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 > 幸福天水 > 正文

“寻找最美地名故事”全国征集活动,天水四篇作品入围!(天之水网)

每一块国土都有名字,每一个名字都饱含乡愁。近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寻找最美地名故事”网络征集阶段圆满结束。这一由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光明网承办的网络征集评选活动,自2016年10月14日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各级地名普查办广泛动员、积极参与、踊跃投稿。截至2016年12月26日,共收到3600余份参选作品。我市“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甘肃省天水市伏羲庙”、“甘肃省天水市大地湾”等四件作品入围。地名是文化的镜像。把家乡的传统地名文化传播出去,让我们的家乡,我们热爱熟悉的地名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甘肃省天水市

 华夏之源 美丽天水

  天水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血脉华夏。天水,因“天河注水”而得名,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是一座与华夏文明历史血缘相依、共生共荣的城市。从举世闻名的大地湾遗址到中国四大石窟艺术之一的麦积山,从人类始祖伏羲的开天明道和女娲的繁衍哺育到秦人始祖的东迁,天水的历史舞台,一直演绎着人类对文明的坚定追求。境内星罗棋布的古石窟、陵庙、古石刻、古建筑、古遗址,一代代人的创作与积累,熔铸了天水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众多光照千秋的历史人物,众多千古传颂的美文佳句,形成了天水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从2300多年前建城开始,文献之邦天水一直在历史的风雨中坚守着自己独有的性格。文明缘起,秦风雅韵,无不讲述着天水渗透在华夏历史深处的血脉馨香!

二、山河交响。地处中国版图几何中心的天水静静的站立在秦岭和渭河的交接点上,划出了中国境内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巍巍秦岭和浩荡的渭水,数亿万年的时空、秦岭和渭水的合力,精心雕琢出陇上江南的美丽景色。南郭寺的古柏以2500多年的树龄,雄踞全国风景名胜区古木之首;天水的古树名木之多在中国仅次于扬州。南山北山,东川西岭,森林茂密,溪涧横流,温泉密布,空气清新,绿意盎然。遍地的流水甘露让天水成为西北最美丽的城市,成为黄土高原上最具魅力的绿色家园、天然氧吧。水灵动,山静止,树呼吸,一动一静之间,创造了天水永恒的生命动力,也孕育了天水永远的诗意。

三、铸造未来。渭水秦山,一脉山河,雄健的秦人遗风造就了天水万世的风流。妇孺皆知的英雄飞将军李广,击灭匈奴的汉将军赵充国和威风八面的大将纪信,三国时胆大如斗的姜维,一幕幕英雄的史诗造就了这一块土地上人们的性情。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开拓的胸怀,使天水成为改革开放时代里引人注目的西部城市。天水关中经济区的开拓、富民兴陇战略的探索、华夏文明传承和示范区的示范,为新时代的天水注入了强劲的的文化符号。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五代王仁裕撰写的《玉堂闲话》记载:“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冈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石块,高百丈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麦积山位于天水市东南距市区45公里处。地理坐标北纬34°21’09″,东经106°00’10″;海拔1671.4米,山高142米。地处秦岭山脉西段北麓,由第三纪砂砾岩构成。在喜马拉雅运动中,地壳抬升,径流下切,风化剥蚀,形成奇特形貌。基岩裸露,呈砖红色,夹有薄层砂岩及含泥砾岩,大体为水平层。山顶棱锥形,林木覆盖,丹崖畔古松倒挂;其南面至西南面中腰突出,山根凹进呈85°倒倾角。周围群峰环抱,麦积居中一秀突起,状若仰莲,奇特别致。源于东南天池坪和南部香积山的永川河,经由麦积山前后向北流去,注入渭水。沿河有公路直通山下。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气象纪录,全年日照1200~1600小时,降水量840毫米,蒸发量1000毫米,相对湿度74%,极端最高气温32.5℃(1997年7 月20日),极端最低气温-16.8℃(1992年1月15日)。由于地处南北分水岭之北侧,因此地理环境具有南北过渡地带的特点,南方的秀丽妩媚和北方的雄浑豪壮的自然景色兼而有之。环境幽雅,气候宜人,崖壁高峻而规整,虽居林区而又相距城镇不太远,是建寺礼佛的理想境地,故而古人择其地营造石窟。

