轻信每一道波浪,也不该怀疑整片海洋。明智者,是在经历过风浪后,依然敢于扬帆,只是多了几分谨慎,几分洞察。

这便是人与人间最恰当的度:不卑不亢,不即不离,如水之清澈,如镜之明澈。

专栏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李晓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