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 > 甘肃 > 正文

甘肃:文化扶贫助推农民“双脱贫”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 ( 记者 于娟) 近年来,甘肃积极发挥文化在扶贫攻坚、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农民“富口袋”;以“乡村舞台”建设带动农村“乡土娱乐”产业初步发展;以“农家书屋”促进农民增智,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扶贫的成功之路。

文化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春节期间,庆阳农民辛立平带着自家及邻居制作的香包前往北京、天津出售,没想到半月时间挣了4万多元。

“比外出打工一年的收入还多,同时还逛了北京、天津这些大城市,我们打算旅游旺季接着干!”辛立平乐呵呵地说。

辛立平仅是甘肃普通农民通过文化产业走上赴富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甘肃发挥文化在扶贫攻坚、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特色文化产品加工基地、生产专业合作社,推进民俗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大放异彩。使诸如庆阳香包、天水秦安草编等过去只是当地妇女农闲时节打发时间的“玩意儿”,如今却成了颇有规模的“炕头经济”。据统计,截至目前,仅香包企业已有200余家,开发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500多万件,从业人员15万人,年产值1.5亿元,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小小香包成了带动当地老百姓“富口袋”的大产业。

记者调查显示,近年来,甘肃省以重点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3355”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全省文化部门着力构建传统优势产业体系、新兴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等三大产业体系。去年前三季度,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13.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3%。2016年度,省文化厅监控的全省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到21家,增长率为31%,1—9月份完成营业收入2.21亿元,较上年增长68.6%。文化产业壮大繁荣,不仅带动了农民脱贫,而且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乡村舞台”带火文化娱乐产业

临洮县中铺镇的马小刚从父辈那里传承了吹唢呐的技艺,因为收入微薄,马小刚曾一度放弃,在兰州打工。前不久,记者在临洮采访见到他时,他正在村里的“乡村舞台”上吼着秦腔,台下人头攒动,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不能让技艺废了,何况现在搞演出政府还有补贴。”他说。

为了不让这些传统技艺绝迹,2013年起,甘肃探索利用乡镇文化站、村社文化室、农家书屋等阵地,组建村级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搭建群众自娱自乐的“乡村舞台”,复兴“乡土娱乐”。

“乡村舞台”由乡镇文化站牵头,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利用节会、集市和农闲时节,组织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开展政策咨询、科技培训、文艺展演、电影放映等活动,公益演出由政府出钱补贴,同时又允许演员自办演出创收。达到了既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传承传统技艺、提高演出者收入的目的。

据了解,去年,全省先后两次召开“乡村舞台”建设推进会,启动实施了全省城市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2016年,全省各市州共投入资金10亿多元,完成了3500个“乡村舞台”建设任务(其中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完成贫困村“乡村舞台”建设任务3000个),累计完成14580个“乡村舞台”建设任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甘肃已组建3680多个民间自办文化社团。

事实证明,“乡村舞台”的建设和发展,让不少当地农民重拾传统技艺,并依靠传统技艺致富创收。

“农家书屋”成脱贫“智慧屋”

如果说文化产业扶贫富了农民的“钱袋子”、“乡村舞台”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那么,农家书屋建设则推动了农民思想观念变革,进而激发了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省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快实施“文化+”战略,积极推进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陇南等地探索开展了“文化+旅游”项目,充分挖掘贫困村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把传统文化复活成乡情乡愁。在康县,各乡村不仅有农家书屋、村史馆,还建起了生态文明小广场和宣传文化墙,带动全县实施“十村百户千床”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建成旅游村50个,带动32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5年开始,甘肃就把文化书屋建设作为推动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的有效手段,积极拓展延伸农家书屋功能,丰富农家书屋内容,2012年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去年,又全面完成了6000个农家书屋的补充更新任务,并先后在一些农家书屋通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科普培训、法制讲座及卫生健康、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为农村全面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偏僻山村的乡亲们点赞——农家书屋是咱百姓脱贫致富的“智慧屋”。

作者:于娟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