麦积山石窟创建于东晋十六国后秦时期,中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不断营造或重修,遂成为一个大型石窟群。期间曾出现了几次大的发展高潮,并多有能工巧匠和绘塑高手云集,共同创造了巧夺天工的佛教艺术。窟群开凿于悬崖峭壁上,多在20~80米高的壁面,星罗棋布,密如蜂房,错落有致,蔚为壮观;且有飞栈云梯回环往复,上下相联,惊奇险绝,世所罕见。窟群和栈道形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由于砂砾岩不宜雕刻,故造像多为泥塑或石胎泥塑;又因阴湿多雨,壁画大都脱落,而泥塑却基本完好。中部洞窟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毁于地震,窟群遂分为东崖、西崖两部分。现存自东晋十六国后秦以来历代大小洞窟209个,泥塑及石雕1300余件,包括大小造像7800余身,壁画1000余平方米,为我国名的早期四大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艺术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佛教艺术,既清新秀丽又浑厚质朴的艺术风格,在北方诸石窟中独树一帜。其洞窟建筑古朴典雅,雕塑逼真传神,壁画生动优美,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麦积山石窟的主要内容包括洞窟建筑、雕塑、壁画三大部分,而每一洞窟往往又是三者结合的艺术整体。此外,还有榜书题记等附属部分。原来各个洞窟大都应有开窟榜题,但后来大都剥落,湮没不见了。

洞窟主要有窟、龛、崖阁及摩崖四种类型。窟和龛共计189个,占绝对多数,大小不等,形式多样。平面多呈方形,少许呈长方形,有平顶、圆拱顶、穹窿顶和攒尖顶等式。崖阁共有11座,形式多变,独具特色。其平面均为长方形,有庑殿顶、平顶、廊道式、栈桥式、浅廊式。这些崖阁雄浑壮丽,雕饰奇伟,是研究古代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

雕塑是石窟内容的主体。早期四大石窟中,敦煌为泥塑,云冈、龙门为石雕,麦积山以泥塑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麦积山的雕塑代代绵延不断,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保存早期雕塑特别是泥塑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在国内众多石窟中无出其右者,因此又有“东方雕塑馆”之誉。这些雕塑倾注了古代佚名匠师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冲破了宗教仪轨的束缚,淡化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和恐怖气氛,产生了永久的艺术魅力。所塑造的虽然都是佛国的形象,但无论是庄严肃穆的佛陀、慈悲大度的菩萨、虔诚恭谨的弟子,或威武雄壮的天王、孔武有力的金刚力士、轻快自如的飞天、和蔼可亲的供养人等,大都栩栩如生,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麦积山洞窟佛教壁画代表了当时石窟壁画的最高水平。可是由于这里气候潮湿,大都剥落无存,所剩无几,仅千余平方米。现存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极为珍贵,有些壁画填补了我国绘画史上的空白。绘制的形象主要是佛陀、菩萨、弟子、天王、金刚力士、比丘、供养人等,内容有佛传故事、本生故事、经变故事等,大量的是说法图和出行图。因其形式较为灵活,更能自由地反映现实生活,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愿望,所以一开始就是民族化的绘画艺术,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杰出作品。其中早期壁画占现存总数的一半左右,一些大型经变故事画规模宏大,技巧纯熟,是早期绘画艺术的优秀作品;五幅大型“薄肉塑”飞天壁画,标新立异,绘塑结合,谱写了绘画史上的新篇章。

2014年正式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做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功。他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成果。

 甘肃省天水市伏羲庙

伏羲庙,天水人叫人宗庙。它地处天水市区西关伏羲北路,始建于明成化19年,即公元1483年,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首伏羲氏的明代宫殿式建筑群落。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羲,风姓,燧人氏之子。史籍中还称庖牺、太昊,伏牺,为“三皇”之首。相传,他生于成纪,即今天的天水。

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成宗铁木尔诣令全国各州、县修建“三皇”庙,共同祭祀。明成化19年(公元1483年),时任秦州知州的傅鼐受河南淮阳恢复伏羲祭祀的启发,在卦台山西边的秦州城里创修了太昊宫。到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秦州指挥明威将军尹凤倡导、社会各界士绅支持,又新修门坊,并正式榜题太昊宫。至此,庙宇初具规模。

