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哲学 > 名山古刹 > 正文

信士架梁李子园 法师赐福普华寺(组图)

 

39359_201011300228311ik2I

 

 

   2015年5月9日,秦州区佛教协释一钦会长率领瑞莲寺会贤法师、崇智法师、性因法师以及秘书长邢凯平等10多人,赴娘娘坝镇李子园普华寺主持戏楼架梁仪式。
     普华寺戏楼由于2013年夏季的特大洪灾,造成基础下沉、屋面坍塌漏雨,墙体裂缝损毁,已无法继续使用。今年,在
薛远华、郭毅、李天慧、谭丁、邢小刚、张小平、石存有、张保安、熊传江、杜建军、赵永城、李双生、李存葆等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支持下,戏楼在原址上落架重建,建筑规模约150多万元,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这次建设,捐款投资者认真负责监督,工人师傅精心操作施工,大家齐心协力,工程质量好、进度快,计划在九月底完工剪彩。


nEO_IMG_IMG_9667

 



      下午两点,一钦法师们绕戏楼进行了诵经洒净、祈福拜梁仪式,之后,只见塔吊吊臂缓缓吊起主梁,在蓝天白云中划一道美丽的弧线,这一刻礼炮轰鸣、烟花绚丽,在腾飞的烟雾缭绕中,直指蓝天,最后慢慢落下,完成了整个架梁活动。善知识的爱心,捐助者的慷慨,以及他们对佛法的虔诚信仰,都深深感动了一钦法师,一钦法师因机施教,宣讲佛法,郭毅、尤科长等信士老板们恭敬聆听,最后,一钦法师给每一位捐款人、建设者赠送了会贤法师写的“福”字,并为他们亲自戴上开过光的佛珠,祈愿他们积攒资粮,关爱生命,生意兴隆,吉祥平安。
      邢智军会长为寺院的建设积劳成疾,卧病在床,病中还一直操劳戏楼的建设,得知此情,一钦会长又不辞辛劳,也不管路途坎坷,在王成会计的带领下前往花园看望邢会长,并祝他早日康复。


nEO_IMG_IMG_9565

 

 

历史背景


李子园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所辖最南端的一个乡,东接党川,北邻麦积山,西接娘娘坝镇,南与徽县高桥相邻。就其地名而言,颇有事故可说,李唐王朝的开国之祖,就出身在陇西成纪【今秦安---天水带】。北朝时期。李氏先祖李宝、李冲、李贤和李虎先后在北魏、西魏和北周为官,逐渐形成一定势力,权倾朝野。隋朝有李穆、李景显赫一时。李虎之孙李炳之子李渊袭爵唐国公,得其子李世民力助建立了李唐王朝,李世民当上皇帝以后治国有方,成为一代英主,出现了”贞观之治”盛世。李氏家族繁衍生息有庞大的宗族系统,在天水早有李氏家族的势力范围和世袭领地,而且世代相传。李子园早在晋代就有白云寺,香火不断。天水玉泉观原为李氏家族祖坟。牧丹镇曾为李氏皇家老花(牧丹)园。李子园曾是李氏家族的果园,而且还有李世民在普华寺养过僧兵的记载。依此史实可以说,唐李皇朝在天水李子园等有着深邃悠久的历史渊源 。


普华寺位于李子园上店村,地处西秦岭南坡河谷地带,境内高山连绵,森林茂密。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属于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家河流域。历史上是陇右通往川陕(东南)的经行大道,商贸较发达。唐以后至明代时曾称李子园为“席阳川”。自甘陕、甘川华双公路开通后,这里逐渐被冷落了,但民间仍然依靠农林副产品生活,生活依然较为丰裕。

普华寺历史上曾称萃严寺,孔雀寺,华严寺,是天水区域内历史最久,建筑最古,规模最大和最为精美的一座佛教寺院。始建于唐贞观十七年
是李世民传旨兴建的僧兵寺院,在寺内曾养一千余名僧兵,在李子园普华寺训练过高僧和尚兵,是备战时之需的。该寺历经千载,至今保存完好,明代洪武初年曾铸铁钟一顶,有铭文数百字,记载了普华寺的历史。

 

据现存《秦州直录州新志》记载:

“明琴州普华寺钟文“记;大明国陕西承宣布政使告,秦州麦积山下院萃严寺(今普华寺)住寺僧人普云曰:奉唐太宗皇帝谕旨建寺养僧兵。萃严寺自古丛林环宇。位于秦州镇南席阳川(今李子园)曾有遗登家佛堂,丘沈寺坐焚,修香火静养。释僧子普云、普凌、普光等千百余众僧兵,焚香供解,把守隘口。遵奉圣旨分界,东直至乏牛坡,西至铁岭关,南至门水岭,北至李家山以分界碑为界。古丛林后被僧灭,至洪武年间及被僧众理界,财开常住地金。孙来喜、来戈、来植、来举、来绩、来本、诵本、江来主寺至崇祯六年。新志云:唐太宗养僧兵处,寺创于唐初,明洪武以前寺必败落,至洪武年复兴,始铸铁钟,以记寺事。至清末时文字迹有脱漏舛讹,遂难全晓。普华寺在明代初年盛况可见矣。

其后清康熙七年(1668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和国民时期曾多次维修过殿宇,并铸铁塔式教炉一座,其上铭文记载古寺历史。铭文记载:普华寺奉唐太宗谕旨而建,是养僧兵处“寺内尚存出土铜锤一柄,亦是僧兵所用兵器之见证。

该寺院坐南面北,一进两院,山门为悬山顶牌楼式建筑,面宽进深各3米,大门两侧门槛上有木雕台鼓式门墩象鼻头承之,颇有古意。此为当年古建时原件,柱石如故,门上走马,彩绘斗拱均为新装,门上古楹联为:“紫竹座清风吹开霞雾千年晓;玉瓶注法雨洒遍乾坤万户春”,似台阁体书法写成。传为当地一位清代末年秀才聂廷举撰书。大门两侧各有6米之院墙,东北、西北两角有两坡水。悬山顶钟、鼓楼各一座,两楼上层前后各置栅栏,内悬钟、鼓。两楼均为旧物,至今仍末改动。进入前院有一座天王殿,前殿大梁末换,余皆均为新添材料。屋顶脊兽均为新件。殿中内置护法佛座。在前院西南侧另有两坡水之禅房3间,乃是全寺院惟独全部保存下来的旧建筑,在其北及其院东侧僧房均系新建之物。在“大雄宝殿”和“天王殿”门楣之上悬挂赵朴初、霍松林、郑荣祖、常明所写的大字匾额,书法雄健有力。在寺内后院的西陪殿西北侧廊下游移口古井,以大河光石干砌井壁,井面铺巨石。水深不足5米,清水干洌可口,真乃是神泉甘露。其井壁石面绿锈苔藓恰似绿绒毯毡装于井壁之上,井口石沿亦有上百年磨损绳纹槽痕,更显其古色古香。出得寺院山门,其北为小型广场,长约19.4米,愿有歇山顶卷棚相结合的凸字型古戏楼,早被破坏干净,今在原基上新盖有一座戏楼,以备庙会期间唱大戏,是可供逛庙会者游乐的重要场所。

 

nEO_IMG_IMG_9596

nEO_IMG_IMG_9596

 

nEO_IMG_IMG_9594

 

 

 

 

nEO_IMG_IMG_9598

 

 

nEO_IMG_IMG_9623

 

nEO_IMG_IMG_9606

 

nEO_IMG_IMG_9635

 

nEO_IMG_IMG_9646

 

nEO_IMG_IMG_9653

 

nEO_IMG_IMG_9666

 

nEO_IMG_IMG_9652

 

 

 

nEO_IMG_IMG_9671

 

nEO_IMG_IMG_9654

 

nEO_IMG_IMG_9679

 

nEO_IMG_IMG_9683

 

nEO_IMG_IMG_9670

 

nEO_IMG_IMG_9682

nEO_IMG_IMG_9705

 

nEO_IMG_IMG_9700

 

nEO_IMG_IMG_9707

nEO_IMG_IMG_9721

 

nEO_IMG_IMG_9728

 

nEO_IMG_IMG_9701

 

nEO_IMG_IMG_9732

 

nEO_IMG_IMG_9741

 

nEO_IMG_IMG_9744

 

nEO_IMG_IMG_9750

 

nEO_IMG_IMG_9747

 

nEO_IMG_IMG_9742

 

nEO_IMG_IMG_9751

 

nEO_IMG_IMG_9756

 

nEO_IMG_IMG_9761

 

nEO_IMG_IMG_9764

 

nEO_IMG_IMG_9759

 

nEO_IMG_IMG_9758

 

nEO_IMG_IMG_9767

 

nEO_IMG_IMG_9769

 

nEO_IMG_IMG_9783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