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表格就业”是功利教育在作祟

6月底7月初,正是各地高校毕业生奔赴就业岗位的节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部分毕业生“慢就业”心态等因素影响,今年仍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奔波在求职路上。部分高校师生反映,一些应届毕业生明明还没找到工作,所在学校为保证就业率,多次催促他们签订就业三方协议,有的毕业生不得已托关系、找门路,完成盖章签字任务。(新华网7月13日报道)

今年以来,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有些学校为了完成所谓的“就业率”指标,敦促学生玩起了“表格就业”游戏,不管学生有没有真正就业,先交上个“就业三方协议”再说。“表格就业”成为一些高校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令人唏嘘。

近年来高校就业率成为一个高频热词,许多高校声称自己的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有的甚至声称达到了百分之百。这里年究竟有多少是“表格就业”,恐怕大家都心知肚明。

一些高校缘何热衷于“表格就业”?一言以蔽之:盖因功利教育在作祟。当下社会语境下,一所高校的教育质量如何,就业率的高低往往会成为重要考量。就业率高就意味着这所高校办学质量高,办学质量高就会有较高的社会声望,社会声望高的学校就不愁招不到好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社会眼光”的评判尺度,于是乎一些高校不是把心思用在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上,而是玩起了 “表格就业”游戏,高校毕业生尚未离开高校,“就业协议”就已经签好,这些学生是不是真正有所归属,是不是真正已经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学生心里明白,学校心里更明白,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高校毕业生“表格就业”危害大矣。一来这种就业不真实,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当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很容易给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假数据”,造成决策“失真”。明明毕业生没有那么多人就业,硬要“妙笔生花”,给社会提供一种假信息,误导公众;二来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会衍生出诸多的社会问题。毕业生“被就业”后,只能待在家里或者在社会上游荡,久而久之就会成为社会棘手问题。

遏制高校“表格就业”是一道社会必答题。一方面,教育部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评价体系,不能把就业率当成“硬指标”对高校进行约束,“刚性要求”之下,必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完成高就业率弄虚作假;另一方面,高校要摒弃功利办学思维,要知道培养出的学生只有“货真价实”学校才会有良好的社会口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高校培养出的学生个个质量顶呱呱,拾得起,放得下,自然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就业率就会不断攀升,反之,所培养的学生“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甚至成了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再高的就业率也说明不了问题。社会需要的是真才实学者,而不是浪得虚名者,这一点必须清楚地意识到。

高校“表格就业”根在功利思维作祟。教育部们也好,高校也好,只有端正办学动机,才会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之才,否则靠“表格就业”来满足高校的虚荣心,十之八九不会有好结果,许多高校的就业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高校要学会做社会的有用功,莫为浮云遮望眼。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