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小学生研究基因是功利诱惑下的成人游戏

近日,一项名为“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作品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质疑,这项研究工作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医学或生命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水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布声明称,经初步核查,获奖项目学生系我所研究员之子。(据澎湃新闻7月13日)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竟然可以从基因敲除小鼠到细胞生物学,再到临床样本分析,无一不知无一不晓。这样的百年不遇的医学奇才令人难以置信。而种种迹象也表明,这种传奇不过是皇帝的新衣。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与“官二代”、“富二代”相比,科研工作者谈不上有权也谈不上有钱,但却有掌握科研资源的优势。正因如此,不少科研工作者捉刀为自己的子女镀金,通过参加诸如科技创新大赛、发表SCI学术论文的方式来谋求利益。要么是为了升学加分,要么是为了顺利申请名校自主名额。这种行为因其隐蔽性,不太容易被人发现而成为一种潜规则,流行于科研学术圈。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西南交通大学陈玉钰保研造假事件中,陈玉钰大一就参与了国家级科研项目,并在大二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写出了论文,成功被SCI收录,其成功自然离不开父亲陈帆的背景。但客观而言,这种“科二代”继承父辈衣钵的行为实际上是典型的学术腐败,这种行为违背了基本的学术伦理和道德,同时也破坏了比赛或者学术的公平。家长望子成龙,爱子心切,这无可厚非,但丢弃了学术的底线去弄虚作假,以权谋私,不但有辱斯文,更该加以严惩。

除了学生家长的原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评比机制和评选标准同样存在问题。作为我国国内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始于1979年,迄今已有31年的历史。但近几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作品屡屡引发争议,和其评选的低门槛和专业性不强有很大的关系。不少获奖作品的水平明明已经明显超越了作者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可大赛的主办方竟然无法发现甄别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半月谈》的记者就曾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某一等奖项目的展示里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电子显微镜等高端仪器比比皆是,且不说这是不是学生自己做的,光是这些设备的申请就很难。

我们从来不否认天才的存在,也希望科技界能人才辈出,后继有人。但却不能容忍这种父母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子女谋利的行为。不管是高考加分,还是自主招生,这种靠欺骗获取的奖项损害的是教育的公平。杜绝此类现象,一方面需要完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的评选机制,评选专家要严格把关,评选过程要公开透明,防止那些“超常作品”浑水摸鱼。对于确定为父母捉刀的获奖作品要坚决予以取消获奖资格。另一方面要剥离科技类大赛的附加利益,将科技类大赛获奖与高考加分、自主招生优先等分割开来,让“隐形加分”越来越少。最后一点,对于参与造假作弊的学生家长,尤其是科研工作者,也要进行学术道德审查,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