明朝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陕西监察御史陈讲、甘肃巡按御史卢问之又主持大规模修建。史书记载,当年共建牌坊3间,大门3间,先天殿7间、太极殿5间、朝房20间,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群落,这也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伏羲庙的雏形。嘉靖十年,秦州知州李鋐主持全面重修伏羲庙。当年完工之后,有白鹤飞来栖息伏羲庙古柏之上。白鹤飞临被视为祥瑞之兆,一时传为佳话。为此,时人又在先天殿西侧修建了来鹤亭,以纳吉祥。据《重修伏羲庙记》记述,当时建筑的布局大致为:建筑群四进四院,由南向北依次是大门,题匾“与天地准”;大门前有牌坊一座,榜书“太昊宫”,牌坊台基下当街处置两牌坊,东面榜书“继天立极”,西面榜书“开物成务”。入大门就是第一院落,有仪门和第二院落相界,匾题“文祖”。如仪门为第二院落,大殿雄踞其后,榜书“先天”,大殿东西两侧各有朝房一列。殿后为第三院落,有寝殿,榜书“太极”,东西两侧各有朝房一列。殿后为第四院落,有见易亭,亭前有池,池上架亭,构成园林建筑。

清顺治十年,伏羲庙迎来了第三次大修。这次重修由时任秦州知州的姚时采主持。据康熙《秦州志·庙坛》记载,当时修建大门3间,仪门3间,先天殿7间、太极殿5间。志中写到,“是庙也,台殿崔嵬,栋宇宏丽,又植柏树数十株,周以崇垣。北负天靖山,南带藉水而揖南山,东约鲁谷水,西引赤峪,实为陇西胜概,天水圣域云。”激赏赞誉之词,溢于言表。同治年间,伏羲庙内的所有建筑物都改用琉璃瓦铺设。光绪三年(公元1879年),秦州发生了大地震,伏羲庙损坏惨重。光绪九年间,重修伏羲庙。据《重修伏羲庙记》,“重门耸矗,绰楔对峙,金碧丹艧,照耀通衢”。如今我们所能看见的伏羲庙内的古建筑,就是重修之后的遗存。

1993年,天水市人民政府决定,以伏羲庙为中心,修建较大规模的伏羲城。临街而建的伏羲庙,四进四出,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有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规整划一,庄严雄伟,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巍然屹立于砖筑月台之上的先天殿又叫正殿、大殿,是伏羲庙的主体建筑。这是我国采用早期“减柱法”建造大屋的成功案例,富含极大的创造性。大殿之内供奉着伏羲彩塑巨像一尊。身着树叶、端然而坐的人祖,体形魁梧,气宇轩昂,双手托着八卦太极图,目光如炬。大殿藻井顶棚的正中是太极河洛八卦图,四周等分为六十四格,格内彩绘六十四卦图。

院内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柏,都是明代重修时栽植的。民间传说原来共有六十四株,是按照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个方位种植的,象征着伏羲六十四卦之数。历经浩劫之后,现仅存37株。冬夏常青,生机盎然。明人张鹏在《太昊庙乐章·迎神曲》里描述,“来何从兮去何适,松柏穆穆兮鸟雀飞。”清朝李鋐在《重修伏羲庙记》的碑文中写到,“夫古柏苍鲜,负山带河,称陇右胜迹。”民国时张扬名在《到西北去》一书中记载,“伏羲庙内,古柏森森,令人一如庙门即发生一种景仰无似的直觉”。

伏羲庙大门牌坊,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檐下斗拱为四攒七铺作,六抄单拱,两柱头有转角斗拱,精雕细镂。牌坊上悬清乾隆湟中观察史杨应举所写的“开天明道”巨匾,笔力遒劲,潇洒流畅。伏羲庙正门,虽经清代局部修缮,但主体部分仍然保留了明代建筑的风格,屋顶完整无损,正脊两端施龙吻,尾向内,背兽齐全,中央置宝瓶,脊身饰缠技牡丹。无论工艺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相当巨大。

2005年,经国务院研究,公祭伏羲大典升格为省级,由省政府主办。2006年,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如今,历尽百年荣辱沧桑的伏羲庙,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祭祀人文始祖的圣地之一。

 甘肃省天水市大地湾

甘肃省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牛头坪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