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之敬
人世间相处之道,看似繁复错综,其实不过“尊重”二字。这二字说来轻巧,行之却难,盖因人多以自己为万物的尺度,量度他人,遂生高低贵贱之分别心。
我曾见市井之中,那衣冠楚楚者对于摆地摊的老妇呼来喝去,神色间满是鄙夷;亦见过位高权重之人,对待门房小厮亦含笑问好,态度温和如对故交。后者未必有所图谋,前者亦未必真高人一等。不过是一个人的修养自然流露,如镜照面,无所遁形。
尊重他人者,大抵不以身份地位论交。他站在高处时,眼睛不朝天上望去,反而俯身倾听下面的声音;处在低处时,脊梁不肯弯曲,目光仍然平视前方。这般人在世上行走,自带一种气象,使人不觉倾心相交。他们晓得,世间荣辱本是无常,今日座上客,明朝或成阶下囚。今日你对扫地阿姨颐指气使,他日或许你的前程就系于她的一句美言。
我曾认识一位老先生,退休前身居要职,退休后常在公园与退休工人下棋。他言谈间从不提往日辉煌,只是专注棋局,输了便爽快认输,赢了也不骄矜。问他何以如此,他笑道:“职位是暂时的,人格是永远的。”这话简单,却道出了尊重的真谛——我们尊敬的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外在标签,而是他那颗不随境遇变迁的平常心。
反过来看,那些稍有地位便目中无人者,其实最是可悲。他们以为踩低别人便能抬高自己,殊不知在旁观者眼中,这般行径恰恰暴露了内心的虚弱与不安。一个人若是需要靠贬损他人来确认自身价值,他的价值恐怕本就所剩无几了。
人生在世,犹如行走在一条长长的回廊中,你对待他人的态度,如同向廊中呼喊,那回响终究会返回到自己耳中。你给予尊重,便收获尊重;你投以轻蔑,便得到轻蔑。这道理朴素得近乎简陋,却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说到底,尊重他人并非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安顿自己。当你平等看待每一个人,不因其显达而阿谀,不因其贫贱而轻慢,你的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与自由。这种平静不是外界赋予的,而是自己修来的。
在这喧嚣世界上,保持一份不卑不亢的坦然,或许就是我们能够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也是能够给予他人最珍贵的馈赠。尊重之道,终归是映照我们自己灵魂的一面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